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浙江民營投資企業聯合會會長周德文表示,對于外貿企業而言,每年的3-4月都是簽訂出口訂單的高峰期。但當前海外疫情肆虐,經濟停擺,這個高峰期是沒戲了,很多外貿企業將撐不了3個月,可能有很多工人面臨失業。
商品出口行業市場多大?隨著中國對外貿易行業的不斷發展,中國的出口商品結構也正在發生著深刻變化。目前,中國出口的主要產品仍然是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產品,但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出口的服務貿易也在不斷增加,未來將成為推動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的重要力量。
疫情對中國經濟會帶來結構的長遠變化。2021年中國商品出口大幅增長,特別是下半年還能超過25%的增長速度,更是意料之外。經濟學家普遍的解釋是,因為其他國家受疫情的影響,企業無法正常開工,而中國的疫情已受到控制,企業運轉如常,加上供應鏈完善,因此大量訂單回流。
近年來,由于電子信息技術和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影響力和關鍵作用日漸凸顯,已變成中國出口貿易的市場趨勢。在政策、市場、資本等方面的不斷加持下,跨境電商更是國際貿易中的一股熱潮。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進一步接軌,工業化水平隨之迅速提高,由此不難看出,外貿是中國經濟的有力支撐。隨著“一帶一路”方針的全面實施,我國國際經濟和貿易的整體發展在穩步推進,相信等國際形勢更加穩定后,國際貿易行業將再次騰飛。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商品出口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分析:
據浙江民營投資企業聯合會會長周德文表示,對于外貿企業而言,每年的3-4月都是簽訂出口訂單的高峰期。但當前海外疫情肆虐,經濟停擺,這個高峰期是沒戲了,很多外貿企業將撐不了3個月,可能有很多工人面臨失業。
此外,為了防止輸入性病例,原定于今年4月15日舉行的第127屆春季廣交會(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叫停,是成立以來的第一次延期,具體舉辦時間,仍然未定
2021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布《2021年大宗商品依賴狀況報告》指出,過去十年,大宗商品依賴國家從2008年—2009年的93個增至2018年—2019年的101個。在全球范圍內,對大宗商品的嚴重依賴有所增加,約三分之二的發展中國家易受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的影響。中亞是亞洲大宗商品依賴程度最高的次區域,2018年—2019年,大宗商品出口占商品出口的平均份額超過85%,該次區域所有5個國家都被視為依賴大宗商品出口。
根據海關統計,2021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9.1萬億人民幣,比2020年增長21.4%。2021年,以美元計價,我國進出口規模達到了6.05萬億美元,首次突破6萬億美元關口。
2022年12月,數據顯示,中國商品進出口總額為5341.45億美元,其中商品出口總額為3060.79億美元,進口總額為2280.66億美元,貿易順差780.13億美元;2022年1-12月中國商品進出口總額累計同比增長4.4%,出口總額累計同比增長7%,進口總額累計同比增長1.1%。
當前240個國家或地區與中國有貿易往來,其主要分布在全球6個大洲,亞洲商品出口總額最多,其中占總值的比重達50.23%;就中國與各大洲貿易差額來看,12月拉丁美洲和大洋洲處于逆差,其余4個大洲均為順差狀態。在我國出口最終目的國(地)中,47個國家或地區出口額環比呈現增長趨勢,塞浦路斯環比增幅最大,為155.2%。新西蘭、利比里亞、愛爾蘭、挪威4個國家環比降幅超過30%;從出口額同比來看,39個國家或地區出口額同比有所增長,蘇丹同比增幅最大,為247.53%。
數據顯示,2020年11月中國外貿進出口4607.2億美元,增長13.6%。其中,出口增長21.1%,進口增長4.5%。中國的進出口貿易規模逆勢增長,呈現出顯著復蘇態勢。從進出口總額來看,2014-2020年中國進出口總額波動變化,從2017年開始進出口總額增速逐年下降,從2017年的9.7%降到2019年的3.4%,到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1-7月份,國內進出口總值達到17.2萬億元,同比下降1.7%。
2022年1-8月,我國服務出口19082.4億元,同比增長23.1%;進口20293.2億元,同比增長17.9%。服務出口增幅大于進口5.2個百分點,帶動服務貿易逆差下降29.5%至1210.8億元。8月當月,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5437.9億元,同比增長17.6%。
2022年1-8月,我國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16432.7億元,同比增長11.4%。其中,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9297.9億元,同比增長15.7%;出口增長較快的領域是知識產權使用費、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同比分別增長24%、18.4%。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口7134.8億元,同比增長6.2%;進口增長較快的領域是保險服務,增速達64.4%。
商務部發布的《中國數字貿易發展報告2020》顯示,預計到2025年,中國可數字化的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將超過4000億美元,占服務貿易總額的比重達50%左右。
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漸增加,消費能力不斷升級,商品出口行業逐步向著高端化發展。由于企業不斷加大宣傳力度與電商的崛起,消費者對商品出口的認知程度有所深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并研究商品出口,對商品出口行業的質量、口感的要求不斷提升。
商務部等22個部門印發了《“十四五”國內貿易發展規劃》,針對“十四五”時期,規劃提出國內貿易發展將努力實現以下目標:對經濟社會作出新貢獻。商品消費大國地位更加鞏固,消費結構持續優化,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增強,就業容量、就業質量穩步提升。
到202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50萬億元左右;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達到15.7萬億元左右。展望2035年,外貿高質量發展躍上新臺階,如貿易結構更加優化,創新能力大幅提升,綠色低碳轉型取得積極進展,安全保障能力顯著提高等。
以貿易全球化為首要內容的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經濟和商務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深入分析和把握當前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和特點,對于我們科學決策,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把握好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種機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現今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了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其主要運用互聯網來作為載體,使得各行各業能夠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實現虛擬的交易與合作,從而產生新的業務和收入。電子商務成一種新的業務轉換,企業利用互聯網的作用,來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使得企業的競爭力增強。
想要了解更多商品出口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商品出口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報告對國際、國內商品出口行業市場發展狀況、關聯行業發展狀況、行業競爭狀況、優勢企業發展狀況、消費現狀以及行業營銷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在總結中國商品出口行業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中國商品出口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本報告是商品出口行業生產、經營、科研企業及相關研究單位極具參考價值的專業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商品出口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商品出口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決策...
查看詳情
2023演出市場現狀及前景分析春節后,演出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演唱會排隊官宣、音樂節扎堆兒開票、各類型戲劇緊鑼密鼓...
未來國內非常規油氣行業市場前景及現狀如何?我國油氣對外依存度居高不下,能源安全戰略形勢依然嚴峻。我國《“十四五2...
新能源行業市場多大?1月1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田玉龍在會上表示...
鋼鐵行業投資方向是什么?作為鋼鐵工業的“糧食”,鐵礦石占鋼鐵企業生產成本的50%左右,是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要...
換熱器行業市場前景如何?換熱器是在具有不同溫度的兩種或兩種以上流體之間傳遞熱量的設備,又稱熱交換器、熱交換設備2...
電動剃須刀這個沉寂已久的紅海市場,也將出現更多讓消費者感到驚喜的新產品。而當便攜式電動剃須刀產品、國潮電動剃須...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