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嗨鍋成為了資本寵兒。這個品牌自2018年成立到2021的四年時間里,共完成了五輪融資,投資機構包括經緯創投、華映資本等明星機構,總融資額超5.5億元。當時讓整個消費賽道嘩然的,則是2019年雙12當天,自嗨鍋在辛巴直播間10分鐘就賣掉半個億。
自熱米飯一般指方便米飯。 方便米飯是指由工業化大規模生產的,在食用前只須做簡單烹調或者直接可食用,風味、口感、外形與普通米飯一致的主食食品。方便米飯食用方便、攜帶方便,有天然大米飯香味。 方便米飯主要有脫水干燥型、半干型、冷凍型、罐頭型。
自熱食品是一類不依賴電、火等加熱源,只需適度的冷水,通過與自熱食品自帶的發熱包發生反應快速放熱,短時間內產生出高溫蒸熟食物。常見的自熱食品包括自熱小火鍋、自熱米飯、自熱粉等。
疫情之前,自熱類產品在自駕游人群以及學生群體中頗受歡迎,但因其價格高于方便面、酸辣粉等沖泡類產品而發展緩慢。2020年后,在外賣不便、線下餐飲時常停擺的環境下,自熱食品開始火爆。
其潛力也被融資機構提前嗅到。從整個融資環境看,2020年自熱類方便食品等融資達到頂峰——食族人、白家食品、莫小仙、自嗨鍋都拿到了較大金額的融資。這一年,白家食品獲得2億元的B輪融資;自嗨鍋分別在2020年的5月、10月拿到了1億元的B輪和5000萬美元的C輪。
其中,自嗨鍋成為了資本寵兒。這個品牌自2018年成立到2021的四年時間里,共完成了五輪融資,投資機構包括經緯創投、華映資本等明星機構,總融資額超5.5億元。當時讓整個消費賽道嘩然的,則是2019年雙12當天,自嗨鍋在辛巴直播間10分鐘就賣掉半個億。
但從2022年開始,整個賽道便出現降溫趨勢。一個標志性事件便是自嗨鍋尋求“賣身”。2023年3月,蓮花健康在公告中稱,擬收購自嗨鍋母公司杭州金羚羊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不低于20%的股權。
這也隨之披露出這個品牌的核心數據——自嗨鍋2019年、2020年、2021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近8億元、9.58億、9.92億元,2022年營業收入8.2億元,收入下滑近20%。
從正在準備IPO的白家阿寬食品招股書也能看出這一點。該公司的自熱食品品類收入自2020年同比增長156%達到8115萬元,到2021年就迅速滑落至1411萬元,而在2022年上半年,這一品類收入僅有254萬元,占總營收比例從高峰時的7.5%下滑至0.4%。
于是也就不奇怪,在各大電商平臺的購物節上,這些品牌已經不再向外發布戰績。
但透過第三方平臺可以看到他們低調的原因。在去年的“618”期間,魔鏡市場情報發布的天貓“方便速食/速凍食品”品類總榜上,自嗨鍋以1238萬元的成交額位列第20名,莫小仙以1404萬元銷售額位列第18,海底撈則勉強擠進前10。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自熱米飯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顯示:
前,行業內的一些公司已經叫停了一些高價格的產品線,考慮推出性價比更高的產品。這些產品主打內容物更豐富、售價更低的賣點,在普通渠道做到20元左右的單價,在尾貨渠道則做到15元甚至更低的水平。
三只松鼠也一改以前的500克包裝,推出350克規格的自熱火鍋“小鍋鍋”,價格也從此前的30元以上降低到20元左右的水平。
一份頤海國際的投資者交流報告也顯示,海底撈自熱火鍋其實在去年已經進行了調價。海底撈自熱食品降價的邏輯在于,后疫情時代,消費者的價格敏感度比想象中要高很多,所以其在2022年上半年就已經開始調價。
四個板塊的速食價格表現:自熱小火鍋(麻辣嫩牛、小酥肉、番茄牛腩)終端零售價格由原來的36-38元下降到30-33元,自熱米飯由原來的20-26元下調到14-16元了,沖泡粉絲和沖泡飯類分別定在10-11元和6-7元。
在抖音、拼多多等平臺,直播間前四名除了自嗨鍋、莫小仙,還有許多一線城市消費者并不熟知的“渝心”牌自熱方便火鍋。該品牌在抖音購物的銷售排名第一,賣爆的一款產品以價格取勝——7盒自熱火鍋售價39.9元,被達人帶貨時還能低到34.9元,單價不到5元。
自2021年開始,自熱火鍋的供應鏈變得相對成熟,如果生產量大,一些代工廠可以把一盒自熱火鍋的最低成本做到5元。
正因如此,拼多多、抖音等平臺自2021年就出現了10元以下的自熱火鍋產品。
這類產品不追求較大的利潤空間,主要靠走量賺錢,低價尤其受批發市場、村鎮消費群體歡迎,許多四川的中小型工廠,專為小品牌代工。此外,這些小品牌不走商超渠道,線上只靠拼多多、抖音等,線下就走村鎮市場,通常只要賣到8元就都有利潤空間。
于是,開始調整價格后的大品牌,盡可能尋求在產品、口味上的差異化。
例如頤海國際表示,2023年新增了黃燜雞、酸辣湯、花甲粉等新品;下半年將新增迷你小火鍋,在現有500克規格上做出260-350克規格,未來需要在產品性價比、口味空間方面持續嘗試。
到了2023年,預制菜市場的加速模式似乎還未停止。《中國預制菜市場調研報告》顯示,當前,中國預制菜市場的年銷售額已經超過600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以上。
不過,隨著被高速增長的預制菜市場吸引而入局的企業越來越多,這個市場的競爭也開始激烈起來,已經有一些企業隱隱出現要出局的征兆。
過去兩年,預制菜是在疫情的特殊條件下出現超速的增長,屬于非正常化的發展。現在隨著疫情防控全面放開,勢必會有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外出用餐或是外賣外帶等,在家烹飪的頻率明顯回落,而這無疑將對C端預制菜的發展造成沖擊。
同時,越來越多企業涌入預制菜行業,試圖在萬億藍海中分得一杯羹,這也導致這一賽道的競爭更加激烈,企業生產壓力也更大。此前,號稱“預制菜第一股”的味知香發布2022年年報和2023年一季報,對比2021年財報數據可以發現,2021年味知香的營收增速為22.84%,但到了2022年,這一數據急劇下滑至4.40%。另外味知香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目前,預制菜廠家的產品毛利率水平普遍不高。
《2023-2028年中國自熱米飯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自熱米飯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自熱米飯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自熱米飯行業的市場規模、自熱米飯市場供需求狀況、自熱米飯市場競爭狀況和自熱米飯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自熱米飯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中研普華憑...
查看詳情
微生物發酵行業市場投資情況如何?我國直接飼喂微生物、酶制劑、發酵飼料等微生物發酵制品在保障動物機體健康、提高飼G...
鋰電子電池,這是部分學者的稱呼,其實質仍是鋰離子電池,是依靠鋰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來工作。鋰電子電池產業市...
汽車底盤行業市場現狀如何?汽車底盤由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和制動系四部分組成。底盤作用是支承、安裝汽車發動機及2...
今天(5月26日),中國船舶大連造船自主設計的全球第一艘M350型浮式生產儲卸油船正式交付。該船型是世界首個應用最新M...
據調度,國家能源集團、中煤集團等7家重點煤炭企業,已建成智能化產能13.93億噸/年,占其總產能比例的74.7%,綜采工...
合成生物行業市場投資情況如何?隨著AI技術、數據科學和自動化技術的發展,相信合成生物學科學突破和技術應用能為醫藥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