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70%以上的馬鈴薯種植在脫貧地區。據唐珂介紹,通過發展訂單產業、保底價收購、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等方式,相關部門引導企業同種植主體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民每畝增收200元以上。
對于我國馬鈴薯產業發展現狀,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介紹,馬鈴薯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也是經濟作物和飼料作物。馬鈴薯產業發展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加大政策扶持,穩定種植面積,提高單產水平,推進全產業鏈開發,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不斷提升,“小土豆”已經長成了“大產業”,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馬鈴薯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同時,單產水平逐年提升,產業鏈條強化延伸。近10年鮮薯畝產提高了200多公斤,達到1290公斤左右。西北、西南主產區域規模進一步提高。農業農村部建立了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開展全產業鏈關鍵環節共性關鍵技術研發。
我國70%以上的馬鈴薯種植在脫貧地區。據唐珂介紹,通過發展訂單產業、保底價收購、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等方式,相關部門引導企業同種植主體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民每畝增收200元以上。
產業鏈條強化延伸。農業農村部建立了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開展馬鈴薯全產業鏈關鍵環節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推動馬鈴薯生產過程機械化、智能化發展。統籌推進馬鈴薯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加工,目前已經開發了六個系列300多種馬鈴薯主食產品,有100多個系列的加工產品。積極引導各地發展馬鈴薯加工體驗,薯地觀光等新業態,拓展線上線下消費模式,全產業鏈提升馬鈴薯效益。
如果你想了解土豆行業的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我們研究院撰寫的《2022-2027年土豆市場投資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土豆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土豆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
馬鈴薯行業產業鏈主要由種植、加工、應用三個部分構成。其中上游為馬鈴薯種植環節,主要為種子、化肥、農藥、種植設備等;中游為馬鈴薯加工環節,主要包括馬鈴薯全粉、馬鈴薯淀粉、馬鈴薯休閑零式等產品;下游廣泛應用于食品、養殖、醫療、造紙、紡織、化工等領域。
傳統上,中國將土豆用作蔬菜。但是,就營養成分而言,土豆更接近于大米和小麥。除了用作人類和牲畜的食物以及蔬菜的新鮮食物外,馬鈴薯還有廣泛的加工用途。可加工馬鈴薯淀粉、馬鈴薯全粉等初級產品。以此為原料,還可以生產酒精、葡萄糖、麥芽糖、變性淀粉等產品,在醫藥、化工、食品、造紙等行業發揮重要作用。
2023年上半年國內馬鈴薯淀粉市場受需求制約表現一般,在供應緊張情況下,價格提漲幅度有限。由于從去年下半年馬鈴薯淀粉價格飆漲到高位,部分下游食品廠家改變生產配方,減少馬鈴薯淀粉用量節省成本,需求支撐減弱。馬鈴2022年上半年,受原料緊缺及價格影響,多數廠家沒有進行春季生產,在市場需求恢復有限的情況下,市場貨源供應緊張成為2023年上半年馬鈴薯淀粉市場的一大炒作熱點。
今年多數廠家消化去年秋季生產的淀粉庫存為主,2022年秋季各個產區的收購價在700-1200元/噸不等,生產企業成本平均在200-300元/噸左右。今年,馬鈴薯淀粉價格維持高位,廠家利潤空間尚可,廠家利潤維持在400-450元/噸左右。
春節前期,傳統備貨期期間,終端需求稍有增量,市場購銷積極性低于往年。春節假期后,下游恢復生產,集中性采購帶動廠家走貨加快,外加市場對需求恢復抱有良好預期,廠家惜售情緒較濃,上調價格。但由于價格高位,下游采購謹慎,剛需采購為主,成交量不足以支撐價格大幅上漲,供應緊張情況下,廠家挺價心態較濃。三月中旬,市場購銷氛圍一般,下游經銷商及企業多有一定庫存,且終端對高價有抵觸心理,產區成交量有限,部分廠家小幅下調價格促進簽單,五月下旬,廠家庫存壓力減輕后,市場供應逐漸緊張,價格小幅回漲,但市場進入淡季,成交量一般,價格漲幅有限。
土豆主要生產國俄羅斯、波蘭、中國、美國、墨西哥。中國土豆的主產區是西南山區、西北、內蒙古和東北地區。馬鈴薯,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土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副食品加工行業的興起,馬鈴薯的經濟價值越發凸顯,具有極好的發展前景。
近年來,西和縣著力提升馬鈴薯精深加工能力,整合優勢資源,推動馬鈴薯加工企業,扶持龍頭加工企業加快技術更新、設備改造和產品開發,促進馬鈴薯產業全鏈條化發展,目前,已培育形成了產業鏈完整的加工產業集群,有效助力群眾增收致富。
大靖鎮積極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持續加大新品種的引進和新技術的應用,推動馬鈴薯種植基地建設,讓農戶實現土地流轉、售賣馬鈴薯、就近務工等三份經濟收入。“通過‘黨建引領+大戶流轉’的方式,種植馬鈴薯一千多畝,馬鈴薯長勢良好,價格也可以,真正走出了一條群眾增收致富的好路子。”大靖鎮上灣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崔世德說。
我國70%以上的馬鈴薯種植在脫貧地區,3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62個原國家級貧困縣都是以馬鈴薯為主導產業,這些地區農民收入的1/3都來自馬鈴薯。通過大力發展訂單產業、保底價收購、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等方式,引導企業同種植主體建立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共享產業發展成果,帶動農民每畝增收200元以上,“土蛋蛋”真正變成了“金疙瘩”。
業內人士表示,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按照“營養指導消費、市場引導生產”的理念,圍繞“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產業升級、增產增效”的思路,提升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品牌化、信息化水平,做好“土特產”文章,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斷把馬鈴薯產業做大做強。
我國馬鈴薯休閑食品企業眾多,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品牌有上好佳、樂事、可比克、盼盼、脆升升、好麗友、三只松鼠、阿婆家等。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薯類總產量共計2977.4萬噸,其中,馬鈴薯產量達1851.6萬噸,占薯類總產量62.2%,我國馬鈴薯產量不斷增加,為馬鈴薯休閑食品加工提供充足的原材料,馬鈴薯休閑食品行業快速發展。
2023年上半年,馬鈴薯淀粉需求量少于去年同期。一方面,由于價格高位,下游廠家受生產成本壓力影響,采用其他價格便宜的淀粉進行替代,致使需求縮減。另一方面,下游普遍反映今年終端需求低于去年,產量減少。
土豆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2023年馬鈴薯淀粉企業產量較少,消化去年庫存為主,庫存對比去年同期明顯減少,截止6月28日,Mysteel農產品對全國20家主要馬鈴薯淀粉廠家調查顯示,庫存量為3.07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57.06%。
中國馬鈴薯的主產區是甘肅定西市、寧夏固原市、西南、內蒙古和東北地區。其中以西南山區的播種面積最大,約占中國總面積的三分之一。黑龍江省是中國最大的馬鈴薯種植基地。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使甘肅省定西市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馬鈴薯最佳適種區之一。甘肅省定西市已成為中國馬鈴薯三大主產區之一和中國最大的脫毒種薯繁育基地、中國重要的商品薯生產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被譽為“中國馬鈴薯之鄉”。每年向中國各省市提供大量的馬鈴薯。
“從國際貿易來看,近年來我國馬鈴薯進出口穩步增長,保持順差,出口產品以鮮薯和冷凍薯條為主,進口產品主要是馬鈴薯淀粉。”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徐建飛說,馬鈴薯產業發展前景廣闊,但也面臨氣候變化等不利因素挑戰。
徐建飛表示,下一步要通過科技創新培育優質豐產多抗品種,推廣應用綠色高效生產技術,要抓住預制菜產業快速發展機遇,開發適合不同消費群體、不同口味需求的綠色健康營養食品,要發展精深加工,帶動產業升級,提升種植收益。
據了解,中國·定西馬鈴薯大會自2008年以來已舉辦14屆,是馬鈴薯產品展示、經貿洽談、招商引資的重要平臺。今年大會將于9月15日至17日在甘肅省定西市舉辦,全面展示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同期將舉辦馬鈴薯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論壇、招商推介會等活動。
今年春季生產受原料緊缺影響,馬鈴薯淀粉整體開機率低于去年, 2023年北方一作區馬鈴薯整體種植面積同比增加,據Mysteel農產品多階段、多樣本反復調研核實之后,最終得出2023年北方一作區(主要產區)馬鈴薯種植面積較2022年平均增幅參考14.28%,其中加工薯種植面積增幅甚至更加高于商品薯種植面積增幅,預計下半年秋季產期馬鈴薯淀粉產量將高于去年同期。
欲獲取更多行業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土豆市場投資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土豆市場投資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
土豆研究報告對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出論點、...
查看詳情
中國的櫻桃消費依然強勁。隨著國產櫻桃品質的提升,預計消費量將繼續增長。櫻桃線下銷售占總銷量的70%,但線上銷售正...
8月29日,華為終端業務方面,還帶來了發布新手機的消息,令整個消費電子領域和消費者振奮。華為終端宣布,華為Mate系H...
中鐵工業在地下空間開發領域將得到更多應用中鐵工業近期接受投資者調研時稱,4月,公司研制的世界最大斷面組合式矩形1...
網絡視頻是指視頻網站提供的在線視頻播放服務,主要利用流媒體格式的視頻文件,眾多的流媒體格式中,flv格式由于文件2...
一、紡織品、紡織品檢測概念紡織品,即經紡織加工而成的產品。包括紗線、機織物、針織物、編織物等。分為梭織布和針織...
車輛導航是指利用車載定位系統配合電子地圖來進行的自主導航,它能方便且準確地告訴駕駛者去往目的地的最短或者最快路...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