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持續快速增長,已經初步形成完整的機器人產業鏈,同時“機器人+”應用不斷拓展深入。預計到202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將超110億美元。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為傳感器的發展提供了良好落地場景和更高要求。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
機器人被譽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其研發、制造、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極大改變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4月13日晚間,機器人發布2022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76億元,同比增長8.4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4465.11萬元,同比增長107.94%;毛利率8.62%,同比增長1.05%。截至2022年末,公司總資產120.40億元,同比增長8.41%。
《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持續快速增長,已經初步形成完整的機器人產業鏈,同時“機器人+”應用不斷拓展深入。預計到202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將超110億美元。
傳感器之于機器人就像各種感知器官之于人類,傳感器為機器人提供了視、力、觸、嗅、味等五種感知能力,讓其擁有靈活的身姿、靈敏的智能,以及全自動化的操作。機器人通過多種傳感器進行感知,這些傳感器包括光學傳感器、力學傳感器、聲音傳感器、速度及加速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化學傳感器等。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年版傳感器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分析:
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為傳感器的發展提供了良好落地場景和更高要求。隨著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壯大,一方面傳感器應用需求迎來快速增長,傳感器的研發生產獲得進一步加快;另一方面,機器人給傳感器的升級帶來了功能、種類和技術方面的新要求,促進著傳感器產業的轉型與升級。
全球傳感器市場由美系、日系與德系廠商主導,與國外龍頭企業相比,我國傳感器產業起步晚,存在關鍵核心技術能力自主性不強,價格偏高等痛點,亟待解決。因此,我國十分重視傳感器自主創新和產業生態建設。
目前,傳感器廣泛應用于社會發展及人類生活都的各個領域,如工業自動化、農業現代比、航天技術、軍事工程、機器人技術、資源開發、海洋探測、環境監測、安全保衛、醫療診斷、交通運輸、家用電器等。其中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流量傳感器、水平傳感器已表現出成熟市場的特征。流量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的市場規模最大。
我國傳感器制造行業發展始于20世紀60年代,在1972年組建成立中國第一批壓阻傳感器研制生產單位;1974年,研制成功中國第一個實用壓阻式壓力傳感器;1978年,誕生中國第一個固態壓阻加速度傳感器;1982年,國內最早開始硅微機械系統(MEMS)加工技術和SOI(絕緣體上硅)技術的研究。
進入21世紀,傳感器制造行業開始由傳統型向智能型發展。智能型傳感器帶有微處理機,具有采集、處理、交換信息的能力,是傳感器集成化與微處理機相結合的產物。由于智能型傳感器在物聯網等行業具有重要作用,我國將傳感器制造行業發展提到新的高度,從而催生研發熱潮,市場地位凸顯。
從傳感器產業鏈上下游來看,上游主要是傳感器制造原材料供應。一般來說,傳感器制造原材料包括半導體材料、金屬材料、陶瓷材料以及有機化學材料等,上游行業中半導體材料供應商代表企業有江豐電子、滬硅產業、阿石創、有研新材、北方華創等;金屬材料供應商代表企業有寶鋼股份、江西銅業、中國鋁業、紫金礦業等;陶瓷材料供應商代表企業有風華高科、國瓷材料、維納科技等。
傳感器產業鏈中游主要是各類傳感器的制造和封裝等,從我國傳感器制造水平發展情況來看,目前仍與國際先進水平具有一定的差距。
目前,我國從事傳感器制造的典型企業有歌爾股份、航天電子、威爾泰、蘇州固锝、韋爾股份、漢威科技、中航電測以及華工科技等。
在政府的支持下,我國的傳感器技術及其產業取得了長足進步。尤其是在雙加工程,即加快力度,加快發展的方針指導下,建立了中國敏感元器件與傳感器生產基地。
目前,國內有三大傳感器生產基地,分別為:安徽基地,主要是建立力、光敏規模經濟;陜西省敏感技術產業集團公司,主要是建立電壓敏、熱敏、汽車電子規模經濟為主要目標;黑龍江基地主要建立氣、濕敏規模經濟為主要目標。
隨著產業變革,微型化、微電子、軟件發力、市場拉動、物聯網驅動等因素已成為了傳感器行業發展的特點。如今,聚焦單一傳感器業務的企業難以做大做強,已經成為業內共識。因此,打通產業鏈上下游,以及構建良好的行業生態,成為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也是深圳市依靠先進制造業領域先發優勢,推動智能傳感器產業做大做強的抓手。
雖然傳感器行業的前景廣闊,但作為一個技術密集度極高的產業,它在需要高強度的投資的同時,還面臨產業鏈長,產業化難等問題。為避免讓企業走向押寶式投入和低水平無序競爭,龍頭企業在產業生態構建中發揮的引領作用逐漸受到重視。
進入21世紀,傳感器制造行業開始由傳統型向智能型發展。智能型傳感器帶有微處理機,具有采集、處理、交換信息的能力,是傳感器集成化與微處理機相結合的產物。受益于汽車電子、消費電子、醫療電子、光通信、工業控制、儀器儀表等市場的高速成長,智能傳感器行業發展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由于智能型傳感器在物聯網等行業具有重要作用,我國將傳感器制造行業發展提到新的高度,從而催生研發熱潮,市場地位凸顯。
隨著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推廣,智能傳感器在其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智能傳感器是物聯網技術的最底層和最前沿,對物聯網產業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如果企業想抓住機遇,并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發揮最佳作用,那么我們推薦您閱讀我們的報告。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
想要了解更多傳感器產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年版傳感器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報告對我國傳感器的行業現狀、市場各類經營指標的情況、重點企業狀況、區域市場發展情況等內容進行詳細的闡述和深入的分析,著重對傳感器業務的發展進行詳盡深入的分析,并根據傳感器行業的政策經濟發展環境對傳感器行業潛在的風險和防范建議進行分析。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年版傳感器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
產業規劃一般包括產業發展現狀、產業特征分析、產業發展目標和發展定位、產業發展重點方向、產業空間引導和產業發展政策等。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深化,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對產業發展的影響顯...
查看詳情
“十四五”時期,隨著高質量發展主題的持續推進,健康中國、體育強國戰略的深化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逐步實施,人...
魚油是魚體內的全部油類物質的統稱,它包括體油、肝油和腦油,主魚油是一種從多脂魚類提取的油脂,富含ω-3系多不飽和...
近年來,隨著國內工業制造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機器替代人工已成為國內工業發展主流趨勢,我國碼垛機器人作為工業機器...
紅糖含有95%左右的蔗糖,保留了較多甘蔗的營養成分,也更加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因此能快速補充體力、增加活力,所以...
水滑石行業發展前景如何?水滑石作為一種重要的無機化工產品,具有原料豐富、生產工藝簡單、性能穩定等特點,廣泛用于2...
中國經濟前景如何?近期,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相繼舉辦。在兩個重量級論壇上,中國均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