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老百姓收入的提高,不是沒有消費力,而是在更加理性的同時,尋求好玩、便利的消費。尤其是節假日消費,以往可能是拉動全年商場銷售額的“重頭戲”,但未來居民集中消費行為可能弱化,假日經濟對商家而言,或是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隨著老百姓收入的提高,不是沒有消費力,而是在更加理性的同時,尋求好玩、便利的消費。尤其是節假日消費,以往可能是拉動全年商場銷售額的“重頭戲”,但未來居民集中消費行為可能弱化,假日經濟對商家而言,或是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疫情的相對緩和、就業市場的改善,以及一系列促消費舉措的持續推出,是支持消費市場回暖的重要因素。“假日經濟”不是“日常經濟”的延續,隨著5G等新技術的普及應用、消費新場景的出現、“三農”等領域的消費新增量,“假日經濟”反映出了消費潛力的持續釋放,帶動了各行各業穩健復蘇。
假日經濟(Holiday Economy)是指人們利用節假日集中購物、集中消費的行為,帶動供給、帶動市場、帶動經濟發展的一種系統經濟模式。有人形象地稱之為:因為有一部分人休息,而使另一部分人獲得工作的機會。假日經濟屬于消費經濟范疇。
假日經濟的主要特征是消費,假日經濟具有的文化特征是休閑與旅游,假日經濟具有的空間特征是流動與聚合,包括人流、物流和資金流。從時間上來講,集中在雙休日與兩個"七天"的節日高峰。
假日經濟的蓬勃發展折射出中國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釋放的發展動能。當前,中國正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就是要堅持擴大內需的戰略基點,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不斷釋放經濟增長的內需潛力。
數據顯示,2023年春節假期(1月21日至27日),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共發送旅客約2.26億人次;全國國內旅游出游3.08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58.43億元人民幣,分別同比增長23.1%、30%;全國移民管理機構查驗出入境人員同比增長120.5%;全國消費相關行業銷售收入與去年春節相比增長12.2%,比2019年春節假期年均增長12.4%;春節檔電影總票房67.58億元,同比增長11.89%……一組組可觀的數據,展現了中國澎湃的消費活力,預示著“流動的中國”正在加速回歸。
兔年伊始,中國電影市場迎來“開門紅”。據國家電影局初步統計:2023年春節檔(除夕至正月初六)電影票房為67.58億元,同比增長11.89%;觀影人次為1.29億,同比增長13.16%。今年電影“春節檔”也取得了我國影史春節檔票房第二的成績。亮眼的數據,展示著觀眾高漲的觀影熱情,展現出文化市場的巨大潛力。
據了解,為了繁榮春節期間電影市場,各地紛紛發放消費券,拉動觀影熱情。北京推出“新春觀影惠民活動”,1000萬元觀影補貼覆蓋全市影院直接普惠市民;貴州則發放了第14批13000多張觀影消費券;天津第二期“津樂購”消費券中,有100萬元專門用于發放電影演出類消費券,有效促進電影和演出市場消費。
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今年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3.08億人次,同比增長23.1%,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6%;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58.43億元,同比增長30%,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3.1%。春節假日全國文化和旅游市場總體安全平穩有序。這組“火熱數據”的背后,是一個個熱鬧精彩的燈會、演出,是一項項水上、鄉村等特色旅游產品,還有一個個新春集市、國潮園游會等特色活動。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現在的人們已經不滿足于溫飽問題,而是有了更高的生活追求。而隨著我國法定節假日的增多,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有時間充分享受豐富多彩的假日生活,旅游成為了人們假期活動的重要選擇。隨著假期旅游人數的不斷增多,假日消費的數額也在不斷攀升,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旅游經濟體。中國的假日經濟就是以旅游為主導的旅游經濟綜合體,涵蓋了交通運輸、餐飲娛樂、商業購物、房屋租賃住宿以及金融和通訊等各個行業,成為了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分期樂商城數據顯示,2022年國慶假期年輕人紛紛購買禮物犒勞家人和自己,無論是購物總額還是單品價格,都比平時高出了三成多。年輕人的國慶購物,呈現出了兩個新趨勢,一是為“家”購物,提升家庭生活品質;二是追“潮”購物,犒勞努力奮斗的自己。例如,母嬰類、箱包類、首飾珠寶類產品都比去年有較大增長。這說明在家照顧好孩子、出門注重品質、過節穿戴圖個好彩頭,是年輕人為“家”購物的重要方向。
熱點消費正在加速形成,隨著國家推出鼓勵信息、養老、文化、旅游、休閑、體育等消費促進政策,綠色健康等新興消費市場規模還將進一步擴大。作為促進可持續消費的主體,政府在轉變社會消費方式上扮演重要角色。政府應提高公眾可持續消費意識,推廣低碳出行,通過產品認證來保證產品的環境影響最低,發揮各個利益相關方,包括媒體、NGO的作用。
挖掘“假日經濟”的內涵和外延,是提升消費質量、拉動經濟高質量增長的關鍵要素。“假日經濟”集中釋放了消費需求,呈現出新的消費亮點。我們要探索將假日扎堆的消費需求,通過時間、空間轉移的方式,不再集中在同一時間段和區域內。要將假日消費的市場需求‘熨平’,助力消費市場均衡發展,不斷提升內需消費的增長空間。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節假日消費產業發展前景分析及投資風險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節假日消費產業發展前景分析及投資風險預測報告
熱點消費正在加速形成,隨著國家推出鼓勵信息、養老、文化、旅游、休閑、體育等消費促進政策,綠色健康等新興消費市場規模還將進一步擴大。作為促進可持續消費的主體,政府在轉變社會消費方式上...
查看詳情
2023水泥纖維板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分析水泥纖維板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如何?水泥纖維板是一種新型的多功能建筑2...
醫學教育是指按著社會的需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培養醫藥衛生人才的教育活動。一般多指大學水平的醫學院校教育。...
電解銅是將粗銅(含銅99%)預先制成厚板作為陽極,純銅制成薄片作陰極,以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液作為電解液。通電后,...
打印耗材是指打印機所用的消耗性產品。如常見的硒鼓、墨盒、碳粉、打印紙等等。中國打印耗材行業市場出貨量分析 中國...
碳化硅行業市場投資情況如何?碳化硅產業鏈分為襯底材料制備、外延層生長、器件制造以及下游應用。通常采用物理氣相傳P...
京東運動消費數據顯示,近年來冰雪運動相關商品成交總額呈明顯上升趨勢,2022年同比增長114%;線上冰雪運動購買用戶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