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22日表示,我國全面完成了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有關監管工作也取得積極進展。全國劃定生態保護紅線范圍不低于315萬平方公里,其中,陸域生態保護紅線不低于300萬平方公里,占陸域國土面積的30%以上,實現一條紅線管控重要生態空間。生態保護紅線主要集中分布
我國全面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劃定
自然資源部22日表示,我國全面完成了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有關監管工作也取得積極進展。全國劃定生態保護紅線范圍不低于315萬平方公里,其中,陸域生態保護紅線不低于300萬平方公里,占陸域國土面積的30%以上,實現一條紅線管控重要生態空間。生態保護紅線主要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生態區、黃河重點生態區、長江重點生態區、東北森林帶、北方防沙帶、南方丘陵山地帶、海岸帶等區域。
在具體劃定過程中,堅持“應劃盡劃”與實事求是相結合,將生態功能極重要區和生態極脆弱區識別出來,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劃定不預設指標比例,有的省份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占比超過50%,通過劃定紅線,明確了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
作為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一項重要制度創新,生態保護紅線是新時期新形勢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為此,我國陸續出臺了多項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對“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作出了要求。下一步,自然資源部將定期開展生態保護紅線保護成效評估,依托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提升動態監測預警能力,促進部門聯動協同,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監管。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2025年中國生態環境保護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前景分析研究報告》顯示: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節能環保產業進入新發展階段,2021年,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產值達9.8萬億元,較2010年增加7.5萬億元,年均增速達15.9%。根據對2022-2025年節能環保產業產值進行估算,發現未來我國節能環保市場發展仍具有較大空間,2022年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產值預計突破10萬億元,2025年預計突破15萬億元。
2023年一季度生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較2022年一季度增長約5.4%,增速明顯回升,且高于同期GDP增速,為經濟平穩增長做出了貢獻。
據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統計,企業對未來發展形勢持樂觀態度:49.2%的企業預計2023年上半年營收增長,其中13.5%的企業預期營收增幅在20%以上;54%的企業預計2023年全年營收增長,其中17.7%的企業預期營收增幅在20%以上。但也要看到,國際環境仍然復雜多變,國內需求不足制約明顯,經濟回升基礎尚不牢固,生態環保產業小微企業仍然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和經營風險。
在自然資源管理中,運用衛星發現地表變化,監測土地、礦產、森林、草原等自然資源開發利用情況,是提升自然資源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手段。近年來,衛星圖片執法工作不斷深化改革創新,充分發揮了衛星遙感對自然資源工作的“效率倍增器”作用。
近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關于開展2023年衛片執法工作的通知》,決定在全國部署開展2023年衛星圖片執法工作。今年將聚焦耕地和礦產資源保護,突出重點,依法嚴肅查處不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非農化建設違法占用耕地問題,尤其是違反國土空間規劃和“三區三線”有關規定,違法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問題,依法嚴厲打擊非法開采稀土等戰略性礦種的違法行為。
截至目前,自然資源部作為主用戶的國產在軌高分辨率遙感衛星達25顆,已實現全部陸地國土2米分辨率影像季度全覆蓋、亞米分辨率影像年度全覆蓋,陸地衛星年度獲取衛星遙感影像達117萬景,累計覆蓋面積達18414萬平方千米,相當于覆蓋全部陸地國土19遍。
生態環保產業有力支撐生態文明建設,服務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建設,助力長江大保護、黃河大保護、海洋環境保護,落實“三水”統籌,流域生態治理、污廢水深度處理及資源化利用取得進展;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步伐加快,多污染物協同治理技術多元化發展;廢棄物分類收集、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加快推進,無廢城市建設不斷加速;生態環境監測日益“真、準、全、快、新”,促進生態環保綜合決策能力提高和環境執法監管效率提升;碳監測、碳咨詢等雙碳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
2022年,生態環保產業上市公司新增14家,部分環保企業通過收并購不斷拓展業務規模、拓寬服務領域,行業整合加速。央企、國企積極布局環保市場,參與重大生態環境項目建設,履行社會責任。中小企業加強核心技術研發和專業化服務,向“專精特新”發展。一些企業開啟轉型升級步伐,開辟新業務領域,開拓新能源等綠色低碳市場。
科技部、生態環境部等五部門公布《“十四五”生態環境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以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和提升風險防控能力為目標,以解決“十四五”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關鍵難點為突破口,堅持需求導向、前瞻布局、交叉融合,為提升我國生態環境治理能力,促進我國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科技支撐。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2025年中國生態環境保護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前景分析研究報告》。報告在公司多年研究結論的基礎上,結合中國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公司資深研究團隊對市場各類資訊進行整理分析,并且依托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中研普華數據庫,進行全面、細致的研究,是中國市場上最權威、有效的研究產品。生態環境保護行業研究報告可以幫助投資者合理分析行業的市場現狀,為投資者進行投資作出行業前景預判,挖掘投資價值,同時提出行業投資策略和營銷策略等方面的建議。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國內污水處理設備行業發展趨勢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中研普華的整份研究報告向您詳盡描述您所處的行業形勢,為您提供詳盡的內容。中研普華在其多年的行業研究經驗基礎上建立起了完善的產業研究體系,一整套的產業研究方法一直在業內處于領先地位,...
查看詳情
一、小麥淀粉的概念小麥淀粉是從小麥中提取淀粉,過去是采用發酵法,即將小麥加水浸軟、磨碎后, 進行加酸發酵,使包...
醫療養老行業發展前景如何?伴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劇,“失能化”、“空巢化”以及“少子化”等現象也亦為突出。而老年,...
煤炭作為我國主體能源,要按照綠色低碳的發展方向,對標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立足國情、控制總量、兜住底線,...
由于過度捕撈和環境污染加劇的影響,中國漁業資源開始減少,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政府開始推動禁漁期,用來恢復漁業資源...
北斗系統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如何?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消息,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自2020年建成開通7...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未來跟隨子女生活的老人將會越來越少,社會化養老將會成為主流。目前我國的養老模式依然以居家養...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