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商務部網站8月14日披露,商務部等九部門近日印發《縣域商業三年行動計劃 (2023-2025年)》,建立縣域統籌,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重點、村為基礎的農村商業體系。
據商務部網站8月14日披露,商務部等九部門近日印發《縣域商業三年行動計劃 (2023-2025年)》,建立縣域統籌,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重點、村為基礎的農村商業體系。
其中提出,以數字化、連鎖化改造和跨界融合為手段,支持郵政、供銷、傳統商貿流通企業從傳統商品批發、零售向上下游一體的供應鏈管理服務平臺轉變,增強對縣域商業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
上證報援引研究機構觀點稱,近年來鄉村振興被提到國家戰略高度,供銷系統長期作為“三農”工作的重要力量,既擁有龐大的資源網絡也沉淀了深厚的經驗,將在未來承擔更多職責,尤其是在強化農業生產支持、補充農產品流通短板、協調金融機構擴大農業支持等方面有望施展身手。
目前,供銷系統已經形成相對完備的大宗農產品流通體系,未來可以傾斜更多資源用于建設小農產品的購銷體系、升級冷鏈配套設施、打造基層數字化系統等。
公司方面,據上證報表示,浙農股份:公司推出浙農耘服務品牌,全面整合資源結合數字農業探索未來農場建設。
天禾股份:公司打破傳統分銷模式,構建新型可復制經營模式,大力推進省外擴張。
供銷社是時代的產物,在計劃經濟年代,向農民銷售生活物資、農機化肥等等必需品。在那個年代,供銷社是最基本的物資供應保障部門,是當時中國經濟正常運轉的基石。
供銷總社日前發布通知要求全系統堅決扛起農資保供的政治責任,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農資流通主渠道作用,全力保障2023年春耕農業生產用肥用藥穩定供應,為夏糧豐收奠定良好基礎。
根據通知,各省級供銷合作社要進一步健全完善農資保供工作機制,穩定農資保供工作專班,積極構建省市縣三級農資應急保供體系,形成上下聯動保供的長效機制。
確保農資應急保供聯合社指揮調度體系和社有農資企業業務運營體系順暢銜接、高效運轉。強化以縣域為單位調度農資供需情況,建立“點對點”應急保供配送機制,切實提高系統農資應急供應能力。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供銷社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截至2022年上半年,供銷合作社的冷鏈物流可總結為五種發展模式:冷鏈骨干網模式、產地冷鏈物流模式、區域冷鏈物流模式、集散地冷鏈物流模式及新業態下的冷鏈物流模式。
隨著供銷社在冷鏈物流的發展創新,與農產品流通新業態探索融合發展,助力建設農產品集團的區域物流節點和冷鏈物流中心。
據中國供銷合作網的統計數據,2010-2021年,全國供銷總社銷售總額持續增長。2021年中國供銷社全系統銷售總額達到62600億元。
供銷社曾是60后、70后等一代人的兒時回憶,在市場經濟的當下,供銷社基層社除了發揮最開始的保障農村地區物資供應、穩定物價外,已經逐漸發展成一個包含物資流通、技術服務、農田托管等功能的綜合中心。
供銷社基層社除了發揮最開始的保障農村地區物資供應、穩定物價外,已經逐漸發展成一個包含物資流通、技術服務、農田托管等功能的綜合中心。
新的時代背景下的供銷社被賦予了更多含義,它正在從農資、土地、金融、營銷等角度全面介入鄉村振興。
近年來,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始終堅持為農服務宗旨,不斷深化體制改革、創新經營機制、拓展服務領域,全面推進基層社、社有企業、聯合社、經營網絡改造,成功實現扭虧為盈,發展活力明顯增強,經濟實力明顯提升,服務能力明顯提高,為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
據報道,2021年,供銷社全系統實現銷售總額6.26萬億元。供銷社在我國一直存在,其歷史可以溯源到1922年7月成立的“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
歷經多年變革后,形成了目前分布在各地的供銷社。供銷社涉及領域包括柴米油鹽到物流、石油、化工、電商,乃至于金融、酒店經營、房地產開發等等。
數據顯示,我國現存供銷社相關企業超11萬家。2022年上半年,我國新增供銷社相關企業3238家,同比增長49.56%。2021年我國新增供銷社相關企業6216家,同比增長42.83%。
從區域分布來看,河南以1.49萬家供銷社相關企業排名第一。廣東、山東分別有1.01萬家、0.82萬家,位居前三。從城市分布來看,商丘以2856家排名第一,其次是重慶、黃岡等地。
據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官網信息,2018年供銷社全系統實現銷售總額5.9萬億元。其中,農資、農產品、消費品、再生資源構成供銷社的主要收入來源。
有分析人士指出,供銷社恢復重建,并非開歷史倒車,而是與長期疫情影響下的社區經濟發展、盤活區域閑置資產等直接相關。
供銷合作社發展電子商務的路徑是以線下為基礎發展線上,實現線上線下融合。供銷社立足于區域立體網絡基礎,從區域市場尋求差異化競爭優勢,推進線下實體網絡資源融合對接線上平臺。
受益于平臺經濟和網上零售持續活躍,供銷合作社系統電子商務迅速發展,其中,2021年安徽省供銷社全系統電子商務銷售額為303.5億元。
供銷社基層社除了發揮最開始的保障農村地區物資供應、穩定物價外,已經逐漸發展成一個包含物資流通、技術服務、農田托管等功能的綜合中心。
新的時代背景下的供銷社被賦予了更多含義,它正在從農資、土地、金融、營銷等角度全面介入鄉村振興。
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超過23.2萬億元,較上年增加1.2萬億元,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7.5%。當前科技對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貢獻率已達到63%。
當前,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階段,農村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發展現代農業,要求供銷合作社發揮組織體系完整的優勢,積極參與構建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求供銷合作社發揮扎根基層的優勢,廣泛凝聚各類社會資源,大力開展農村社區綜合服務,不斷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
未來供銷社有綠色、金融、物流與電商四大發展方向。其中,綠色指推動再生資源回收業務的高質量發展,金融指為農村合作社的融資提供橋梁與紐帶作用。
物流方面,逐漸增強農村物流與冷鏈運輸的能力,電商將對線下渠道起到補充的作用。未來的供銷社將成長為補齊農村短板,做好保障作用的“打通最后一公里”的“綜合服務中心”。
本報告對我國供銷社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供銷社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
報告還綜合了供銷社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報告對于供銷社 產品生產企業、經銷商、行業管理部門以及擬進入該行業的投資者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對于研究我國供銷社行業發展規律、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促進企業的發展壯大有學術和實踐的雙重意義。
了解更多行業數據詳情,可以點擊查閱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供銷社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供銷社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供銷社主要負責研究制訂全國供銷合作社的發展戰略以及發展規劃,并且指導全國供銷合作社的發展以及改革。并且按照政府授權對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以及農副產品經營進行組織,維護各個供銷合作社的...
查看詳情
據上證報8月14日報道,據悉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已于日前將新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方案下發給各央企集團與地方國資委。2...
據E公司報道,中際旭創8月14日表示,AI大客戶目前已明確提出了1.6T(光模塊)的需求,以配合未來更大帶寬更高算力的GP...
中國旅游研究院近日公布的《2023年上半年出境旅游大數據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出境游目的地共計接待內地游客4037萬...
抗癌產業未來發展趨勢:癌癥在我國成慢性病據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的姚震旦主任表示,帶癌生存五年的概率近十年已從30.9%4...
2018年3月,結直腸癌早篩產品“噗噗管”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成為“中國首個居家自檢的便隱血(FIT)檢測產品”。2020年...
隨著越來越國際化的發展,以及網絡媒體曝光的提高,清酒已經逐漸成為了網紅產品,與眾不同的外觀以及帶有中國漢字元素...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