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海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海洋漁業近年來呈高速發展之勢,海產品年產量高達3000萬噸,居世界首位,其中海洋捕撈量約1000萬噸,海水養殖產量約2000萬噸,這些優質的海產品對改善人們的飲食結構、提高健康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1年,我國全年漁業生產總體平穩,水產品產量由降轉增,水產品供給由大量滯銷到逐步恢復常態,市場價格先跌后升,漁業經濟運行持續穩定恢復。
海洋是可持續發展的寶貴財富,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海洋經濟已成為臨海國家經濟增長最具活力和前景的領域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提出海洋強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牧場,發展高質量海洋產業集群等一系列經略海洋的新思想,為我國新時代發展海洋經濟提供了基本思路。
作為海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海洋漁業近年來呈高速發展之勢,海產品年產量高達3000萬噸,居世界首位,其中海洋捕撈量約1000萬噸,海水養殖產量約2000萬噸,這些優質的海產品對改善人們的飲食結構、提高健康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對健康需求的不斷提高,對海產品的品質、供應和菜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豐富海洋水產品、創新水產品菜式,為市場提供更多高品質的海鮮水產品,進而推動海洋漁業高質量發展,是值得所有行業人士去探討和思考。
漁業市場的良好勢態以及,國家政策的支持,給漁業行業帶來良好的前景,加之相關部門對行業的不斷管控,漁業行業發展勢頭良好,競爭態勢也正在顯現。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漁業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分析:
農業農村部發布《“十四五”全國漁業發展規劃》。《規劃》提到,到2025年,水產品總產量達到6900萬噸,國內海洋捕撈產量控制在1000萬噸以內,漁業產值達到15000億元,二三產業產值比重超過54%,漁民收入明顯提升。
《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將堅持“穩產保供、創新增效、綠色低碳、規范安全、富裕漁民”的工作思路,堅持數量質量并重、創新驅動、綠色發展、擴大內需、開放共贏、統籌發展和安全的基本原則,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統籌推動漁業現代化建設。具體提出漁業產業發展、綠色生態、科技創新、治理能力四個方面12項指標,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漁業現代化。
《規劃》提出“三提升、三促進”的“十四五”漁業發展重點任務,并以專欄形式規劃了12項重大工程。
一是夯實漁業生產基礎,提升水產品穩產保供水平。堅持把保障水產品供給作為漁業發展第一要務,穩定水產養殖面積,推進綠色健康養殖,促進水產種業振興,優化捕撈水產品供給。
二是推進漁業產業融合發展,提升漁業產業現代化水平。提升水產品加工流通,培育壯大多種業態,加強水產品市場拓展,推進產業集聚發展。
三是強化漁業改革創新,提升行業治理水平。強化漁業科技,推進漁船漁港管理改革,提高漁業生產組織化程度,加強漁政執法。四是持續加強以長江為重點的水生生物保護,促進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扎實推進長江十年禁漁,加強水生生物資源養護,提升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水平。五是強化漁業風險防控,促進漁業安全發展。保障水生生物安全,嚴控水產品質量安全,強化漁船生產安全,提升漁業涉外安全。六是推進開放發展,促進合作共贏。推動拓展漁業國際合作,持續提升國際履約能力,鼓勵水產養殖業“走出去”。
隨著預制菜產業迅猛發展,國聯、恒興、虹寶等國內水產巨頭紛紛試水水產預制菜,如何利用預制菜技術,在新的消費場景下為海洋水產品高效賦能是值得所有行業人士思考的問題。
想要了解更多漁業的發展前景,請查閱《2022-2027年中國漁業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漁業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漁業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漁業行業的市場規模、漁業市場供需求狀況、漁業市場競爭狀況和漁業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漁業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中研普華憑借多年的行業研究經驗,總...
查看詳情
我國鋰電池電解液行業經歷了進口依賴、國產替代和國際化三個階段,經過不斷的發展,中國企業生產的鋰電池電解液性能逐...
第一章 外匯行業概況一、外匯概述外匯(Foreign currency)是貨幣行政當局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證券2...
伴隨著全球的城市化進程,城市固體廢物的產生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顯著增加。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
廢棄資源綜合利用體系建設是發掘資源潛力、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必然要求,是促進循環經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隨著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的不斷提高,居民出行要求和服裝搭配要求的不斷升級,中國箱包產品以價格適宜、大...
經濟的全球化促進了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和融合,同時也為各國的會計服務帶來了非常難得的機遇,所以在市場中會計服務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