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利用自主研制成功的500毫米口徑激光通信地面系統,與吉林一號MF02A04衛星開展了星地激光通信實驗,通信速率達到每秒10G比特,所獲取的衛星載荷數據質量良好,可以滿足高標準業務化應用需求。
我國星地通信邁入10Gbps時代
近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利用自主研制成功的500毫米口徑激光通信地面系統,與吉林一號MF02A04衛星開展了星地激光通信實驗,通信速率達到每秒10G比特,所獲取的衛星載荷數據質量良好,可以滿足高標準業務化應用需求。這標志著我國已成功實現星地激光高速通信的工程應用,星地通信速率由每秒G比特邁入每秒10G比特時代。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國通信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中國信息通信產業整體水平躋身全球第一梯隊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趙志國28日在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表示,中國信息通信技術、產業的能力顯著增強,形成了涵蓋基站、終端、芯片、核心網的完整產業鏈,打造了一批實力雄厚的龍頭企業,產業整體水平躋身全球第一梯隊。
趙志國表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國信息通信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中國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寬帶網絡基礎設施,累計開通5G基站超過284.4萬個,5G移動電話用戶數超過了6.5億戶,歷史性實現“市市通光纖、縣縣通5G、村村通寬帶”。 趙志國說,5G網絡、千兆光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已融入制造、電力、交通等60個國民經濟大類,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240個,行業賦能作用日益凸顯。 趙志國提出,下一步,要加快5G增強技術的研發,加快毫米波、輕量化模組、高精度定位等技術和產業的成熟度,積極探索6G潛在的關鍵技術,形成一批標志性成果;進一步提升5G網絡的覆蓋水平和網絡支撐能力;加快5G規模化應用,促進信息通信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加快打造“5G+工業互聯網”升級版,深耕5G在采礦、電力、港口等重點領域的融合應用。通信業熱議5G下半場:推動融合創新 釋放5G新價值
當前,5G發展進入下半場已成行業共識。在6月28日開幕的2023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海)上,多位行業專家、企業負責人圍繞如何進一步釋放5G新價值表達了看法。
近年來,5G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蓬勃發展,已成為驅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力量。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國信息通信業的發展成效顯著。截至今年5月末,中國累計建成并開通5G基站總數達284.4萬個,覆蓋所有地級市城區和縣城城區。5G應用已融入97個國民經濟大類中的60個,應用案例數超5萬個。
在大會期間,以“5G Forward(5G創新不止)”為主題的GTI國際產業大會28日在上海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趙志國在致辭中表示,中國5G建設部署和規模應用扎實推進,從“建得好”向“用得好”加速升級。中國將繼續堅定不移的走國際化道路,在5G技術、標準、建設、應用、安全等多方面開展務實合作,共同推動移動通信產業繁榮發展。為此,他提出三點倡議:
一是堅持技術創新,強化產業基礎。著力推進5G增強技術研發試驗,持續提升5G增強技術產品供給能力,系統推動5G芯片、模組、終端等產品和關鍵器件研發與產業化,加快產業成熟。大力推動5G與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融合創新,促進5G技術演進發展。
二是堅持融合賦能,促進產業合作。大力推動ICT(信息與通信技術)行業與垂直行業溝通交流,聚焦應用堵點難點,打通技術、標準、產品等各環節,共同探索新模式新業態,加快推動5G賦能千行百業。
三是堅持開放發展,共贏美好未來。呼吁各國政府、企業,本著公開、公正、透明的理念,廣泛凝聚發展共識,強化全球產業合作,推動聯合攻關,促進互聯互通。
推動融合創新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認為,科技創新一直是信息通信業發展的源泉。如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信息技術日益深度融入經濟社會民生各領域全過程,信息通信業迎來新一波科技創新浪潮。
從全球信息通信業的科技創新歷程來看,楊杰指出,大致可分為策源創新階段、迭代創新階段、融合創新階段。近年來,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形成多種技術之間相互支撐、齊頭并進的鏈式變革,呈現有機融合、系統創新的發展態勢。
在楊杰看來,深入推進融合創新,需要充分匯聚各方力量。他倡議各方共同推動5G應用的縱深拓展。強化5G融合應用、示范項目的國際合作交流和最佳實踐推廣,加快多模、多頻、多形態智能終端研發,打造豐富多彩的5G產品服務,促進5G在全球的快速普及。
針對如何更加充分地發揮5G網絡價值,打造更加成熟的全球產業生態,中國電信董事長兼執行董事柯瑞文也表示,當前,人工智能正驅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演變,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向著更加多元、更加智能的方向不斷升級,這給5G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和空間。
柯瑞文認為,要加大與各行業的聯合創新力度,推動5G云、AI等數字技術與產業發展更好地融合,賦能傳統行業的數字化升級,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助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要持續推進5G核心技術的攻關,以5G為抓手,推動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信息基礎設施能力的提升。
釋放5G新價值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2022年我國5G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1.45萬億元,間接帶動總產出約3.49萬億元,間接帶動經濟增加值約1.27萬億元。
GSMA(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2023年中國移動經濟報告》指出,中國是世界上領先的5G市場,截至2022年底,中國占全球5G連接的60%,運營商正越來越多地轉向5G行業應用。
GSMA首席技術官Alex Sinclair在致辭中表示,繼2019年首次推出5G網絡之后,全球移動行業約有13億個5G連接,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25億。他表示,未來5G的價值還將通過提供豐富的網絡能力來驅動,從而促進各行業數字化發展。
大會期間,中國移動副總經理高同慶正式發布中移智庫、GSMA Intelligence、GTI的聯合報告《5G新技術創造新價值》。他指出,5G技術還在向6G不斷演進升級,5G新技術以智能內生為發展理念,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推動智能化在個人、產業、社會向寬度、深度、廣度拓展,構筑經濟社會智能化縱深發展的新動能。
針對推動價值實現的運營商新商業模式,高同慶表示,針對個人市場,運營商在流量經營的基礎上,需要拓展場景式網絡服務,針對行業市場,運營商作為網絡運營者,需要向平臺使能者和解決方案提供者進行轉變。最后,他呼吁全球產業在技術創新、標準方案、數智應用和產業生態四個方面加強合作,進一步釋放5G新價值。
此外,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CFO孟晚舟在主題演講中表示,全球5G商用四年來,正持續引領價值創造,而5.5G是必然之路,未來需要依據場景特征,匹配關鍵技術,并實施系統工程,持續構筑5G的商業成功。她認為,5.5G網絡下行萬兆、上行千兆、千億聯接、內生智能的網絡特征已經明確,從5G到5.5G,將更好地匹配人聯、物聯、感知、高端制造等場景,孵化出更多的商業新機會。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3-2028年中國通信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我國通信行業的供需狀況、通信發展現狀、通信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通信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通信行業的發展建議、通信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通信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通信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通信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通信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
在形式上,通信報告以豐富的數據和圖表為主,突出文章的可讀性和可視性,避免套話和空話。報告附加了與行業相關的數據、通信政策法規目錄、主要企業信息及通信行業的大事記等,為投資者和業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動的通信行業全景圖。
相關報告推薦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通信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通信行業研究報告中的通信行業數據分析以權威的國家統計數據為基礎,采用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分析方式,利用科學的統計分析方法,在描述行業概貌的同時,對通信行業進行細化分析,重點企業狀況等...
查看詳情
2023年暑期檔總票房(含預售)突破35億元據貓眼專業版數據,6月28日18時35分,2023年暑期檔總票房(含預售)突破35億2...
衛健委:“十四五”期間全國規劃配置大型醫用設備3645臺國家衛生健康委日前發布“十四五”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其中...
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擎天柱等20余款智能機器人將亮相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今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東浩蘭生會展集團董...
各地區各相關部門大力推進城市燃氣管道建設,截至2020年底,全國城市和縣城燃氣管道共有約105萬公里。但當前城市燃氣2...
2023年以來,中國交通運輸行業逐步復蘇。在交通基建政策引導和支持下,貨客運量穩定回升,并為交通基建投資增長提供了...
外匯行業市場現狀如何?4月我國外匯市場運行平穩 境內外匯供求基本平衡國家外匯管理局15日發布數據顯示,4月份,銀行5...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