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游有著較強的融合性、帶動性,近年來,通過評比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發布鄉村休閑旅游精品線路等方式,全國各地樹立了一批鄉村旅游發展典型,掀起了鄉村旅游發展熱,也推動各地鄉村旅游向著精品化、品牌化方向發展。例如,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舉辦的指南村紅葉節,
體驗農事活動、采摘瓜果蔬菜、品嘗農家美食、了解兵團文化……連日來,兵團各師市鄉村旅游持續升溫。游客在青山綠水間感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美,而火爆的鄉村旅游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產業活力。
鄉村旅游是兵團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力量,在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城鄉融合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如果你想了解鄉村旅游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我們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鄉村旅游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鄉村旅游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鄉村旅游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
盛夏日落,“藍調”夜幕降臨。隱匿于秦嶺南側褶皺里的中國傳統古村落朱家溝收斂了白天的湖光山色,顯得幽靜又神秘。漫步萬籟俱寂中,黛瓦泥墻的古建民居與青石板鋪就的小路相得益彰,潺潺溪流將依山錯落的村莊對半分開,一座泛著橘色燈光的廊橋又把兩邊串聯,一步一景,皆是最撫人心的歸園田居景象。
鄉村旅游是在鄉村地區開展的旅游,是以農村景觀、鄉土文化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也是以農民為主要經營主體或旅游接待者的旅游。鄉村旅游市場前景好、帶動能力強,日益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取得了長足發展。2012年至2019年,全國鄉村旅游人次從近8億躍升到30億,年均增速超過20%。相對于傳統的景區旅游,鄉村旅游受新冠疫情影響較小,疫情全面放開后加快升級轉型、市場恢復較快,是近年來文旅發展中的一匹黑馬。但與此同時,鄉村旅游還存在著資源分散、產品相對比較單一、資源開發程度不夠、相關配套不到位、游客接待規模較小、產品質量標準不高、經營管理的集約化程度較低等問題,鄉村旅游的聚合力亟待提升。所謂聚合力就是團結協作的力量,把各種不同的力量或元素匯聚起來,形成更強大的整體力量。聚合力包括對已有資源的聚合能力和對外部相關資源的聚合能力兩個層面。提升鄉村旅游的聚合力旨在通過一定的方式方法把鄉村的各相關要素與資源匯聚整合起來,形成合力,推進鄉村旅游發展質量與效益。
開心農場采摘園負責人李啟繁告訴記者,采摘園占地200畝,種植有葫蘆瓜、小白菜、包菜、水蘿卜等30種有機蔬菜,6月底開始,各類蔬菜陸續進入成熟采摘期,一直持續到10月。李啟繁說:“今年,我們采摘園種植的蔬菜長勢很好,產量比去年高,預計今年收益較去年有所提升。”
近年,三坪農場依托轄區內旅游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引導職工種植草莓、蟠桃、油桃、葡萄等,帶動休閑農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三坪農場充分發揮地處烏昌近郊的區位優勢,著力打造集種植、品嘗、旅游于一體的觀光農業采摘園,推進鄉村旅游產業快速發展。
這幾天,五師八十六團二十二連“咱家莊園”農家樂格外熱鬧,農家樂負責人熊強忙得團團轉,一邊招呼客人,一邊催促服務員上菜。
“7月,五師八十六團農家樂幾乎每天接待游客60多人,其中大部分是來自塔城、阿勒泰地區的回頭客。每逢節假日,也有許多本地游客來體驗采摘樂趣。”
旅游者可在鄉村(通常是偏遠地區的傳統鄉村)及其附近逗留、學習、體驗鄉村生活模式的活動。該村莊也可以作為旅游者探索附近地區的基地。鄉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是發生在鄉村地區,二是以鄉村性作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數十億人次的游客,支撐形成了千億級旅游消費市場。目前,我國已有超過6萬個行政村開展鄉村旅游經營活動,涵蓋了觀光、休閑、康養、避暑、冰雪、耕讀、研學、娛樂諸多產品體系。持續升級的鄉村旅游有效帶動了特色種植、生態養殖、土特產加工、民俗展演、旅游裝備租賃、直播帶貨、鄉村電商、物流配送、民居修繕等新業態發展,農村居民的生產節奏和生活面貌發生了明顯改善。
2013-2021年,我國城鄉發展不平衡持續擴大,越來越多的年輕勞動力涌向城市,城鎮人口數量持續增多,鄉村發展受到制約。2022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5.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9%。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增長3.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增長6.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2%。
近年來,八十六團深入挖掘鄉村特色旅游資源,依托區位優勢,推進“旅游+農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馬路經濟”,著力打造集特色美食、民族文化、觀光采摘、休閑娛樂為一體的鄉村旅游產業鏈,推動鄉村旅游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職工群眾吃上了“旅游飯”。
近年來,鄉村旅游與文化、生態農業相融合,發展特色鄉村旅游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為緩解城鄉差距,近年來國家馳而不息重農強農的戰略,在“十四五”時期,是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而發展旅游業是農村發展、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對實現全面小康的重要意義。
鄉村旅游行業市場前景分析
鄉村旅游兼具突出的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效應,是《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的旅游發展重點任務之一,是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領域,是人們美好生活向往的喜悅落腳。
由于旅游產品的綜合性、整體性等特點,業務涉及面大、參與行業多。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探討融合的比較多,比如文旅融合、農文旅融合、“旅游+”、“+旅游”等,但討論聚合的并不多。融合強調融通、協同,更多的是各要素的協作、配合,融匯的層面多一些;聚合則更強調聚集,講求目標的一致性和集聚的方向性,更突出要素資源指向一個目標,向某個既定的核心匯集,并攥起拳頭、形成合力,方向性與目標感更強一些。聚合的關鍵是聚焦,首先要搞清楚鄉村旅游的聚焦點。
文化是鄉村旅游的靈魂,在鄉村旅游的開發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近年來,十六團加大紅色資源挖掘力度,讓文物說話,讓歷史發聲,將老一營打造成精品紅色旅游景區。
年輕人到鄉村,不僅希望欣賞田園風光、追憶鄉愁,還渴望從文化、藝術等要素構成的場景中,感受鄉村發展的無限可能。游客個性化和多樣性的消費需求激發了鄉村旅游內容創造、場景營造等動能。如今,兵團文化、非遺等元素大大提高了鄉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競爭力,鄉村旅游發展正駛入提質升級快車道,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鄉村旅游有著較強的融合性、帶動性,近年來,通過評比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發布鄉村休閑旅游精品線路等方式,全國各地樹立了一批鄉村旅游發展典型,掀起了鄉村旅游發展熱,也推動各地鄉村旅游向著精品化、品牌化方向發展。例如,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舉辦的指南村紅葉節,以五彩山林和金黃稻田為特色,已成為當地鄉村旅游的特色品牌;山東省則將省內的鄉村旅游新地標、鄉村好物、鄉村研學活動等加以整合,打造“好客山東·鄉村好時節”整體品牌形象。
游產品的整體性和綜合性是指構建一個相對完備的旅游服務體系,至少應該在“吃、住、行、游、購、娛”旅游六要素這些基本的旅游供給方面配套齊全,沒有空白或短板。但是系統化不代表多元化或多樣化,甚至雜亂化。一些地方追求“小而全”“大而全”,不顧實際套“經驗”,盲目跟風上項目,什么都做,什么都做不到最好,哪類項目“火”上哪類項目,什么產品來錢快做什么產品,有的甚至沒有或者偏離核心業務,一味地照抄照搬、盲目地組合搭配,沒有主攻方向、沒有主打產品,沒有產品特色、沒有競爭優勢、沒有拿手“好戲”,產品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弱。其實世界上大凡比較成功的企業大都有自己的核心業務與主打產品,小規模的經營個體更應該走專業化、專門化的道路,有自己的核心業務與主打產品,培育核心競爭力和品牌競爭比較優勢。
通過打響地方鄉村旅游品牌,提升地方旅游形象,從而吸引更多游客,帶動當地村民增收致富,成為各地鄉村旅游發展“上臺階”的重要途徑。
想要了解更多鄉村旅游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鄉村旅游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鄉村旅游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鄉村旅游行業的市場規模、鄉村旅游市場供需求狀況、鄉村旅游市場競爭狀況和鄉村旅游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鄉村旅游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鄉村旅游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鄉村旅游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鄉村旅游行業的市場規模、鄉村旅游市場供需求狀況、鄉村旅游市場競爭狀況和鄉村旅游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鄉村旅游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中研普華憑...
查看詳情
精密鑄造在多個行業中的廣泛應用推動了市場規模的擴大。隨著汽車、航空航天、電子、醫療設備等領域對產品質量和性能的...
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底,全球累計光伏裝機總量已跨越1太瓦大關,光伏正式進入太瓦級“T”時代。然而,光伏組2...
血液制品需求不斷增長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產品臨床適用癥狀的增加、老齡人口數量的增長,國內血液制品的需求不斷增長,...
今年以來,大品類零售市場增長相對乏力,而小眾運動、功能性護膚等細分領域增長較為明顯。整體來看,零售行業呈現結構...
8月15日上午,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介紹2023年7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并答記者問。付...
據上證報8月14日報道,據悉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已于日前將新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方案下發給各央企集團與地方國資委。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