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改革開放深化,殯葬領域管理逐步從用品銷售、設備制造等向市場主體和社會資金穩步開放,社會力量已經不同程度地參與到殯葬改革的多元化服務模式中。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政府與市場是辯證統一的有機整體,這一
殯葬服務行業市場前景怎樣?殯葬是人類文明活動的產物,是社會文明形態的表現方式之一。隨著歷史社會制度逐漸演進、經濟基礎持續積累、分工協作機制漸趨成熟,殯葬由一種代表禮制的文化“形態”,自然發展出應民眾所需的“業態”屬性,集中體現了社會制度和主流價值觀的統一。如今,隨著人民對精神富足、文化富裕等美好的精神生活需求全面提升,殯葬業不只停留于遺體處理等自然科學范疇,更在民生保障全覆蓋、人文關懷廣普及等方面被寄予更高期望。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指出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具有豐沛而深刻的內涵,涵蓋物質富足、個體自強、社會和諧、公共服務普惠等多層面,讓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讓整體美好生活成為社會穩定狀態,從而促成人的全面發展和全生命周期健康。在提高全生命周期質量的共同努力中,專業的生命服務企業是必要的社會力量,如福壽園國際集團(以下簡稱“福壽園”)成立28年來,持續為逝者生理生命終點提供有尊嚴的、科學的服務,更在不斷探索增加生者情感撫慰的溫度、逝者精神生命紀念價值的厚度,通過集團化管理,優化行業鏈要素供給,為助推行業前行貢獻實踐經驗。
當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增加“幼有所育”“弱有所扶”后,七個“有所”體系,基本覆蓋了人從幼年到老年各主要年齡階段和特殊困難群體的民生保障。之后,民政部門提出了“逝有所安”概念,這也是必要且同等重要的民生工程。近年來,醫學界提出“圍死亡”概念,連接了從臨終到生理死亡階段的生命照護。提高全生命質量不僅需要科學技術支撐,更需要社會政策設計、文化認知復蘇。我國自2008年起新增清明節為法定節假日,這一祭奠祖先的古老節日成為傳遞親情、傳承文化、感恩紀念、催護新生的全民活動。2014年起,9月30日被設立為烈士紀念日,中韓雙方開啟了首批大規模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交接儀式。民間自發的慎終追遠根基與統一部署的賡續英烈精神合而為一,由崇尚英雄、紀念先人而形成的社會向心力越發凝聚。讓每個人有尊嚴地告別這個世界、守護每個逝者有尊嚴地永久安息,簡言之即“逝有所安、故有所尊”,這一價值導向詮釋出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中的必要環節之一,應是生命服務業所追求的奮斗目標。正如2021年9月17日時任民政部黨組書記、部長李紀恒在國新辦舉辦的“扎實做好民政在全面小康中的兜底夯基工作發布會”上所倡議的,希望未來殯葬成為傳承逝者優良家風和良好品德,激勵后代努力奮斗、貢獻社會的文明載體,更好實現“逝有所安”。
從殯葬服務到生命服務,喪葬行業經歷了多重的創新,尤其是在歷史社會進程的發展和演變下,經濟基礎不斷積累和改變,延伸出了殯葬的文化形態,自然發展出民眾所需的業態屬性,現如今人們更注重精神文化,這一改變在喪葬文化的發展上尤為顯著。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6年中國殯葬服務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殯葬服務行業市場深度分析
隨著改革開放深化,殯葬領域管理逐步從用品銷售、設備制造等向市場主體和社會資金穩步開放,社會力量已經不同程度地參與到殯葬改革的多元化服務模式中。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政府與市場是辯證統一的有機整體,這一關系的定位是為了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生命服務不同于一般資源的短期配置,并不適合在全資源配置中完全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它關乎國計民生和基礎人權尊嚴,與醫療、教育、養老領域類似,需要長期穩定配置,這就需要引進適用于該領域的市場機制。當前提出的機制模式是以公益性為主體、營利性為補充、節地生態為導向的服務供給格局。作為生命服務企業,要緊扣本領域市場機制,自覺主動地承擔好社會責任、市場責任。
為了滿足人民群眾追思先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殯葬服務業轉型升級,推動殯葬事業健康發展,民政部早在多年前就下發了《“互聯網+民政服務”行動計劃》的通知,要求各地穩步、有序、科學、文明推廣互聯網殯葬服務,構建殯葬管理服務信息平臺,加強殯葬信息化標準規范建設,提高殯葬在線政務服務水平,推動殯葬服務線上線下互動融合,推進殯葬大數據治理能力建設,落實網絡祭拜的普及。
經過多年發展,殯葬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殯葬行業已經打破單一體制壟斷的局面,形成多種經營主體并存,各種經營者相互競爭的格局,國有殯葬單位也通過引進現代殯葬服務理念,逐步走上了市場化改革的軌道,許多城市的殯葬業已經完成了向市場轉型。
長期的計劃經濟機制,給殯葬業帶來的是行業服務質量不高和行業服務效率的低下,殯葬行業為了提高服務質量,引進市場競爭機制,為了滿足部分喪家的需要所開辟出的新的殯葬服務項目,為殯葬服務機構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其他資本的加入,催生了殯葬服務市場的形成,殯葬經營者開發出來的以營利為目的服務形式,客觀上滿足了部分喪家的特殊要求,改變了殯葬行業陰暗、冷冰冰的社會形象,增加了殯葬服務中的人性化服務成份。通過不同殯葬經營者之間的競爭,使殯葬行業服務水平得到了較大的提高,從而有益于殯葬行業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殯葬服務行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行業,它可以幫助家庭們安排有關靈前事宜的一切事宜,為他們提供安葬儀式、禮儀服務、火化服務、墓地設計、保養等服務。殯葬服務行業是一個高度服務型的行業,它涉及到宗教、社會、文化、經濟等各個方面,并在涉及到一些法律法規、政策的時候也要謹慎處理,以免發生糾紛。
我國擁有超過14億人口,每年約有1000萬具遺體等待服務,高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而目前我國的殯葬服務機構設置遠未達到市場要求,無法滿足群眾各層次的消費需求。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城市的擴大,新建城市和沿市區邊緣地區人口迅速膨脹加劇了市郊結合部的殯葬管理和喪事需求矛盾。
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7.9萬家殯葬相關企業,主要分布在江蘇、遼寧、山東等地。其中江蘇殯葬相關企業數量最多達6086家,遼寧、山東位居第二和第三,殯葬相關企業分別為5431家、5117家。此外,河北、黑龍江、安徽、湖北殯葬相關企業數量超4000家。
目前殯葬服務尚存在一些問題:一些殯葬服務場所環境差,殯葬法規執行不到位,焚燒花圈、遺物的設備達不到環保要求,喪屬在馬路上拋撒紙錢不文明治喪,私人改裝的遺體接運車輛違規運行等;殯葬專業院校培養出來的人才太過單一,殯葬服務行業職工待遇偏低,社會偏見較大;殯葬專業院校沒能有效地和殯葬設備生產廠家連接起來,學院的教學設備落后,導致理論和實踐沒能有效地結合起來。
殯葬服務行業市場前景分析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們的喪葬消費心理也在發生變化,從過去的從眾心理向突出時代化、個性化和多元化方向發展,而目前殯葬服務經營方式落后,公墓市場混亂,傳統的殯葬服務已經難以適應多層次的消費需求,同時殯葬體制改革也使殯葬服務行業孕育著巨大商機。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殯葬服務行業市場也將隨之發展壯大。未來,中國殯葬服務行業將實現細分市場的發展,以及更多的市場競爭和商業創新,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在消費者體驗上,努力提升殯葬服務行業的綜合服務水平。此外,新興技術也將為殯葬服務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比如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
要提高殯葬服務行業從業者待遇,建議全國各地有能力的院校開設本科或本科以上的殯儀系,重點培養復合型的人才。人事部門應對事業編制問題進行改革,聘用制員工應當和在編人員同工同酬。有能力的城市應在殯葬行業建立一支能夠處置突發事件,比如自然災害和特大事故的殯葬服務志愿者隊伍。
努力營造良好的殯葬工作環境,盡量減少工作環境對職工造成的壓力,并通過休假、心理咨詢、教育和培訓保持職工的心理健康。建議把殯儀館設為生命教育基地,每年定期組織青少年進行生命教育,讓青少年從小就認識生命的可貴,熱愛生活,珍惜生命,進而使殯儀服務提高到更高的層次。
圍繞生命終點及身后事的基礎服務,是一個文明社會為確保民眾宜居的生活環境、穩定的運行秩序、可持續的生態循環所必須提供的客觀保障。這里包括按空間規劃建設的服務場所、基于公民基本權利設定的服務內容等,必然納入政府統籌范圍,成為社會公共服務的一部分。其服務對象是全體人民,集中體現生命服務業的公共屬性。目前,《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2021年版)》規定的是對特困人員以減免費用或補貼方式提供遺體接運、暫存、火化、骨灰寄存等基本殯葬服務,部分地區擴展了受益人群、公益生態安葬等項目。
作為行業的有機組成部分,生命服務企業是為行業探索改革前路的探行者,要在助推體制機制的更新中以適應新趨勢新要求,通過“良幣驅逐劣幣”納入正規管理體系,補齊服務短板。與此同時,企業天然具有的自主創新屬性不斷為行業打開新路。
未來,中國殯葬服務行業將實現經濟多元化和服務多樣化,特別是在新型消費的背景下,更多的消費者將青睞于數字化、智能化、便捷化的殯葬服務,殯葬服務行業將會更加發展,市場占有率也將會提高。
隨著殯葬服務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外優秀的殯葬服務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分析研究,特別是對當前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以期提前占領市場,取得先發優勢。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優秀品牌迅速崛起,逐漸成為行業中的翹楚。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殯葬服務行業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
本報告利用中研普華長期對殯葬服務行業市場跟蹤搜集的一手市場數據,同時依據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行業協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專業研究機構提供的大量權威資料,采用與國際同步的科學分析模型,全面而準確地為您從行業的整體高度來架構分析體系。讓您全面、準確地把握整個殯葬服務行業的市場走向和發展趨勢。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2-2026年中國殯葬服務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報告對行業相關各種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行業今后的發展方向、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技術標準、市場規模、潛在問題與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評估行業投資價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為行業投資決策者和企業經營者提供參考依據。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6年中國殯葬服務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我國擁有超過14億人口,每年約有1000萬具遺體等待服務,高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而目前我國的殯葬服務機構設置遠未達到市場要求,無法滿足群眾各層次的消費需求。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城市的擴大...
查看詳情
房地產投資行業市場到底多大?此前公布2023年6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2023年6月份,70個大中6...
金融租賃行業市場到底怎么樣?五礦資本發布外貿金融租賃2023年半年度未經審計財務報表顯示,上半年外貿金租實現營收9.5...
轉基因行業市場前景怎樣?轉基因技術在世界范圍內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農業、藥物和醫學試驗等領域,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2...
石油行業市場到底怎樣?石油從11周高點回落,因交易商鎖定利潤。不過預計WTI原油和布倫特原油仍將連續第三周上漲,因非...
國家先后出臺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等政...
自動扶梯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如何?自動扶梯是由一臺特種結構形式的鏈式輸送機和兩臺特殊結構形式的膠帶輸送機所組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