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在深化農村改革,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重點是做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下半篇文章,鞏固拓展改革成果。既要抓好運行機制的完善,推動構建產權關系明晰、治理架構科學、經營方式穩健、收益分配合理的運行機制;也要探索多樣化發展途徑,推行資源發包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在深化農村改革,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重點是做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下半篇文章,鞏固拓展改革成果。既要抓好運行機制的完善,推動構建產權關系明晰、治理架構科學、經營方式穩健、收益分配合理的運行機制;也要探索多樣化發展途徑,推行資源發包、物業出租、居間服務、資產參股等多種模式,提高集體經濟收入和服務帶動能力。同時,要健全農村集體資產監管體系,充分保障集體成員的知情權、參與權、經營權。
農業的分類比較多,新型農業包括設施農業、無土農業、特色農業、包裝農業、彩色農業、知識農業、精準農業、旅游(觀光)農業、外向型農業等。
新型農業生產的社會化程度有很大提高,如農業企業規模的擴大,農業生產的地區分工、企業分工日益發達,“小而全”的自給自足生產被高度專業化、商品化的生產所代替,農業生產過程同加工、銷售以及生產資料的制造和供應緊密結合,產生了農工商一體化。
2021年,農業農村部開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典型案例征集活動,經各地推薦,擇優遴選確定了第三批52個農民合作社、47個家庭農場典型案例。這些案例以規范發展和質量提升為主題,具有組織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的特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生產經營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程度不斷提高。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104.1萬個,服務面積近18.7億畝次,服務帶動小農超過8900萬戶。
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下一步要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優化生產結構、采用推廣先進技術、延伸產業鏈條上先行先試,完善主體多元、功能互補、便捷高效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
從政策環境看,中央始終重視發展現代農業,作出一系列新部署新安排,新型農業發展面臨良好政策機遇。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意見》明確提出,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引導土地資源流向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
農業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是隨著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與科技的進步,在原農村一二三產業基礎上,借助信息等新技術,分化、嫁接、重構的新生產組織形態或服務組織形態。例如,觀光農業、體驗農業、創意農業、田園綜合體、農村電商、農村快遞、鄉村養老等。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新型農業行業并購重組機會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分析:
近些年來,我國城市快遞業務發展迅猛,帶動了交通運輸工具、包裝業和房屋租賃產業的發展,促進了就業的增加。但是快遞業務的鄉村最后一公里不暢通,鄉村快遞業務點幾乎為零。大量移居城市的農民、進城務工的農民和城市親屬與朋友急需快遞提供服務將貨物與禮品傳遞至鄉村,村民也需要通過快遞業務將自己生產綠色有機食品等傳遞至大中城市。
所以加快發展鄉村快遞業務十分迫切,政府要加強引導與扶持,暢通鄉鎮與鄉村最后一公里,形成城鄉暢通的快遞運輸系統新業態。政府綜合運用經濟和行政手段幫助快遞業務公司將業務點延伸至村屯。鼓勵支持富裕大戶和能人創辦快遞業務公司,發展自下而上快遞業務,帶動鄉村快遞業務發展。
我國一直以來是一個農業大國,每年國家發布的1號文件都是針對農業的。國家提倡新型農業,就是要開發新的品種、做差異化的產品。可以從珍稀、稀缺的食用菌入手,比如牛樟芝、桑黃、樺樹茸等,由于比較稀缺,市場價值高,而且經過推廣后,市場需求量大,避免了過度競爭,不失為一條新型農業突圍之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而實現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關鍵舉措。
從傳統農業的角度來看,中國農林牧漁產業門類齊全,可以提供全球最多元的農業產業類型和農產品種類, 滿足城鄉居民多樣化的農產品需求。從新產業新業態的角度來看, 觀光農業、體驗農業、功能農業等各類新興業態蓬勃發展,豐富了中國農業產業的類型類別。
產業形態的多元化發展孕育了中國農業深厚的潛在競爭力,新產業新業態的興起進一步拓展了產業發展的邊界, 為農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廣闊的增收空間。
據悉,農業農村部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行動。力爭到“十四五”期末,農民合作社規范管理和財務會計、家庭農場“一碼通”管理和規范運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指導服務體系等五項管理服務制度更加健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合發展、穩糧擴油、參與鄉村建設、帶頭人素質和合作社辦公司等五方面能力全面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輔導員隊伍建設、服務中心創建、試點示范等三項指導服務機制全面建立。
縣級及以上示范社、示范家庭農場分別達到20萬家,適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需求的縣鄉基層指導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全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輔導員名錄庫入庫輔導員超過3萬名,創建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服務中心。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質量效益穩步提升、服務帶動效應顯著增強,基本形成以家庭經營為基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依托、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實施電子商務進村的綜合性試點,以點帶面推廣普及。縣城和大集鎮要積極發展電商產業園,聚集品牌推廣、物流集散、人才培養、技術支持、質量安全等功能服務。積極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實現了農業產銷一體化發展,幫助貧困戶通過互聯網脫貧致富。
想要了解更多新型農業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新型農業行業并購重組機會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本報告主要分析了國內企業并購重組政策及規模、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與操作策略、新型農業行業兼并重組動因、新型農業企業兼并重組風險及對策建議,最后對新型農業企業海外并購風險及策略、融資渠道選擇提出相關建議,是企業了解行業并購重組發展動態,把握市場機會,正確制定企業發展戰略的必備參考工具,極具參考價值!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新型農業行業并購重組機會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的步伐加快,企業競爭日趨激烈,企業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求得生存與發展,資本擴張無疑十分必要。在快速的資本積聚中,企業兼并重組是一條可選擇的道路。在國際化的企業兼并...
查看詳情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中國汽車進出口高峰論壇”上獲悉,我國將搭建一個高水平的汽車產業國際開放交流平臺,助力我國汽車...
近年來,柑橘優質優價、物以稀為貴正成為市場銷售端的常規,由此倒逼生產者選擇品種差異化發展正成為產業共識,現在多...
在中國的速食賽道上,方便食品不斷變革升級,除了有康師傅、統一、白象等老品牌的傳推陳出新,也有自嗨鍋、莫小仙、拉...
農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關鍵基礎,同時也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自古以來,我國對于農業發展就極為重視。但近年來,農業...
近兩年,隨著國內視聽新媒體業務的崛起,視聽新媒體不斷擠占傳統媒體的市場份額,傳統媒體紛紛"多管齊下"...
近年來,我國熟食行業發展迅速,產品產量持續擴大。國家產業政策鼓勵熟食行業向高新技術產品方向發展,國內企業新投資...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