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迎峰度夏步入關鍵期,國內電力供應保障有力,全國統調電廠存煤達到1.99億噸的歷史新高,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突破13億千瓦。但持續極端高溫的出現,還是給我國電力供需形勢帶來較大挑戰。近期多方接連部署,要求緊盯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領域,加大電力保供力
迎峰度夏步入關鍵期 多方加大電力保供
當前,迎峰度夏步入關鍵期,國內電力供應保障有力,全國統調電廠存煤達到1.99億噸的歷史新高,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突破13億千瓦。但持續極端高溫的出現,還是給我國電力供需形勢帶來較大挑戰。近期多方接連部署,要求緊盯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領域,加大電力保供力度,落實好煤電企業紓困支持政策。
從亞太電協大會新聞通氣會上獲悉,近年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規模持續增長,投資結構不斷優化。在電力領域,中國主要電力企業重點關注綠色投資方向。2022年,新能源成為電力對外投資項目數量最多的領域,占比約58%。其中,太陽能發電8個項目,數量占比33%,投資金額為13.31億美元﹔風電6個項目,數量占比25%,投資金額為5.19億美元。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國際合作部副主任、亞太電協活動組委會副秘書長許光濱介紹,近年來中國電力企業積極拓展電能儲能、電動汽車、海上風電及可再生能源方面商業合作。從項目數量看,2022年,中國電力企業對外投資的新能源項目數量較2020年增加55.6%?!疤貏e是以光伏和風電為主的海外項目開發與投資已初具規模,遍布東南亞、歐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等區域?!痹S光濱說。
從投資目的地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是電力對外投資的重點區域。2022年,中國主要電力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建設涉及電力投資項目16個,占電力對外投資項目總數的66.7%﹔實際完成投資金額約19.5億美元,占2022年中國主要電力企業對外總投資金額的57.7%。
2021年9月,中國宣布停止新建境外煤電項目。許光濱表示,雖然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意味著煤電領域市場機會減少,短期內對中國電力企業的境外裝機規模增速造成影響,但從中長期看,中國電力企業在市場開拓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及國產光伏、風機設備性價比方面具備優勢。加上電力企業不斷優化決策機制、管控模式和合作方式,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其市場占比也將持續提升。尤其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源網荷儲一體化、水火風光儲一體化、“新能源+”等領域,將進一步發揮價值鏈、產業鏈整合優勢,推動中國電力企業在境外投資的轉型發展。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7年中國電力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1-6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分析
7月19日,國家能源局發布1-6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截至6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27.1億千瓦,同比增長10.8%。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4.7億千瓦,同比增長39.8%;風電裝機容量約3.9億千瓦,同比增長13.7%。
1-6月份,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1733小時,比上年同期減少44小時。其中,水電1239小時,比上年同期減少452小時;太陽能發電658小時,比上年同期減少32小時;核電3770小時,比上年同期增加97小時;火電2142小時,比上年同期增加84小時;風電1237小時,比上年同期增加83小時。
1-6月份,全國主要發電企業電源工程完成投資3319億元,同比增長53.8%。其中,太陽能發電1349億元,同比增長113.6%;核電359億元,同比增長56.1%。電網工程完成投資2054億元,同比增長7.8%。
6月27日,在第十四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國家電網董事長、黨組書記辛保安表示,未來國網將加強綠色能源開發利用的國際合作,為推動全球碳中和提供區域性的解決方案。據他介紹,國家電網已經建成了十條跨國輸電線路。
有關分析認為,電力加快出海的底氣源于世界第一的發電規模。未來,我國電力出海名單或將繼續擴圍,與此同時,相關的技術、管理、質量等方面也需做出調整和改革。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電力工業總體上實現了從“電力短缺”到“電力富足”,從“技術落后”到“技術引領”,從“管理粗放”到“精益管理”,從“國內經營”向“國際經營”的“四大跨越”。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制度在能源電力行業的成功實踐。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沒有社會主義制度、沒有改革開放,中國電力工業不可能自立,更不可能自強。中國電力工業發展史雄辯地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是符合中國國情的真理。
習近平總書記“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戰略和“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等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是中國能源電力行業的根本遵循。能源電力作為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行業,必須以促進民族復興為己任、以清潔低碳為路徑、以世界一流為目標,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堅定承擔好新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推動新時代中國電力工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2023》)。《報告2023》以電力行業統計與調查數據為依據,結合企業和相關機構提供的珍貴資料,反映中國電力行業發展與改革現狀,具體闡述了2022年電力消費與需求側管理、電力生產與供需、電力投資與建設等情況,并展望了2023年及中長期電力發展。
根據《報告2023》預測,2023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緊平衡。在我國經濟呈現回升向好態勢下,消費需求拉動工業及服務業的回升,同時伴隨電能替代、終端用能電氣化方面各種政策的推動,預計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在6%左右。預計2023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緊平衡,部分區域部分時段電力供需偏緊。
終端用能電氣化水平持續提升。到2030年,伴隨著工業、建筑、交通等終端用能部門電能替代不斷加強,我國電氣化進程將由目前的電氣化中期成長階段,進入電氣化中期轉型階段,帶動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達到35%左右。
電力綠色低碳轉型步伐加快。到2030年,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取得顯著成效,電力綠色供應水平進一步提升,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比達到60%左右,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比接近50%,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增量占全社會用電量增量比重達到90%左右。
電力系統調節能力需求逐步攀升。隨著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煤電逐步向基礎保障性和系統調節性電源轉型,電源多元化發展是電力系統安全運行的可靠保障。預計碳中和階段,水電、火電、核電等同步機組容量占最大負荷的80%以上,其中化石能源發電作為基礎保障性和系統調節性電源,裝機容量7億千瓦至8億千瓦,提供支撐保障。未來電力系統將呈現多種新型技術形態并存的格局,大電網將長期作為我國電網的基本形態,分布式微網將成為有效補充。同時,新能源大規模發展需要高度重視系統成本上升問題,要加快健全完善體現火電容量價值和新能源綠色價值的成本疏導政策體系。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3-2027年中國電力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7年中國電力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產業現狀近些年來,中國電力工業高速發展,技術和管理有了長足的進步,比如特高壓技術和超臨界已經達到世界先進行列,從規劃還是到建設以及運營維護管理水平,都有較大提升。但是由于近些年經濟...
查看詳情
近期,多家光伏行業上市公司披露了2023年上半年業績預告,上游硅料、硅片企業選擇了大面積“沉默”,而下游電池、組件...
我國家族信托業務加快擴容據報道稱,我國家族信托業務正在加快擴容。根據中國信托登記有限責任公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
生命科學是研究生命現象,研究層次涉及分子、細胞、組織、器官、個體、群體及部落和生態系統。既探究生命起源、進化等...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城市綠化建設工程已成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綠化苗木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綠化苗木被廣...
今年以來露營火熱,充氣床墊是露營用品之一。充氣床墊必須要自己吹入空氣,或使用打氣機打氣,睡墊裡面就單純只有空氣...
目前肉兔養殖整體成本主要在飼料和種兔,苗種和飼料綜合占比超8成,其中飼料占比60-70%,而在規模化養殖中,飼料品質...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