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前10個月,中國汽車市場頂住缺芯、原材料漲價、疫情影響等壓力,穩步前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0月,中國的汽車出口量達261.5萬輛,創下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車10月份出口10.9萬輛,環比增長1.2倍,同比增長81.2%。
汽車產業前景如何?如果說新能源汽車是汽車產業變革的上半場,那么下半場就是智能汽車。本次會議圍繞“全球視角下的智能汽車發展之路”,相關院士專家、企業代表聚焦操作系統、頂層設計等話題展開了觀點交鋒。
雙碳目標下,零碳革命漸次展開。過去這一年,寧德時代“全球首個電池零碳工廠”取得PAS2060證書,蜂巢能源在四川達州投170億開建了鋰電零碳產業園,欣旺達2022年已官宣落地三大零碳園區,中創新航計劃在葡萄牙建設零碳電池工廠……
電動汽車已經出現了數年,2020年到2021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增長了108%,但預計到2023年電動汽車將更受歡迎,特別是因為能源危機。到2026年,將有超過150款電動汽車登陸北美市場,可以說是整個汽車產業超記錄擴張,凱迪拉克、雪佛蘭、悍馬、寶馬、沃爾沃、現代、起亞、馬自達、豐田、雷克薩斯等等眾多大牌廠商,云集電動汽車賽道。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汽車行業深度調研及前景預測報告》分析顯示
近年來,我國汽車保有量大幅上升。2021 年末,我國汽車保有量達 3.02 億輛,與 2020 年末 2.81 億輛相比,全年增加 2,100 萬輛,增長 7.5%。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汽車尾氣排放日益引起社會的關注。新能源汽車應運而生,政策的優惠和鼓勵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的進一步發展,預計未來幾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會持續大幅增長。
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日益加深,也促進了以市場營銷全球化、售后服務全球化和服務貿易全球化為核心內容的汽車服務業的全球化進程。隨著汽車金融、電子商務等新型服務貿易方式愈來愈廣泛的應用,汽車行業競爭由制造領域逐步向服務領域延伸。在服務領域,銷售和服務分離、租賃管理、維修、快遞服務等各種汽車服務方式不斷創新,各種汽車金融貸款、保險、物流配送體制亦不斷完善。
去年前10個月,中國汽車市場頂住缺芯、原材料漲價、疫情影響等壓力,穩步前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0月,中國的汽車出口量達261.5萬輛,創下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車10月份出口10.9萬輛,環比增長1.2倍,同比增長81.2%。
公安部數據顯示,截至去年6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06億輛,其中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突破千萬輛,達1001萬輛,占汽車總量的3.23%。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810.4萬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80.93%。上半年新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220.9萬輛,與2021年上半年新注冊登記量相比增加110.6萬輛,增長100.26%,創歷史新高。新能源汽車新注冊登記量占汽車新注冊登記量的19.90%。
這與上半年汽車產銷量實現了較快恢復密不可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6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59萬輛和59.6萬輛,同比均增長1.3倍。新能源汽車產銷再創新高,市場占有率達到23.8%,延續保持較快高速增長態勢。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266.1萬輛和260萬輛,同比均增長1.2倍。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比為21.6%,其中,中國品牌乘用車中新能源汽車占比已達到39.8%。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705.8萬輛和688.7萬輛,同比增長96.9%和93.4%,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25.6%,新能源汽車逐步進入全面市場化拓展期,提前三年完成市場滲透率25%的目標。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走勢強勁,產銷量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汽車智能化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智能汽車、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協同創新。”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說,智能汽車的價值鏈、供應鏈正在加速重構,未來汽車對傳統汽車的顛覆性,使傳統零部件體系的50%以上都面臨重構。
有機構預測,到2030年,芯片將占高端汽車物料成本的20%以上,軟件成本占整車成本的比例,則將從目前的15%躍升至60%。
近年來,在“缺芯”倒逼下,我國汽車芯片設計有了快速進步。不過,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坦言,如何邁過芯片這道坎,仍然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我們必須看到我們所面臨的一系列嚴峻挑戰。”張永偉舉例說,比如進口依賴、產業鏈技術短板、嚴格的檢測認證以及人才短缺等問題?;诖耍岢鰬嵘a業鏈技術,建立汽車芯片標準、檢測認證體系,加快國產芯片“上車”應用,加大政策支持等。
眾所周知,大數據已然成為當下時代主題,尤其在車企紛紛開展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時,數據處理以及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模型訓練效率就成了這場競賽的關鍵。
隨著我國汽車市場發展日趨成熟,流通領域在推動汽車市場健康發展中扮演著重要作用。其中,二手車消費市場透明度、新能源車服務體系建設等多方面與消費者買車、用車息息相關。
在進入汽車市場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今年新車市場以超出預期的走勢不斷挑動著人們的心弦。為了盡快扭轉這一勢頭,多項利好政策密集出臺,促使汽車市場加速回暖。業內預計,今年我國汽車累計銷量同比增長2%。不得不說,雖然保住了正增長的結果,但與此前市場預期仍有差距。
此前,當新車市場表現不如預期,處于市場發展初期階段的流通市場總能給整體車市帶來些許安慰。而這一持續多年的規律,很有可能在今年被打破。
目前,新能源車成為今年國內汽車市場為數不多的亮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我國新能源車累計銷量將毫無懸念突破600萬輛大關。伴隨新能源車市場迅猛發展,我國新能源車保有量也悄然上升至1400萬輛左右。當新能源車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關系消費者用車感受的車輛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建設被提上日程。
汽車產業規模大、鏈條長、帶動力強。一個龍頭企業帶動的產值動輒數百億甚至上千億。以河南省引進的上汽乘用車為例,上汽入豫5年來,鄭州基地累計生產整車突破120萬輛、產值超800億元,帶動形成數十個產業鏈上下游項目。
隨著汽車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的趨勢,汽車行業的變革速度不斷加快,近年來智能汽車的產業鏈已成為競爭的焦點之一。
汽車行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發展中重要的支柱產業,同時屬于資本密集型、高度技術密集型行業,集成了大量資金和許多重點領域里的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和新技術。汽車行業作為時刻走在數字化轉型前沿的行業之一,很早就開始在上下游各個環節及企業中各個部門探索數字化技術與傳統制造的大力結合。
中國智能汽車發展的具體問題時,針對如何加強頂層設計,陳清泰坦言,要動員多方力量,共同做好智能網聯汽車的頂層布局,例如如何按照車路協同的思路對道路基礎設施進行智能化改造,如何建立面向智能汽車的數據監管系統,怎樣打破部門分割、形成高效協同的推進體制,都是當前非常迫切需要推進的任務。
“未來中國要發展智能汽車,就應該從一體化的架構體系構建和關鍵技術突破方面作出積極探索。”李克強剖析,考慮到智能網聯汽車的技術特征及社會屬性,我們難以采用國際上的單車智能發展路徑,需要探索“中國方案”,要充分融合智能化和網聯化的技術路線,探索適合我國智能汽車的發展方案。
智能網聯汽車如何邁向高質量發展?李克強認為,要加強頂層設計謀劃,搶抓智能網聯汽車網聯化、智能化的窗口期,加強產業頂層戰略布局,并積極踐行“中國方案”,成為全球技術趨勢的引領者。
欲了解更多關于汽車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汽車行業深度調研及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汽車行業深度調研及前景預測報告
我國國家最新標準《汽車和掛車類型的術語和定義》(GB/T 3730.1—2001)中對汽車有如下定義:由動力驅動,具有4個或4個以上車輪的非軌道承載的車輛,主要用于:載運人員和(或)貨物;牽引載...
查看詳情
松子市場多大?松子經濟價值如何?紅松子別名果松子、海松子,是紅松的果實。東北的山區有連綿不斷的紅松林,紅松的種...
未來MEMS傳感器行業市場機會在哪?MEMS傳感器目前已經廣泛運用于消費電子、汽車、工業、醫療、通信等各個領域,隨著人M...
原木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如何?原木是原條長向按尺寸、形狀、質量的標準規定或特殊規定截成一定長度的木段,這個木段稱為6...
乳制品行業市場如何?,2023年國內奶牛存欄量將達到660萬頭。在上游端,飼料在奶牛養殖的成本中占較高的比例,如2021年...
未來地熱采暖行業市場機會在哪?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的步伐加快,企業競爭日趨激烈,地熱采暖行業企業要在激烈的國際競!...
未來生物識別技術行業市場機會在哪?生物識別技術,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傳感器和生物統計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5...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