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江蘇、廣東、江西、四川等十幾個省份出臺相關政策,其中均提到輔助生殖。同時,江西、四川、湖北等地也發布過擬將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的信息。
輔助生殖技術是治療不孕不育癥的重要方法,是采用醫療輔助手段幫助不孕夫婦妊娠的技術,包括人工授精(IUI)、配子移植、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其中應用最廣的是人工授精和試管嬰兒技術(IVF)。輔助生殖本屬于“消費級”醫療服務,不屬于致命的重大疾病,但在中國老齡化國情下,行業迎來巨大的政策紅利以及市場空間。
國家醫保局表示,醫保部門始終高度重視人口問題,目前已將符合條件的生育支持藥物,如溴隱亭、曲普瑞林、氯米芬等促排卵藥品納入醫保支付范圍,提升了部分患者的用藥保障水平。國家醫保局提出,將逐步把適宜的分娩鎮痛和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基金支付范圍,努力減輕不孕不育患者醫療負擔,提高醫療保障水平。
2022年8月17日,國家衛健委、民政部等多個部門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指導地方綜合考慮醫保(含生育保險)基金可承受能力、相關技術規范性等因素,逐步將適宜的分娩鎮痛和輔助生殖技術項目按程序納入基金支付范圍。
福建、江蘇、廣東、江西、四川等十幾個省份出臺相關政策,其中均提到輔助生殖。同時,江西、四川、湖北等地也發布過擬將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的信息。
此外,多地也適時發布促進生育等相關政策。上海、河北、河南、天津等12個省市均發布了《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應用規劃(2021—2025年)》,各省市都表示要增加人類輔助生殖服務機構的數量。
2023年1月1日起,杭州的惠民保“西湖益聯保”新增了輔助生育相關項目,包括胚胎培養和胚胎移植兩項“試管嬰兒”項目,參保市民可獲得最高3000元的報銷。
輔助生殖項目進入醫保,將推動行業加速發展,下游的醫療服務企業將率先受益。我國輔助生殖用藥市場仍然為進口主導,若未來藥品市場進行集采,則有望推動市場競爭格局重構,從而為國產藥企帶來機會。
Choice數據顯示,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輔助生殖概念股共計41家,業務涵蓋不孕不育治療、輔助生殖基因技術、輔助生殖醫療服務、孕激素類藥物等。
在促排卵相關藥物方面,盡管60%依靠國外進口,但國內的技術目前已較為成熟。例如,麗珠集團的市場占比約為20%,仙琚制藥、長春高新旗下金賽藥業等也有布局。
在PGT(試管胚胎嵌入前遺傳學檢驗)診斷方面,港股貝康醫療、華大基因等公司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
一些高值耗材,比如培養液、導精管等細分市場被海外巨頭高度壟斷,進口率高達95%;國產頭部企業有韋拓生物、威高瑞生、禾韻醫療、桓浩科技、品知醫療等。
輔助生殖產業下游的醫療機構,目前尚屬稀缺資源。有報告稱,我國輔助生殖市場由于政策嚴控,牌照稀缺,行業集中度較高。
港股公司錦欣生殖披露,目前國內輔助生殖行業競爭格局分散,公立醫院仍占主導地位。達嘉維康在投資者互動平臺透露,目前旗下嘉辰醫院正在申請三級專科醫院評審,但由于輔助生殖技術壁壘高,牌照申請流程長、審批標準嚴格,公司持續開展輔助生殖業務的前景存在不確定性。
通策醫療擁有多家健康生殖醫療機構;麥迪科技通過收購瑪麗醫院進入輔助生殖領域;漢商集團日前拿下華科生殖醫院控股權,以期構建輔助生殖產業生態圈。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6年中國輔助生殖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國家統計局1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77‰。這是1950年以來,年出生人口首次跌破1000萬。此外,我國人口出生率連續三年跌破1%(即10‰)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2年國民經濟運行數據。2022年,中國人口出現近61年來的首次人口負增長。2022年年末全國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港澳臺居民和外籍人員)14117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
具體來看,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77‰;死亡人口1041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3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60‰。從性別構成看,男性人口72206萬人,女性人口68969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69(以女性為100)。
從年齡構成看,16-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87556萬人,占全國人口的比重為62.0%;60歲及以上人口28004萬人,占全國人口的19.8%,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20978萬人,占全國人口的14.9%。
從城鄉構成看,城鎮常住人口9207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46萬人;鄉村常住人口49104萬人,減少731萬人;城鎮人口占全國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65.22%,比上年末提高0.50個百分點。
我國不孕不育發病率為7%—10%
就輔助生殖納入醫保而言,民間早有呼吁。國家衛健委2021年發布的信息顯示,我國不孕不育發病率為7%—10%,其中近20%的患者需要接受輔助生殖技術治療。目前,我們的輔助生殖技術已日臻成熟,可以幫患者圓生子夢想。然而,治療周期長、費用動輒上萬元等因素,將一些有生殖需求的患者拒之門外。因此,民間“將輔助生殖納入醫療”的呼聲很高。從這個角度看,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就是回應民眾的醫療關切。
其次,輔助生殖納入醫保,也是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的舉措。大家知道,最近幾年,我國人口增長趨勢變弱變緩,2022年更是首次出現了負增長——2022年全國人口較2021年減少了85萬。這樣的狀況下,國家采取鼓勵生育、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的措施,尤為重要。那么,現在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對不孕不育群體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今后,將有更多的“試管嬰兒”面世。
再者,輔助生殖納入醫保,或將為相關醫療行業注入活力。據了解,我國輔助生殖行業市場發展潛力大,但我們的窘境是,輔助生殖行業起步晚,存在技術壁壘高、藥械進口依賴強等弱勢。輔助生殖一旦納入醫保,必然促進國內的相關醫療行業迅猛發展。
事實上,早在2022年,北京就已經將16項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成為全國第一個“吃螃蟹”的地區。隨后,杭州的“西湖益聯保”也將輔助生殖納入報銷范疇,雖然它為商業保險,但也是一個進步。顯然,這些積極變化對推動全國層面的“不孕不育進醫保”,有著導向意義。
《2022-2026年中國輔助生殖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6年中國輔助生殖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輔助生殖技術主要包括人工授精(AI)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其衍生技術兩大類,后者也就是俗稱的“試管嬰兒”。輔助生殖相比另外兩種治療方法,可以給患者帶來更高的懷孕率。采用試管1...
查看詳情
2023數字孿生行業現狀與市場發展前景趨勢分析數字孿生行業現狀,數字孿生行業前景如何?目前全球數字孿生行業巨頭公司P...
棕櫚油是一種熱帶木本植物油,是目前世界上生產量、消費量和國際貿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種,與大豆油、菜籽油并稱為“世...
液體化工物流行業發展現狀如何?液體化學品,是指除石油和類似易燃品外的液體、散裝的危險品。具體是指溫度為37.8℃,0...
云母板由云母紙與有機硅膠水粘合、加溫、壓制而成,其中云母含量約為90% ,有機硅膠水含量為 10%。云母板應用在家...
氫燃料電池行業前景如何?氫燃料電池是將氫氣和氧氣的化學能直接轉換成電能的發電裝置。其基本原理是電解水的逆反應,2...
數字化政府、智能化運行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基礎。我國電子政務排名情況調查《2022聯合國電子政...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