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阿里健康的營業收入保持增長,2018-2023財年中期分別實現24.43億元、50.97億元、96.15億元155.35億元、206.05億元與115.05億元,但實際上,增長的幅度卻逐年減少,從2018及2019年能夠實現翻倍的增長,到2023財年中期僅實現了22.90%的同比增長。
醫藥電商行業市場多大?阿里健康(00241)早盤上漲6.02%,報5.81港元,成交額1.507億港元。
研究報告稱,給予合理價值7.87港元。依托阿里集團生態體系,公司擁有顯著的流量優勢,通過增強供應鏈能力,提升服務與運營質量,醫藥電商業務龍頭地位穩固,驅動業務持續增長。醫療健康服務方面,公司通過打造“醫鹿”、“浙江省互聯網醫院”等平臺,滿足用戶多方面、多層次的醫療服務需求。用戶線上購藥和在線診療教育周期預計加速,公司業務將持續擴張。
醫藥電子商務是指以醫療機構、醫藥公司、銀行、醫藥生產商、醫藥信息服務提供商、第三方機構等以贏利為目的的市場經濟主體,憑借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主要是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進行醫藥產品交換及提供相關服務的行為。
阿里、京東、拼多多等眾多電商平臺在醫藥領域互博,以及一些專門做醫藥健康領域的網上藥店服務平臺開設,似乎,市場認為醫藥行業未來的路就在線上。從現實來看也的確如此,疫情下加快了醫藥電商發展,業務增幅遠高線下終端,醫藥電商平臺成為消費者搶購防護用品如口罩、消毒液、手套、酒精以及預防及抗病毒藥物的重要途徑。
阿里健康醫藥電商業務營收現狀
近年來,阿里健康的營業收入保持增長,2018-2023財年中期分別實現24.43億元、50.97億元、96.15億元155.35億元、206.05億元與115.05億元,但實際上,增長的幅度卻逐年減少,從2018及2019年能夠實現翻倍的增長,到2023財年中期僅實現了22.90%的同比增長。
盡管營業收入保持正增長,但阿里健康近年來凈利潤表現并不穩定,2018-2020財年分別虧損1.07億元、0.82億元與0.07億元,2021財年扭虧為盈后實現凈利潤3.49億元, 但2022財年阿里健康再度陷入虧損,實現凈虧損2.66億元,同比減少176.18%。而從2022年4-9月的2023財年中報來看,阿里健康則實現正向利潤1.61億元。
依托阿里集團生態體系,公司擁有顯著的流量優勢,通過增強供應鏈能力,提升服務與運營質量,醫藥電商業務龍頭地位穩固,驅動業務持續增長。醫療健康服務方面,公司通過打造“醫鹿”、“浙江省互聯網醫院”等平臺,滿足用戶多方面、多層次的醫療服務需求。用戶線上購藥和在線診療教育周期預計加速,公司業務將持續擴張。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醫藥電商行業發展深度調研與未來趨勢預測報告》顯示:
這些年來,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促使我國醫藥行業快速增長,隨著需求升級變化,醫藥行業的格局也在發生著深刻變化。
當前,我國正步入老齡化,其帶來的大量剛需促使醫藥擴容,同時,健康消費升級也在提升消費醫藥滲透率,促使行業快速發展。
總的來說,醫藥板塊對于人民生活健康、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一個被長期看好的板塊。
從醫療的民生痛點切入、借助于之前疫情所帶來的更多線上應用場景,互聯網醫療賽道曾經獲得過資本的爭相追捧,創造過一個又一個的估值神話。但蒙眼狂奔的時代過去后,互聯網醫療也隨即降溫。
不論是背靠流量與供應鏈優勢的巨頭,還是業務模式花樣百出的“新勢力”選手,當下幾乎不約而同地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收入規模增長放緩、深陷虧損或勉強在盈虧平衡線上掙扎、獲客不易用戶增長放緩、股價一落千丈市值不斷蒸發。
從業務模式上看,當前互聯網醫療的幾家頭部選手均以“賣藥”為支撐收入的絕對主力,而收入來源或是依靠背后集團所傾斜的資源、客戶與流量,或是借著第三方平臺擴大自身聲量。而在“賣藥”的場景之外,選手們盡管多有嘗試各種醫療與健康服務相關業務,但似乎至今仍未找到真正的盈利點。
中國醫藥電商行業先后經歷了探索期、啟動期、成長期,目前處于發展階段。1998年國內第一家網上藥店“上海第一醫藥”開業,醫藥電商開始起步,但在1999年因為國家政策被迫關停,醫藥電商曇花一現。2004年,相關政策允許取得“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的企業通過互聯網向上網用戶有償提供藥品信息等服務活動,2005年,京衛大藥房獲得第一張醫藥電商拍照,醫藥電商開始步入藥品零售領域,國內醫藥電商行業進入啟動期,并得到一定發展。
隨著近年來我國醫藥行業的向好發展,我國醫藥制造行業市場規模也隨之不斷擴張。據恒州博智資料顯示,2021年我國醫藥制造業營業收入達29288.5億元,同比增長17.8%。醫藥電商重點要做好兩項試點工作,即醫藥零售連鎖店和醫藥電子商務試點。這兩項試點,一個是當今國際上先進的營銷模式,一個是信息時代醫藥流通的未來之路。
線上藥店一直都是以銷售保健、化妝品和OTC常用藥為主,偏消費屬性;但疫情爆發后,醫藥消費場景被迫轉移線上,方便快捷的“互聯網+藥店”模式讓許多藥店商家擔心線下藥店會受到沖擊。
面對現如今醫藥電商的來勢洶洶,許多連鎖藥店商家選擇轉型做線上大藥房,一心堂、老百姓、益豐藥房、大參林等國內頭部連鎖藥店也都紛紛與之建立戰略合作。
醫藥零售連鎖既屬于零售業,又屬于醫藥行業,但它不參與醫藥的生產和定價,沒有醫藥研發的風險,受帶量采購的沖擊也比較小,是一門好生意。面對醫藥電商大勢所趨,擁抱它,抵觸抱怨少一點,多研究應該用什么姿態與平臺合作,盡快加入到這個生態中。
現在醫藥電商增速很快,將來的互聯網銷售藥品將占市場份額的30%。2013年,藥品流通業銷售總額為1.3萬億元,如果按照2013年的藥品銷售額的30%來估算,醫藥電商的銷售額還有3854億元的市場空間。到202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2.48億,老齡化水平將達到17.17%。
一心堂曾在投資者調研會上表示,“就算目前利潤低,我們也會堅持走這條路”。電商的市場前景被業內普遍看好,醫藥電商依舊被看做是未來競爭的戰略高地,當下需要解決的是如何從屢屢受挫中找準定位、總結經驗,在眾多競爭中者突圍而出。
對于中小型藥店來說,做電商可以依托京東、天貓、拼多多等這樣的電商平臺,開設線上大藥房旗艦店,將平臺作為依托,擴大藥店消費半徑,在無需大面積擴張的情況下,將原本集中在自己城市的客戶,擴展至其它城市甚至全國;增加銷售渠道,實現線下線上雙輪驅動;充分利用時間,利用線下藥店的閑置時間打理線上藥店;并且平臺審核嚴格,安全、便利、價格透明的購藥方式也受到消費者認可。
認清電商是“藥店+互聯網”而非“互聯網+藥店”。互聯網成為藥店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需要不斷嘗試與摸索化被動為主動,即以藥店為主,把互聯網作為增加銷售和客流的工具。
2022年9月1日發布《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涵蓋藥品網絡銷售管理、平臺管理、監督檢查、法律責任等方面,進一步落實藥品經營企業主體責任、壓實藥品網絡銷售平臺責任,將于2022年12月1日正式施行。
現如今,許多致力于發展電商業務的都是區域中小型連鎖,這說明在電商市場不像線下藥店,已經在區域形成一家或幾家連鎖藥店獨大的競爭格局,互聯網的天空廣闊,誰能彎道超車,有著種種可能。
藥店與電商平臺之間其實是錯位競爭、相互合作的關系。同時,政策上國家藥監局對于醫藥電商平臺在自營和第三方業務的界限將進一步予以明確:新增第八十三條明確規定:第三方平臺提供者不得直接參與藥品網絡銷售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要求現在的電商平臺要么純粹進行自營藥品銷售業務,要么純粹做一個第三方平臺。換言之,未來伴隨著新政落地,第三方藥品零售平臺可能要主攻一種經營模式,相應的部分市場份額或將得到釋放。對于涉足電商的實體藥店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消除藥店布局新零售被平臺收割的憂慮。
本報告利用中研普華長期對醫藥電商行業市場跟蹤搜集的一手市場數據,同時依據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行業協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專業研究機構提供的大量權威資料,采用與國際同步的科學分析模型,全面而準確地為您從行業的整體高度來架構分析體系。讓您全面、準確地把握整個醫藥電商行業的市場走向和發展趨勢。
《2023-2028年中國醫藥電商行業發展深度調研與未來趨勢預測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醫藥電商行業發展深度調研與未來趨勢預測報告
醫藥電子商務是指以醫療機構、醫藥公司、銀行、醫藥生產商、醫藥信息服務提供商、第三方機構等以贏利為目的的市場經濟主體,憑借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主要是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進行醫藥產品...
查看詳情
創新藥一般指創新藥物,創新藥物是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專利的藥物。相對于仿制藥,創新藥物強調化學結構新穎或新的治療...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 年,我國光電子器件產量達到 1.2 萬億臺,首次突破萬億量級。根據《基礎電子2...
未來衛星應用設備行業市場機會在哪?衛星應用設備產業生態正在發生顯著變化,精準時空服務正逐漸取代目前的位置服務成2...
伴隨著健康且可持續的生活方式正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接受并實踐,以及科學護膚理念的逐步滲透,純凈、天然已逐漸成為千...
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都制定、實施了有機肥資源管理政策。美國的許多地區在農業生產中積極開展保護性技...
國家支持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草案今天(4月24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二審。草案規定: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