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經濟的持續復蘇,OPEC 發布的《2022 年世界石油展望》中指出石油仍將在全球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據最高的份額,并調高了對全球中長期石油需求的 預估,石油消費石化能源仍是主要的消費資源。2022 年,WTI 原油均價為 94.40 美元/桶,較 2021 年上漲 26.4
天然石油行業市場到底多大?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4月份,生產原油1728萬噸,同比增長1.4%,增速比3月份放緩1.0個百分點,日均產量57.6萬噸。進口原油4241萬噸,同比下降1.4%,3月份為增長22.5%。1—4月份,生產原油6964萬噸,同比增長1.8%。進口原油17877萬噸,同比增長4.6%。
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發展、人口規模增加、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加快,由石化能源消費迅速增長導致的碳循環非對稱性加劇與全球氣候變化已成為當前世界各界共同關注的焦點。近年來,各國都在努力調整能源產業結構,但整體來看石化能源仍是主要的消費資源。
隨著全球經濟的持續復蘇,OPEC 發布的《2022 年世界石油展望》中指出石油仍將在全球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據最高的份額,并調高了對全球中長期石油需求的 預估,石油消費石化能源仍是主要的消費資源。2022 年,WTI 原油均價為 94.40 美元/桶,較 2021 年上漲 26.42 美元/桶或 38.86%;布倫特原油均價為 98.60 美元/桶,較 2021 年上漲 27.79 美元/桶或 39.25%。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天然石油行業發展前景戰略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顯示:
石油是一種復雜的天然有機物,主要成分是碳(C)和氫(H),碳含量一般為80%-88%,氫為10%-14%,同時含有少量的氧(O)、硫(S)、氮(N)等元素。有這些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稱烴類化合物。天然氣也是以碳氫化合物為主要成分,以氣體狀態從地下巖石中來到地面的。
2022年我國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凈增加2550萬噸/年,同比增長2.9%,原油一次加工能力首次超過美國,位居世界首位。全年原油加工量同比下降3.9%,受新建產能未能完全釋放等因素影響,原油一次加工裝置平均開工率同比下降6.3個百分點。2022年成品油(汽油、煤油、柴油)產量同比增長3.2%;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4.2%,其中,汽油、柴油、航煤表觀消費量同比分別增長-5.4%、23%、-39.3%。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 仍維持在 80 美元/桶的高位上。 OPEC+和美國是主要的原油供應方,兩方合計供應超過 75%的原油,并且是唯二具備快速增產能力的群體。歐美大型國際石油公司和發展中國家國家石油公司依然主導市場。油氣上游市場規模較大,各類規模企業并存,但由于石油行業具有資本密集、 技術密集及行業準入等特點,大型公司在行業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行業內主要境外公司包括埃克森美孚、殼牌、雪佛龍、英國石油、道達爾、康菲、Equinor、西方石油 等。國內來看,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是中國油氣上游市場主要經營主體。
由于石油和天然氣行業涉及國家能源安全,與國家經濟命脈緊密相關,國內石油 天然氣對外依存度拐點仍未到來。因此在全球石油行業向低碳、新能源轉型,我國明 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大背景下,國家定調: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 油氣勘探開發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 度,推動油氣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全球經濟衰退、需求下滑等因素影響下,近期國際原油價格出現了大幅度的下跌。其中,WTI原油價格從4月12日83.53美元/桶的高位一度跌至5月4日的63.64美元/桶,跌幅超過了23.8%。從實際情況來看,本輪油價的下跌其實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市場對于未來原油需求下降的擔憂是目前影響油價最主要的因素。
5月16日周二,國際能源署(IEA)卻再度上調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并預計中國原油需求恢復超出預期,稱中國的需求增幅將占全球增量的60%。預計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長200萬桶/日,達到創紀錄的1.019億桶/日。
亞洲發展中國家引領全球石油需求復蘇。分地區看,北美和歐洲石油需求連續兩年增幅下降,2023年仍難回新冠疫情前;以中國為首的亞洲發展中國家石油需求增幅由緩至急,2023年將領漲全球石油需求,漲幅占全球的近70%。分油品看,預計2023年汽柴油仍略低于新冠疫情前水平,航煤貢獻最大增量,但僅恢復至新冠疫情前87%;化工用油增速放緩。
2023年,預計全年世界天然石油市場產需基本相當,全球石油庫存處于低位,基本面維持緊平衡狀態。烏克蘭危機爆發后,俄原油出口流向“西降東升”。歐盟對俄油“禁運令”、美西方對俄油“限價令”生效后該趨勢進一步演進,全球原油貿易格局進一步重塑。預計2023年上游投資同比小幅增加但仍較2014年高點低31%。值得注意的是,若俄羅斯供應進一步受阻,市場供應彈性將進一步降低,大幅加劇市場波動性。
此外,全球煉油毛利、裂解價差沖高回落,但仍處中高位。2023年,中東等地新投產煉廠規模較大,煉油毛利同比回落但仍處中高位。市場尋求新的油品貿易平衡,市場供應短缺將逐漸緩和,汽柴油裂解價差將從2022年歷史性高位回落至中高位水平。
據美國油價網報道,雖然各國都在制定目標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但未來幾十年,許多國家的石化生產仍將依賴石油和天然氣。最近一份報告顯示,2030年前,石化市場規模將達到1萬億美元,未來8年將以6.2%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建筑、紡織、醫療、制藥、消費品、汽車、電子等行業的石化產品需求預計大幅增加。
隨著全球石油資源的逐漸枯竭和環境污染問題的加劇,石油行業面臨著諸多挑戰。一方面,石油生產的成本越來越高,勘探難度也越來越大,加之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斷增長,保障石油供應成為石油行業面臨的主要挑戰。另一方面,石油生產和消費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影響也越來越明顯,如何在保證生產安全的前提下減少對環境的不利影響,也成為石油行業發展的重要問題。
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全球原油需求將持續增長到2025年,然后2026~2050年每年將以1%的速度下降。國際能源署認為,石油作為石化產品原料的使用是唯一需求將增長的領域,2050年前,石化市場的石油需求將占全球石油需求的55%。
“十四五”規劃對我國油氣勘探開發提出要求,推動 油氣增儲上產,保持原油和天然氣穩產增產。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21 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指出,要大力強化能源供應保障基礎,推動油氣增儲上產,確保勘探開發投 資力度不減。《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指出,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推 動油氣增儲上產,不斷提升能源供應的質量和安全保障能力。
在我國原油和天然氣對 外依存度依然較高的背景下,“穩油增氣”的目標不會改變。國家能源安全戰略推動 上游資本開支增加,中石油、中海油等分別提出“七年行動計劃”,大力發展國內能 源勘探開發業務。
從長遠來看,天然石油行業的發展趨勢是朝著環保和可持續能源的方向發展。一方面,石油企業在加強技術創新的同時,也在大力推動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如油氣集成開發、新能源發電等;另一方面,政府也在積極推行能源結構調整、綠色發展等政策,引導石油行業轉型升級,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未來,石油行業將面臨更多的挑戰和機遇,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促進石油行業的發展和進步。
未來,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天然石油行業發展前景戰略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天然石油行業發展前景戰略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天然石油研究報告對天然石油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天然石油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
查看詳情
危險品行業市場到底多大?道路運輸車中危險品的比例很高,也會增加安全事故的發生頻率!構建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發展!...
出版社行業市場投資情況如何?出版社的特色就是在設計感和創意上。由于出版社僅靠圖書出版銷售的利潤較低,加上近年來5...
第三方支付包括互聯網支付、 移動支付、銀行卡收單。互聯網支付和移動支付是線上支付,分別應用于網頁端與移動終端。...
風能作為一種清潔、綠色的可再生能源,是能源領域中技術最成熟、最具規模開發條件和商業化發展前景的發電方式之一。隨...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人們對養老服務質量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長,使得加快推進養老服務...
黃金基金市場發展態勢如何?近一段時間以來,全球去美元化趨勢日漸顯著,全球央行也都增加了對黃金的購買。比如中國與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