當前,我國集成電路、新型顯示、5G、人工智能等領域技術創新密集涌現,超高清視頻、虛擬顯示、先進計算等領域發展的步伐進一步加快,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日益深入,持續賦能經濟社會的智能化轉型。不少地方也展開積極布局。以廣東為例,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
規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9.8%!前7月,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生產穩定增長,出口規模繼續擴大,企業營收穩步提升,投資保持快速增長。生產穩定增長。前7月,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8%,增速分別超出工業、高技術制造業6.3和3.9個百分點。7月份,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3%。
出口規模繼續擴大。前7月,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行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7.1%。其中,7月份,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3.6%。企業營收穩步提升。前7月,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營業收入82907億元,同比增長7.9%。投資保持快速增長。前7月,電子信息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8.6%,比同期工業投資增速高8.1個百分點。
2021年,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營業收入突破14萬億元。據介紹,2021年,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4.7%,占整個工業的營業收入比重達到11%,已經連續9年保持工業第一大行業的地位。今年上半年,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2%,高于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6.8個百分點,為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提供了有力支撐。
當前,我國集成電路、新型顯示、5G、人工智能等領域技術創新密集涌現,超高清視頻、虛擬顯示、先進計算等領域發展的步伐進一步加快,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日益深入,持續賦能經濟社會的智能化轉型。不少地方也展開積極布局。以廣東為例,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曲曉杰介紹,電子信息產業已成為廣東省第一大支柱產業,2021年廣東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營業收入4.56萬億元,占全國32.3%。
目前,電子信息產業正進入技術創新密集期,電子信息制造業應用領域呈現多方向、寬前沿、集群式等發展趨勢。人工智能、5G時代的萬物互聯等高端技術或將帶來一片新藍海,電子信息制造業行業預計10年后全球人工智能應用、5G電子信息相關商品和服務都將達到數十萬億美元。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報告《2022-2026年中國電子信息制造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分析
從規模和增速來看,2021年,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營業收入141285億元,同比增長14.7%;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軟件業務收入94994億元,同比增長17.7%。全行業整體收入規模達到236279億元,同比增長16.6%。全年,電子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5.7%,高于全國工業平均增速6.1個百分點;軟件業收入增速高于第三產業增速9.5個百分點。
從產業投資來看,2021年,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長22.3%,增速比上年提高9.8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工業平均增速11.0個百分點。尤其是,近兩年我國集成電路相關領域投資活躍,實現半導體器件設備、電子元件及電子專用材料制造投資額的大幅增長。從對外貿易來看,2021年,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外貿進出口雙雙保持較快增長。根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全年,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9795.8億美元,同比增長26.2%,增速比上年提高19.9個百分點;進口8373.3億美元,同比增長22.8%,增速比上年提高15.8個百分點。
一、全球電子信息制造業市場規模
圖表:2019-2021年全球電子信息制造業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研究院
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向縱深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迎來新一輪的黃金機遇期。美國、日本、韓國、歐洲等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紛紛將電子信息產業作為加快經濟增長、保持長期競爭力的先導產業,2021年全球電子信息制造業市場規模達到9.97萬億美元,同比增長9.82%。
數據顯示,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9.0個百分點。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營業收入124937億元,同比增長14.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6.9個百分點;電子信息制造業行業營業成本107737億元,同比增長13.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5.7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6797億元,同比增長29.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4.1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4%。比去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但比同期工業營業收入利潤率低1.6個百分點。
6 月份,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行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 12.4%,增速比 5 月份提高 6.3 個百分點。上半年,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 7.3%,增速較 1-5 月份上升 0.9 個百分點。上半年,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10.2%,增速分別超出工業、高技術制造業 6.8 個百分點和 0.6 個百分點。上半年,主要產品中,手機產量 7.44 億臺,同比下降 2.7%,其中智能手機產量 5.76 億臺,同比下降 1.8%;微型計算機設備產量 2.12 億臺,同比下降 5%;集成電路產量 1661 億塊,同比下降 6.3%。
目前,美國、日本、韓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相關企業掌握著大量信息領域高端產品關鍵核心技術,基本占據了高端信息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技術服務等價值鏈高端,掌控全球信息產業的制高點。其中,谷歌、高通、英特爾、微軟、三星等企業掌握了從操作系統、集成電路、5G通信、新型顯示等核心技術,并以此牢牢占據產業鏈高端環節。憑借專利技術,這些企業建立了較難逾越的技術生態體系、高技術門檻、知識產權壁壘和技術轉移障礙,使得相關高端技術的擴散和技術轉移受到了很大限制。作為后發國家,短時間內難以實現超越,仍將處于追趕階段,仍需要長期攻關和技術積累。
智能制造應用的興起,帶動了電子信息制造業的發展。而電子信息制造業要向智能化高端化邁進,根本還是核心技術的提升。目前,電子信息產業正進入技術創新密集期,應用領域呈現多方向、寬前沿、集群式等發展趨勢。人工智能、5G時代的萬物互聯等高端技術或將帶來一片新藍海,預計10年后全球人工智能應用、5G電子信息相關商品和服務都將達到數十萬億美元。隨著家用電器、智能終端、消費電子等為代表的電子產品的爆發式發展,助推電子信息制造業進入了加速發展階段,加之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演進,硬件、軟件、服務等核心技術體系加速重構,電子信息制造業正迎來新一輪變革。
大數據時代下信息的重要性越發凸顯,獲得行業數據,并分析使用行業數據不僅可節約時間,降低成本,亦可優化整體決策。欲獲取更多行業分析及相關數據可以點擊查看中研產業研究院發布《2022-2026年中國電子信息制造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電子信息制造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研究報告
電子信息制造業在數字經濟的劃分中,從屬于數字產業化領域,而其市場需求跨越到了產業數字化一端。行業內部包括電子元器件、電子材料、電子設備等,上游主要有單晶硅、多晶硅、半導體分立器件、...
查看詳情
植發即是改變毛囊生長部位,做一個“資源重新分配”,但不同部位毛發生長方向不同,所以種植時應講究自然有層次。此外...
華為正式推出Mate50系列手機9月6日,華為Mate50系列手機正式發布,包括Mate50、Mate50 Pro等。價格方面,華為Mate504...
我國現存衛星通信相關企業2.5萬家在華為和蘋果的帶動下,“衛星通信”成為最近熱議的話題之一,業內猜測,華為將攜手2...
貝殼研究院8月二手房成交量環比下降,同比增幅擴大2022年9月6日,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8月二手房市場活躍度較上月有所...
最近幾年,每個國家的公安機關都全面實施著頒布的各項目標,并進一步的深化了科技強警和公安信息化的決策方向,也獲得...
隨著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與之適配的電子材料產業也迎來高速發展,成為新材料領域中發展速度最快、最具活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