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極、負極、電解液和隔膜四大原材料基本擺脫進口依賴,鋰電設備國產化率已達90%以上,其中關鍵工序的裝備國產化率達到80%以上。電池產業發展對電動汽車被市場接受起到了關鍵作用。
我國建成最大規模動力電池產業體系
當前新能源汽車異軍突起,正在全面重塑我國汽車產業新格局。我國擁有完備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優勢,有利于汽車零部件企業通過新技術快速大規模應用和疊加優化,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產業生產力轉化。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分,我國動力電池的材料和新技術應用不斷取得突破,形成了從材料研發、電池生產、回收利用到設備支撐的全球產業鏈最全、規模最大的動力電池產業體系。
鋰電設備國產化率已達90%以上
汽車產業變革的上半場是電動化,主要核心技術是輕量化車體、高性能動力總成一體化、高性能安全電池包。下半場是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主要核心技術是汽車芯片和操作系統。在車規級半導體技術上,新能源汽車電機控制器輕量化、高性能、長壽命的發展趨勢,對芯片技術和封裝技術提出了更嚴苛的要求。
目前,正極、負極、電解液和隔膜四大原材料基本擺脫進口依賴,鋰電設備國產化率已達90%以上,其中關鍵工序的裝備國產化率達到80%以上。電池產業發展對電動汽車被市場接受起到了關鍵作用。
未來的汽車將是能源互聯網體系中的個體單元,是存儲和消納間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強大載體。新能源汽車可通過有序充電、車網互動、換電、退役電池儲能等方式對高比例可再生電力系統形成補充,解決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受季節、氣象和地域條件影響的不連續性和不穩定的問題,支撐能源體系轉型。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鋰電設備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戰略預測報告》顯示:
鋰電池設備泛指在鋰離子電池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各種制造設備,鋰電設備對鋰電池性能和成本起著決定性作用。鋰電池生產工藝較長,生產過程有20多道工序,相應要20多種設備來完成各道工序的制造,整個工藝環節所需設備龐雜,專用性也很強。
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鋰電設備市場規模為588億元,2017年至2021年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7.4%,預計2023年中國鋰電設備市場規模將達1077億元。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持續刺激著鋰電設備企業的研發投入和規模擴張欲望。
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刺激下,全球汽車產業的電動化進程加速推進,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不斷提高。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低碳化發展的重要方向,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都將新能源汽車作為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方向,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產業布局。
從長期來看,新能源汽車市場前景廣闊,GGII預計到2025年全球和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分別達到1,900萬輛和1,050萬輛,2020-2025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42.82%和50.34%。
在鋰電設備行業,日韓海外企業在行業發展初期憑借技術優勢,占據鋰電設備行業的領先地位。近年來隨著國內企業自主研發與創新能力不斷加強,國內新能源電池制造設備企業快速崛起,在成本、交付及售后服務等各方面表現出較海外企業更強的競爭力,國內企業的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
從國內主要企業來看,先導智能、贏合科技、利元亨及科恒股份已實現整線布局,先導智能、贏合科技2022年鋰電設備營業收入超80億元,其次是前中段企業海目星、整線企業利元亨及后段企業杭可科技。
目前,中國鋰電設備企業不論是在設備技術方面,還是在企業規模、服務能力等方面已經全面超過日韓企業。國產鋰電設備不僅在國內新建的鋰電池工廠已經占據了優勢地位,例如全球第一的動力鋰電池企業寧德時代,其新產線國產生產設備的比例達到了86%以上。而且國產鋰電設備還開始反攻,打入了日韓鋰電池生產廠家的生產線,松下、三星、索尼的電池產線中,中國的生產設備的比例也越來越高。
鋰電設備屬于高技術壁壘行業,其下游的電池環節對鋰電制造的精度、效率、穩定性等方面的要求不斷提升,同時電池技術路徑也表現出多元革新的特征,因此鋰電設備企業技術迭代的速度和儲備的厚度即是“護城河”的根本體現。隨著動力電池需求的激增,鋰電設備市場迎來新一輪高增長。其次,隨著下游行業的發展,鋰電市場需求結構發生變化,產品轉型及設備更新進一步擴大鋰電設備市場需求。
未來,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從推廣階段進入成熟階段,動力鋰電池行業也將隨之進行結構性調整,技術落后的鋰電池產能將逐步淘汰;此外,消費電子行業亦存在周期性波動的風險。若公司不能持續與下游技術先進的鋰電池保持緊密合作,保持優質的客戶群體,下游鋰電行業的結構性調整將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鋰電設備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戰略預測報告》。本報告由中研普華的資深專家和研究人員通過長期周密的市場調研,參考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行業協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專業研究機構提供的大量權威資料,并對多位業內資深專家進行深入訪談的基礎上,通過與國際同步的市場研究工具、理論和模型撰寫而成。全面而準確地為您從行業的整體高度來架構分析體系。讓您全面、準確地把握整個鋰電設備行業的市場走向和發展趨勢。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鋰電設備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戰略預測報告
本報告由中研普華的資深專家和研究人員通過長期周密的市場調研,參考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行業協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專業研究機構提供的大量權...
查看詳情
白酒企業業績公布報道稱,白酒上市企業已交出2022年年度答卷,20家A股上市企業和1家港股上市企業發現,整體向上趨勢不...
3月新增裝機量數據分析據國家能源局統計,2022年國內新增風電裝機容量為37.63GW,同比減少20.9%,主要是由于經過搶裝...
展望2023年黃金的投資需求分析近日,央行公布數據顯示,中國4月末黃金儲備6676萬盎司,環比增26萬盎司,為連續第六個1...
IMF最新報告預計今年中國經濟有望增長5.2% 較此前上調0.8個百分點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近年來,園林景觀設計涉及的城鎮化發展、旅游業、創新技術、生態宜居、鄉村振興等領域受到政府支持,中央和地方出臺了...
自商用廚房設備從西方進入國內市場以來,產品定位從中低端產品逐步走向高端耐用品,應用場景不斷擴大,如酒店、中餐館...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