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旅游行業已成為人們休閑生活的主要方式之一。雖然疫情讓公眾出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響,但公眾外出旅游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且旅游需求日益呈現出向“品質游”轉型升級的態勢。云旅游、云閱讀、云欣賞……信息技術的進步與發展也為文旅行業帶來越來越廣闊的發展
當前,旅游行業已成為人們休閑生活的主要方式之一。雖然疫情讓公眾出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響,但公眾外出旅游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且旅游需求日益呈現出向“品質游”轉型升級的態勢。云旅游、云閱讀、云欣賞……信息技術的進步與發展也為文旅行業帶來越來越廣闊的發展空間,讓大眾足不出戶就可享受文化、旅游云服務。
旅游行業產業鏈涉及細分行業范圍較大,包括消費者服務、交通運輸等相關行業。其中,“行”即代表與出行相關的產業,主要涉及公路、鐵路、航空等交通運輸業。“游”即代表與居民旅游直接相關的服務,主要涉及旅游景區或景點,以及為景區提供配套運營、文化宣傳等相關服務的企業。“住”即代表與居民旅游過程中所需的食宿服務,涵蓋酒店、餐飲等相關企業。
文化和旅游部日前發布了2022年一季度國內旅游數據情況。根據國內旅游抽樣調查統計結果,2022年一季度,國內旅游總人次8.30億,比上年同期減少1.94億,下降19.0%。國內旅游收入(旅游總消費)0.77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03萬億元,增長4.0%,旅游消費即使受疫情影響,仍呈增長趨勢。隨著復工復產的逐步推進,以免稅旅游,餐飲酒店為代表的后疫情消費線或迎來絕地反擊。中國旅游研究院預計五月旅游客流將達上半年最高值。
目前我國具有代表性的旅行社包括一些“國字頭”全國性旅行社:中旅旅行(包括港中旅、中旅、國旅、招商國旅等旅行社)、中青旅旅行社、中國康輝旅行社等;也包括出境游頭部企業:眾信旅游、凱撒旅業的旅行社業務;還有部分規模比較大的區域性旅行社:如神舟國旅、廣之旅旅行社、陜西中旅、陜西海外、云南世博等。
目前國內旅游演藝市場主要玩家包括宋城千古情系、印象系、山水系、華夏系及長隆系等。其中宋城、華夏系多以室內演藝為主,前者采取主題公園+旅游演藝一體化模式,集景區設計建造、內容編創和項目運營一體全產業鏈運作,后者系演出單獨售票,周邊商業或景區配套另外收費等模式。而印象、山水等則以室外演出系列為主,印象、山水系相對偏項目設計輸出,投資運營相對以當地政府或企業為主,以大型實景演出為主要特色。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年版旅游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顯示:
疫情前,旅游市場往往是經過了較長時間的規劃,但是受到疫情的影響,2022年的旅游幾乎都是“說走就走”的旅游,消費者的旅游變動性非常顯著,這就對在線旅游平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數據顯示,2012至2019年國內旅游人次穩步增長,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限制,旅游總人次下降至28.79億人次,同比減少52.1%,2021年回升至32.46億人次,同比增長12.8%,用戶出游意愿正在逐步恢復。2021年中國在線旅游交易額達1.47萬億元,較2020年提升0.38萬億元,同比增長34.86%,旅游預訂線上化率持續增長。
之前在線旅游平臺主打的是長途業務,長途消費也是中國旅游多年來的一個主要方向。但在后疫情時代,長途旅游中不確定性的風險依然存在,市場的發展空間與風險對沖的空間相對有限。中國在線旅游(OTA)市場群雄逐鹿,攜程旅行的市場份額(GMV)位居榜首,2021年的市場占比達36.3%;美團旅行位列第二,市場占有率為20.6%;同程旅行和去哪兒旅行依次位列第三、四位,分別占比14.8%、13.9%。據文旅部數據,2021年國內旅游收入(旅游總消費)約為2.92萬億元,較2020年增加0.69萬億元,同比增長31%,恢復到2019年的51%。隨著嚴格防疫政策及出行限制讓國內旅游復蘇步伐緩慢,但無論中國還是海外旅游市場都正在走出低谷,向著積極的方向進發。
北京旅游市場規模和消費能力全國首屈一指
旅游細分業態蓬勃發展也成為了北京旅游發展重要進展之一。數據顯示,旅游市場在波動中穩步恢復。數據顯示,旅游市場總體恢復明顯,2021年,北京市接待游客總量2.55億人次,同比增長38.8%;實現旅游總收入4166.2億元,同比增長43%,旅游市場總體較2020年恢復明顯,但仍未恢復至2014年的水平,僅為2019年的79.2%和66.9%。同時,國內旅游市場恢復速度較快,其中,國內旅游市場增速較快。2021年北京市國內游客25488.3萬人次,市民在京游客量漲幅(45.9%)大于外省來京游客量漲幅(32.6%);國內旅游總收入4138.5億元,同比增長43.7%,且外省來京收入增長率(45.5%)高于市民在京收入增長率(31%)。
北京市露營地數量全國第一,大型的專業房車展會令全國矚目。90后年輕用戶和80后親子人群成為主力,占比近9成,北京占據露營客源地首位,與其他一線及新一線城市對露營總游客量的貢獻超過三成。此外,冰雪旅游熱度不減,與多種業態相融合,首次推出冰雪旅游地圖,著力打造世界級冰雪旅游目的地;持續推進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等。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蔡光潔在致辭中指出,北京旅游市場規模和消費能力在全國都首屈一指,北京旅游業的發展也直接影響著全國旅游行業的疫后恢復和行業提振,未來,北京旅游業的發展將進一步在文旅融合、數字賦能、服務提升、產業升級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行業和諧健康發展。
海外“云旅游”玩法的推出,讓“足不出戶、遍游世界”成為可能。一些海外的旅游城市和熱門目的地,包括泰國、塞爾維亞、德國、英國等國家的數十個目的地旅游局,盧浮宮、大英博物館、巴特羅之家等世界名勝和知名景點,威尼斯狂歡節、泰國宋干節等具有目的地特色的節慶活動,已先后登陸飛豬官方直播間開展“云游”,與國內游客保持聯系和互動,為跨境旅行全面恢復做準備。
數字化為旅游行業帶來的意義已逐漸顯現。業界人士表示,旅游業的數字化意味著企業能利用數字技術的力量,更好地針對消費者的需求在供給側做出創新;同時有機會讓每個市場主體真正建立起數字化的生產力,建立更堅韌的信任關系,更好地分享數字經濟發展的價值。
疫情加速酒店地域性與結構性供需失衡,龍頭競爭格局愈發清晰。盈利韌性較弱的單體酒店或中小酒店在疫情沖擊下大量關停。2020年錦江、華住和首旅以酒店客房數計算的市占率達20.2%、13.9%和9.2%,合計43.3%。隨著經濟增長和消費升級,中高端酒店占比率逐年上升成為行業發展主力。疫情加速行業整合,連鎖化率加速提升,其中下沉市場增長潛力較大,龍頭酒店將持續搶占低線城市市場。疫苗順利推進,疊加順周期經濟復蘇下商旅需求回暖,疫后酒店業績復蘇可期。
大數據時代下信息的重要性越發凸顯,獲得行業數據,并分析使用行業數據不僅可節約時間,降低成本,亦可優化整體決策。欲獲取更多行業分析及相關數據可以點擊查看中研產業研究院發布《2022年版旅游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版特色旅游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區域產業規劃是地方經濟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是各級政府部門發展相關產業的“路線圖”,對于區域發展規劃來說,就相當于一張藍圖對一個建筑物的重要性,有了這張“藍圖”,區域才能在有規劃有計...
查看詳情
鋼鐵是一種由鐵與其他元素結合而成的合金,當中最普遍的是碳。碳約占鋼材重量的0.2%至2.1%,視乎鋼材的等級。其他有...
光伏玻璃產量及產能隨著我國光伏發電技術不斷進步,2021年中國光伏玻璃產量為5.94億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6%;中國光7...
22/23年度全球小麥產量預估7.74億噸;消費7.82億噸;期末庫存2.9027億噸。22/23年度全球小麥庫銷比應聲下行,預估近...
洗衣機是利用電能產生機械作用來洗滌衣物的清潔電器,按其額定洗滌容量分為家用和集體用兩類。中國規定洗滌容量在6千6...
鋼化玻璃 (Tempered glass/Reinforced glass) 屬于安全玻璃。鋼化玻璃其實是一種預應力玻璃,為提高玻璃的強度...
我國休閑零食市場受品類紅利、行業紅利、渠道紅利驅動,是近些年消費品市場中典型的較好滿足了消費者升級需求、多元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