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二季度,鋰電池(動力+儲能)出貨量環比增長22.5%,其中動力電池環比增長17.6%,儲能電池環比增長40%,儲能增速明顯高于動力電池增速。
2023年上半年,規模以上鋰離子電池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9.7%。以鋰電池、太陽能電池、電動載人汽車為代表的“新三樣”產品出口增長61.6%。
從鋰電池行業多家上市公司了解到,除了以往的動力電池應用外,儲能已成為鋰電池應用的新的強勁增長點。尤其是受益于儲能的高速發展,磷酸鐵鋰路線的鋰電池細分產業增長勢頭迅猛。
鋰電池行業研究機構高工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鋰電池(動力+儲能)出貨量環比增長22.5%,其中動力電池環比增長17.6%,儲能電池環比增長40%,儲能增速明顯高于動力電池增速。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國內電化學儲能市場中,三元材料由于安全性問題被禁止使用,新型材料如鈉離子電池還在小批量示范應用中,磷酸鐵鋰占據了儲能的絕大部分市場。因此,上半年電化學儲能的快速增長,同步帶動了磷酸鐵鋰電池的增長。據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儲能分會統計,2023年二季度中標儲能項目中,高達76%都采用磷酸鐵鋰電池儲能。
一是在頂層設計政策引導下,儲能開啟規模化發展新階段;二是新能源裝機量不斷增長,“風光”強制配備儲能,帶來穩定的市場增長;三是磷酸鐵鋰材料價格企穩,電池廠商擴產潮降低了電芯成本,帶來儲能系統成本大幅下降,用戶端有了安裝積極性;四是電力市場改革,用戶側儲能、增量配網等環節業務模式更加順暢,儲能環節收益明晰,峰谷電價差效益顯著,大用電量下工商業用戶有了更強的安裝意愿,高精尖企業也樂意用儲能作為備用電源。
展望儲能產業發展趨勢,有業內人士表示,歐洲戶儲需求旺盛、工商業儲能漸興,中國工商業相關的儲能邏輯也開始落地。后續,隨著新能源占比加大,儲能市場將維持良好增長態勢。
深圳實現鋰電池產業鏈上下游閉環
深圳是國內鋰電池產業的核心引擎,前期深圳市在消費類電池方面積累了雄厚的產業創新,為后期電化學儲能產業、動力電池產業的跨越式領先發展奠定了基礎。
作為全國重要的“電池之都”,深圳已經完成了從消費類電池產業到動力電池產業的跨越式轉型,實現了從電池上游材料到產業鏈下游應用的全方位覆蓋。在工信部公布的“4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中,深圳市先進電池材料產業集群也入選“國家隊”,成為深圳四個進入“國家隊”的集群之一。
深圳市電池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圳鋰電池產業鏈具有“長、全、強”三大特點,已經基本實現自主可控。
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源地、中國鋰電池產業之都的深圳,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其鋰電池產業已經形成從關鍵材料生產、電池裝備開發、鋰電產品制造到電池回收再利用的完整產業鏈閉環。現有(鋰電池產業鏈)企業超4000家,占全省4成以上。
數據顯示,2022年深圳市鋰電池產業總產值約6070.53億元,同比增長26.61%。而在“十三五”期間,鋰電池產業占到了全市工業總產值比重的10.7%,提升了4.5個百分點,已經成為系統重要性工業門類。
細分來看,鋰電池有“四大關鍵原材料”,分別是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和電解液。而深圳市對這四大原材料已經實現了全方位覆蓋:正極材料方面,德方納米是全國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龍頭,格林美是三元前驅體材料的頭部企業,貝特瑞、比亞迪等也紛紛布局;負極材料方面,深圳有貝特瑞和翔豐華這樣的行業龍頭;隔膜領域,星源材質和中興新材都是干法隔膜龍頭,同時星源材質也成為了濕法隔膜的第一梯隊企業;電解液領域,新宙邦是行業“雙龍頭”之一。
而在更下游的電池制造領域,深圳有大族激光、贏合科技、海目星等設備制造商,有比亞迪、欣旺達、比克電池、雄韜股份等電池制造商,還有格林美等電池回收企業。
據深圳市電池行業協會統計,2022年深圳鋰電行業43家上市公司(鋰電營收占比超30%)營業總收入達7480.79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鋰離子電池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顯示:
深圳的電池材料產業從消費類電池起步,一開始主要受市場需求驅動,其蓬勃發展主要得益于深圳市21世紀以來在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領域的爆發式增長。
早在十幾年前,深圳就占據了全球手機行業的“高地”。據深圳市移動通信聯合會統計,2010年全球手機出貨總量為14.3億臺,其中出自深圳的手機已經占到全球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說,當時全球每4臺手機就有1臺產自深圳。
2011年,消費電池龍頭企業欣旺達叩開資本市場大門。在招股說明書中,欣旺達表示:“公司地處廣東鋰離子電池產業集中帶以及華南電子產品制造帶的核心城市深圳,具有貼近市場的優勢,能及時完成交貨,并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務,確保了優質客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可以看到,深圳消費電子產品的迅速發展為電池類企業在深圳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而電池企業的發展,又為產業鏈上游電池材料企業帶來了市場需求,帶動了相關企業在深圳的集聚。以當時的欣旺達為例,其原材料包括鋰離子電芯、PCB板、IC、塑料原膠、油漆、彈片、電子元器件等等,2010年其原材料采購金額達5.12億元,占到了生產成本總比重的82.42%。而深圳企業頻繁出現在欣旺達的主要供應商名單中。
到了新能源時代,以深圳企業比亞迪為代表的龍頭車企迅速崛起,讓深圳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中的地位日益增強。據TrendForce數據,全球新能源車(包含純電動車、插電混合式電動車、氫燃料電池車)銷售量約1065萬輛,其中比亞迪銷量186.35萬輛,市場份額約17.5%。這意味著,全球每6輛新能源車就有1輛產自比亞迪。
并且,深圳本身也成為了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市場,占據了全球新能源汽車的消費“高地”。2022年,深圳新能源汽車銷量達21.15萬臺,新能源滲透率達到48%,登頂一線城市榜首。
而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需求增長,意味著對動力電池的需求量也不斷擴大。據深圳市電池行業協會統計,2022年深圳地區動力電池企業裝機量近80GWh,約占全國的27%。動力電池產業在深圳的發展,帶動了德方納米、貝特瑞、新宙邦相關電池材料企業在深圳的匯聚。
“深圳有完善的新能源產業鏈,有很好的應用場景和市場需求。貝特瑞堅持不懈解決市場的痛點,滿足客戶的需求,讓貝特瑞能夠不斷發展壯大,近幾年公司營收以翻番的速度增長,貝特瑞2022年營業收入更是超過256億元,同比增長144.76%,創下歷史最好水平。”貝特瑞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近年來興起的儲能市場,深圳也穩站“風口”,尤其是便攜式儲能領域。深圳市電池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深圳已經占據了全國便攜式儲能三分之二的市場,國內TOP 15的便攜式儲能制造商中有倍特力、華寶新能、迪比科等13家深圳企業。
可以看到,無論是對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還是新能源汽車或儲能產品來說,深圳都是重要的終端市場。而“需求影響供給”,深圳先進電池材料產業集群的產生、龍頭企業的匯聚,離不開這種市場需求的驅動。
《2023-2028年鋰離子電池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鋰電子電池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鋰電子電池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鋰電子電池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
查看詳情
“跨界聯名”火爆出圈引發了“聯名經濟”效應近日,麥當勞和Crocs宣布開啟合作,在內地推出首個聯名系列,帶來包含主1...
中國原油市場分析11月13日原油價格交投于77.32美元/桶附近,上周五油價反彈了2%,市場情緒有所回暖,但過去一周讓投...
花生產業近年來,“花生之鄉”河南省襄城縣丁營鄉聚焦花生產業,不斷夯實油料加工食品安全根基,開發花生種植、加工食...
中國鋼鐵行業行業運行總體基本平穩鋼鐵行業是以從事黑色金屬礦物采選和黑色金屬冶煉加工等工業生產活動為主的工業行業...
對于如何定義民宿,不管是用戶還是從業者都眾說紛紜。站在用戶的角度,民宿每一家店應該是有故事、有溫度、有情懷的事...
手工扎染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板藍染為特色,數十個大大小小的染布作坊和街面上琳瑯滿目的扎染布,使“扎染藍”...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