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供用電規則》(以下簡稱《規則》)正式印發,將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規則》是合作區落實《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提出“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與澳門有序銜接”的又一重要舉措,標志著琴澳兩地在電力這一重要公共服務領域實現
2023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供用電規則 接電成本可節約共計超過1800萬元
近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供用電規則》(以下簡稱《規則》)正式印發,將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規則》是合作區落實《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提出“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與澳門有序銜接”的又一重要舉措,標志著琴澳兩地在電力這一重要公共服務領域實現聯通、貫通、融通。
隨著琴澳一體化建設步伐加快,合作區人氣越來越足。截至2023年6月,合作區實有澳資企業超過5600戶,較合作區掛牌前增長22.3%,注冊資本超1480億元。在合作區生活就業的澳門居民超過7400人。
為滿足合作區企業、居民,特別是澳資企業、澳門居民等用電主體的多元化用電需求,《規則》從投資界面延伸、辦電渠道多元化等方面,向用戶提供更加高效便利的電力供應服務。
一是實現高壓工商業用戶采用低壓供電模式。相比澳門電網接駁費收取范圍,供電企業的投資界面進一步延伸至用戶紅線,辦電環節更加簡化,結合免計容的有利條款,實現企業用電辦理流程最優且接電成本最低。
假設用戶計劃為一棟新建的寫字樓申請用電,報裝容量為8000千伏安,該容量的電房安置地大約需要100平方米,按照地上一層商鋪單價約為15萬/平方米計算,電房的用地價值超過1500萬元,同時配套的高壓供電設施、電纜、變壓器等設備費用超過300萬元。《規則》實施后,上述案例中電房安置地對應面積不僅免計容,配套的供電設備亦由供電企業投資建設,設備的后期運維由供電局全權負責,接電成本可節約共計超過1800萬元。
數據顯示,合作區用戶平均停電時間(低壓)僅為24.585秒/戶,用戶幾乎感受不到停電,是廣東電網為合作區發展保駕護航的縮影。以實現供電能力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為目標,廣東電網公司持續深入推進橫琴先進電力示范區建設。結合合作區未來較高電力負荷密度、土地資源緊缺的特點,對合作區電網進行了升壓改造,取消110千伏電壓等級,采用220千伏直降20千伏的模式,避免了220/110/10千伏常規模式兩次變壓,總體上減少了線路站點設備規模,節省站址用地和線路走廊資源。
此前,廣東電網創造性制定了全國首個自貿區供用電規則——《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珠海橫琴新區片區供用電規則》(下稱《規則》),《規則》明確對橫琴工商業用戶由電網企業延伸投資至變壓器低壓側,推行用戶受電工程全過程監理,打造高效協同的供電服務團隊,為用戶提供“不出島一站式”供電服務。截至2021年9月,通過新規配套投運的項目共47單,總共為客戶節約投資2億元,平均每千伏安節省客戶投資約935元。
據中研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電力供應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顯示
目前,國內迎峰度夏電力供應保障有力,6月末全國統調電廠存煤達到1.99億噸的歷史新高。 從發電情況看,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發電4168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8%;其中,火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分別增長7.5%、6.5%、16.0%、7.4%。6月份發電739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8%。 從用電情況看,上半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5.0%。其中,一產、二產、三產和居民生活用電量分別增長12.1%、4.4%、9.9%和1.3%。分地區看,全國5個省(區、市)用電增速超過10%,16個省(區、市)用電增速超過5%。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23》,這是中電聯連續第17年發布年度發展報告。報告預測,2023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緊平衡,預計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在6%左右,部分區域部分時段電力供需偏緊。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電聯)日前發布的電力工業運行簡況顯示,1至5月,全社會用電量3532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2%。其中,5月份,全社會用電量722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4%。
1至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發電量3421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9%。其中,全國規模以上電廠水電發電量3523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9.2%;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火電發電量2420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2%;全國核電發電量174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全國并網風電廠發電量406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5%。
1至5月份,全國跨區送電完成295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8%。其中,華北送華東38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6.4%;東北送華北28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4.5%;華中送南方10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2.1%。
從數據來看,當前用電量增長加快的行業主要集中在服務業、高端制造業等。以南方五省區為例,上半年,充換電服務業、風能原動設備制造、光伏設備及元器件制造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69.6%、47.1%、45.7%,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醫藥制造業用電量同比增長均超10%。上半年,第三產業對南方五省區全社會用電增長貢獻近四成。
中央企業要著眼長遠、系統施策,持續完善能源電力保供長效機制。要加大電力項目投資力度,加強科技創新投入,加快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全面提升綜合電力供應能力。當前我國電力資源配置正處于“計劃向市場轉型期”,電力系統處于“新型電力系統過渡期”, 當下的目標包括:保供應、促轉型、提效率、優化資源配置等,電力系統特征和運行機理日趨復雜,亟待統籌。
該行業如何突破目前瓶頸?更多消息,請點擊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國電力供應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合金行業并購重組機會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的步伐加快,企業競爭日趨激烈,企業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求得生存與發展,資本擴張無疑十分必要。在快速的資本積聚中,企業兼并重組是一條可選擇的道路。在國際化的企業兼并...
查看詳情
2023年電競觀眾將增長至5.74億,2025年將增長至6.41億。2023年全球電競營收將達到近18億美元。普華永道今年發布的《全...
電解液是鋰離子電池四大關鍵材料(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之一,號稱鋰離子電池的“血液”,在電池中正負極之間起...
一、2025年北京市機器人核心產業收入達到300億元以上2023年6月,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布的《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創新發...
智慧水利相關規劃、建設任務和實施方案的相繼發布,為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智慧水利數字孿生建設注入了強勁動力和...
中國目前處于藥用注射劑包材從低硼硅向中硼硅切換的過程之中。強勁的市場需求的背后,我們觀察到中硼硅注射劑瓶仍處于...
全球知名的半導體公司意法半導體和國內化合物半導體龍頭企業三安光電共同宣布,雙方已簽署協議,將在重慶建立一個新的...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