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2023 年風電裝機目標符合下游進度,光伏較市場預期偏保守。該研報顯示,分析師認為,組件降價帶動分布式可開發區域擴容,以及疫情/氣候等制約因素緩和后地面電站積壓項目的加速推進等因素下實際需求或更為樂觀。
2023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遠景目標
2023年是“十四五”規劃的第三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被認為將在“十四五”時期進入高質量躍升發展新階段。遠景目標方面,《“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我國可再生能源消費總量將達到10億噸標準煤左右,占一次能源消費的18%左右。
據國家能源局在2023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發布的能源工作八大重點任務,其中一項為著力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具體包括加強風電太陽能建設、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等工作。
就能源結構調整的量化目標,國家能源局具體提出,2023年風電裝機規模達到4.3億千瓦左右,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達到4.9億千瓦左右。
據國家能源局此前發布的數據,截至2022年11月末,我國風電裝機容量與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累計分別為約3.5億千瓦、約3.7億千瓦。中金公司在1月3日的研報中提出,國家能源局2023 年風電裝機目標符合下游進度,光伏較市場預期偏保守。該研報顯示,分析師認為,組件降價帶動分布式可開發區域擴容,以及疫情/氣候等制約因素緩和后地面電站積壓項目的加速推進等因素下實際需求或更為樂觀。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可再生能源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顯示:
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近年來,全球可再生能源規模不斷擴大,年新增裝機從2016年的163GW增長至2021年的306.3GW,在新增電源中的比重從60%左右攀升至80%以上,成為新增電源的主力。
今年以來。歐盟大多數國家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風能和太陽能)的發電量創紀錄新高。這或許可以緩解歐洲天然氣供應短缺問題和能源價格飆升的沖擊,卻不足以抵御能源危機。
今年3月至9月,風能和太陽能為整個歐盟提供了24%的電力,高于去年同期的21%。在此期間,風能和太陽能在歐盟產生了345太瓦時的電力(分別為193太瓦時和153太瓦時的電力),同比增長39太瓦時的電力,增幅約為13%。
能源價格是今年歐洲通貨膨脹背后的一個重要因素。能源價格的通脹率同比上漲了40.8%,占總體通脹的最大份額。目前來看,歐盟可再生能源雖有增產,但距離完全取代歐洲大陸對化石燃料的需求,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國際能源署近日發布的《2022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顯示,隨著越來越多國家開始加速能源轉型,全球清潔能源產業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期,2022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有望增長20%。得益于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發電量增長,今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幅有望從2021年的4%下降至1%。
報告還指出,當前多國遭遇的能源危機雖然在短期內增加了對化石燃料的需求,但從長期來看,新能源尤其是清潔能源仍是解決人類能源問題的關鍵。預計從現在到2030年,全球能源需求每年將增長約1%,增量幾乎全部由可再生能源填補?;茉丛谌蚰茉唇Y構中占比或將從目前的80%下降至2030年的75%,到2050年下降至60%左右。
當前,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制定了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及規劃,加速能源轉型。根據法國政府計劃,到2030年,法國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將提升至40%;到2050年,法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將增加10倍,并建成50個海上風電場。日本最新版能源基本計劃提出,203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將提高到36%至38%。埃及《2035年綜合可持續能源戰略》提出,到2035年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43吉瓦。報告預計,未來5年,歐洲地區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有望達到上一個5年期增量的兩倍,中國增量將占全球增量近一半。
此外,包括電池、太陽能光伏和電解槽在內的一些關鍵設備和技術的供應鏈正在快速擴張,可再生能源發展也因此提速。以太陽能發電為例,太陽能電池板價格在過去10年間下降了80%,已成為經濟實惠的發電技術,在2021年為全球提供了超過3%的發電量。國際能源署預計到2030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容量將達到650吉瓦。
可再生能源為推動我國能源結構轉型發揮積極作用。中國電力行業碳排放量約占排放總量的50%,減少電力行業碳排放是實現“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目標的關鍵,穩步發展可再生能源、助推生產端能源結構轉型是電力行業低碳、綠色、清潔發展的必然選擇。
在國家各項政策支持下,我國可再生能源行業發展迅速。截至2021年12月底,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10.63億千瓦,發電量持續增長,2021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2.48萬億千瓦時,在推動我國能源結構轉型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當前,國家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布局建設大型風光電基地的政策,為甘肅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現代能源體系帶來重大發展機遇。甘肅統籌解決消納、外送、調峰、并網、產業等相關問題,著力延鏈補鏈強鏈。
在持續提升酒湖直流工程外送能力的基礎上,推進實施“隴電入魯”“隴電入浙”“隴電入滬”工程。全面提升儲能調峰能力,編制抽水蓄能中長期規劃,規劃站點27個、總裝機規模3350萬千瓦。
全面提升就地消納能力,充分發揮產業基礎優勢,培育壯大新能源制造業、大數據產業、現代綠色高載能產業,推進“風光大省”向“風光強省”邁進,真正實現能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產業優勢和發展優勢轉變。
想了解可再生能源行業市場更多相關信息,可點擊中研普華《2022-2027年可再生能源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可再生能源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
可再生能源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可再生能源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可再生能源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
查看詳情
風電、光伏新增裝機大規模并網將帶來調峰等電力市場輔助服務需求的快速提升,結合部分地區火電容量電價的試點探索,火電...
近年來,我國巨大的消費市場和優惠的產業政策,也吸引了大批海外資金涌入我國內地投資建設氣體傳感器及氣體檢測儀器儀...
酒店行業前景如何?天價”客房一房難求、18萬元一晚連住一個月……隨著旅游市場的復蘇,三亞酒店的高房價引發議論。對2...
近年來,餐飲市場已經成為雞精的主要市場,銷售占比遠超家庭消費市場,餐飲市場的調味品應用為雞精市場的發展創造了良...
在能源與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的大背景下,節能減排、低碳生活已經成為全球共識。近幾年,在國家節能環保政策的引導以及節...
多家中小銀行調整存款利率近期多家中小銀行對定期存款掛牌利率進行下調。不過,也有部分銀行出于新年“開門紅”的考慮...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