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視聽大數據(CVB)數據顯示:過去三年,每日戶均觀看電視劇的時長從2020年62.4分鐘,上漲至2022年71.5分鐘,電視劇觀眾到達率88.7%,“追劇人口”始終穩步增長;收視熱潮中,主旋律叫好又叫座,僅2022年,《大考》《縣委大院》《超越》三部主題創作分別拿下首播輪2
電視劇行業市場到底怎樣?最近,泰國出品的一部中國古裝劇《俠客劍心》(也叫《劍客之心》)上映,引發熱議。
電視劇下游渠道逐漸從以電視臺為主,演變為以主要一線衛視和網絡播放平臺為主。由于優質影視內容能為互聯網視頻平臺帶來可觀的廣告收入、人氣流量和會員留存度等,因此互聯網視頻平臺對版權內容的購買力度較強,有效地提高了版權交易規模和市場熱度,優質影視內容版權交易價格水漲船高。對比主流平臺來看,騰訊視頻和愛奇藝占據主要市場。
如果你想了解電視劇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我們研究院撰寫《2022-2027年電視劇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電視劇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電視劇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
中國視聽大數據(CVB)數據顯示:過去三年,每日戶均觀看電視劇的時長從2020年62.4分鐘,上漲至2022年71.5分鐘,電視劇觀眾到達率88.7%,“追劇人口”始終穩步增長;收視熱潮中,主旋律叫好又叫座,僅2022年,《大考》《縣委大院》《超越》三部主題創作分別拿下首播輪全劇到達率第二、集均收視率第三和回看觀眾規模第三的亮眼成績;精品年代劇《人世間》更以2.850%的集均收視率成為當年劇王。
2023 上半年,國產劇口碑和熱度齊飛。熱度方面,《狂飆》創造了近十年來國劇未有的現象級播出盛況,此外,《長風渡》《長月燼明》《歸路》《他是誰》等劇,均有不俗的播放量;口碑方面,《漫長的季節》《狂飆》《三體》《塵封十三載》《去有風的地方》《破事精英 2》《今日宜加油》等劇豆瓣評分均在 8 分 +;《狂飆》等少數劇,更是做到了流量和口碑的 " 雙高 "。
口碑和熱度的整體提升,反映的是平臺和制作方對項目的品控在不斷加強,這背后離不開平臺在戰略制定、組織構架、流程管理、人才培養等方面所做的努力。
拿內容生產機制來說:各平臺的 " 項目過會 " 機制相對以往會更加精細、周密、科學,對劇本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如現在愛奇藝在評估一個劇本時,會從成本、銷售、會員、藝術創新等多個維度來考量,高效、科學的流程能保證平臺 80% — 90% 的項目都能做到 A 級以上。
據不完全統計,愛奇藝國際版、騰訊視頻國際版、芒果TV國際版共上線劇集近1600部。此外,中國智能手機、智能電視等智能終端內置的視頻應用程序,成為中國電視劇國際傳播的新入口,攜帶大量中國劇集進入國際市場。
就我國電視劇產業發展現狀而言,隨著網劇規模持續向好,加之制造成本的持續提升,產業規模表現為穩步增長趨勢,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電視劇市場規模達827億元,同比2019年增長19.8%億元,預計隨著電視劇產業線上趨勢持續推進,網劇規模的高速增長將帶動電視劇產業持續向好。
拿春節檔來說,春節期間部分觀眾對喜劇有一定的需求,愛奇藝的古裝喜劇《贅婿》選擇于 2021 年大年初三開播,優酷的合家歡劇場,則在每年春節檔排播一部《鄉村愛情》。另外,春節檔劇集的 " 全民性 " 特征也很明顯,如愛奇藝分別在 2022 和 2023 春節檔播出的《人世間》和《狂飆》,采用了臺網聯播的模式,兩部劇不僅在愛奇藝站內熱度值破萬,在電視臺也創造了極高的收視率。
從事電視劇制作業務機構需要取得《電視劇制作許可證》作為經營資質,其中“甲種”要求制作機構在兩年內完成6部以上單本劇/3部以上連續劇(每部3集以上)才可換發/申請。從持證機構角度看行業出清明顯,據國家廣電總局披露,2021-2023年持證機構僅41家,較2019年下滑44%,對比2010-2016年均在130家以上。
在2022年同樣熱度不錯的古偶劇還有《星漢燦爛·月生滄海》和《蒼蘭訣》,前者塑造了一批有特點的家國群像,以多元化的愛情觀成功出圈。后者用人設圈粉無數,“土,但是上頭”成了不少觀眾的自我調侃。
分析這些熱門的作品的共同點,能看出在政策、市場等因素的驅使下,古偶劇開始逐漸擺脫以往貼在身上的那些標簽,實現了自身的升級進化,在一眾口碑爆款的加持下,重新定義古偶,想著更加追求品質的方向前進。
截至2022年10月,YouTube上有700多部中國電視劇提供英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德語、意大利語、俄語、阿拉伯語等多種語言服務,方便國際觀眾看懂中國電視劇。此外,Netflix、Disney+等國際視聽平臺也積極采購中國優秀電視劇,面向全球觀眾播出。
截至2022年8月,38個國家和地區的視聽媒體開辦了62個“電視中國劇場”,為中國電視劇進入各國主流人群提供了重要渠道。2021年和2022年,“電視中國劇場”累計播出38部優秀劇集,包括《在一起》《山海情》《功勛》《大考》等。
報告顯示,中國電視劇質量不斷提升,國際發行網絡、國際傳播渠道不斷拓展和豐富。目前,中國電視劇已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新的國際傳播格局基本形成。
細分題材來看,當前國內主流仍是以當代電視劇為主,2022年1-7月當代電視劇總備案數為222部,占比總電視劇備案數的80.4%,其中當代都市為主流,其次為近年電視劇,1-7月總數量達32部,以近代傳奇和革命題材為主。
另外,從財報來看,歡瑞世紀業績貢獻力最大的業務分別是電視劇制作和藝人經紀。在電視劇制作方面,歡瑞世紀在報告期內的營收達到1.87億,占比為73%。不過其影視作品有從玄幻劇、古裝偶像劇向主旋律題材、歷史正劇轉變的趨勢。
電視劇行業市場前景分析
這些國產劇已有的趨勢,有些在未來幾年會愈發明顯,有些則會發生變化,但是這些梳理還是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一些鏡鑒的作用。提升作品口碑,回應觀眾熱情,是創作者應該肩負的責任,而保證作品質量,讓優秀內容不斷涌現,則是國劇創作者們在未來將要努力的方向。
電視劇方面,完美影視從傳統現實主義題材已經開始邁向多元,涵蓋了年代戲、都市青春、古裝玄幻、熱血軍旅等多種類型劇目,劇集向年輕化加力布局。
華策影視是國內最大電視劇領頭企業之一,位列2021-2023年度41家具備《電視劇制作許可證(甲種)》的機構之一,以劇集產出角度看,企業位居行業龍頭地位,18-20年取得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的部數穩定在10部左右,而其他電視劇制作上市公司和頭部非上市公司,2018-2020年平均年取證數量僅為1.4部,整體經營來看,華策影視銷售收入及毛利率近年來受限整體電視劇需求下降影響,電視劇銷售收入整體景氣度略低。
業內看來,這是在各級職能部門的“最強調度”下,集結“最優質資源”“最具實力班底”,以“最貼切的表達樣式”“最高的藝術水準”,圍繞黨和國家重要時間節點推出的“最強時效全媒體傳播”。不過,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提醒,繼承主旋律創作經驗,與其仰仗創作背后的諸多“最”優勢,不如細究作品自身的藝術規律,讓主旋律創作在融入日常后依然能發揮應有的思想力量、藝術魅力、市場號召力。歸根結底,觀眾愿為好劇買單,內容為王的精品創作理念、與時代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優良傳統,才是主旋律觸動人心的創作秘鑰。
隨著國內電視劇領域監管細則逐步落實,行業趨向健康發展。2020年以來,包括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宣傳部等多部門針對影視行業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稅漏稅、內容注水等亂象出臺了一系列監管政策和指導意見。《“十四五”中國電視劇發展規劃》亦強調加強傳播正能量,內容創作圍繞主旋律,一定程度上導致電視劇整體產量下降。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2-2027年電視劇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外商投資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外商投資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決策...
查看詳情
中國博物館數量在全球位居前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全球共有10.4萬家博物館。據統計,截至今年5月6...
銀發經濟行業市場到底怎樣?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明顯增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8...
盲盒、手辦、機甲,越來越多的“玩具”不再是小孩子的專屬,成為成年人的愛好,他們將這些“潮玩”視若珍寶,有的甚至...
光伏行業投融資熱情高漲今年以來,光伏行業“卷”出了新高度。一邊是投融資熱情高漲,另一邊是企業積極增資擴產。有數...
有數據顯示,預計今年,我國睡眠監測設備行業產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4000多億元,2030年將突破萬億元。互聯網催生的新興...
高科技園區成為創新高地時下,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強大的科技創新力量。把科技的命...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