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智慧鐵路行業市場供需分析
中國高鐵運營里程,突破4萬公里,從0到40000,實現了從無到有,從追趕到并跑,再到領跑的歷史性變化。高鐵崛起成為“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的一大亮點,對產業調整結構、發展提質增效多有助力。在960萬平方公里的祖國大地上,寄托著我們同一個希望,同一個夢想,齊心協力為實現“中國夢”不斷貢獻鐵路智慧和力量。《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指出,到2035年,全國鐵路網將達到20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鐵將達到7萬公里左右。
當前,智能交通的時代浪潮已經廣泛影響鐵路、公路、航空等行業,交通工具變得更加“聰明”,但最終落腳點還是更好滿足旅客需求。以“眾籌火車”為例,面對旅客對交通服務需求的多樣化、個性化、定制化特點,旅客交通出行方式也面臨深刻變革,而大數據、云計算和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進步為滿足變革需求提供了可能。“眾籌火車”打通了旅客與鐵路之間的信息溝通渠道,其效果和參與眾籌的旅客人數呈正比,鐵路部門能夠據此優化車次和座席結構安排,從而提高列車運輸效率和乘客的滿意度。
而隨著交通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的提高,人們將期待更加人性化和便捷化的交通服務。在大數據時代,數據信息是寶貴資源,交通出行數據是交通行業的重要資源,鐵路作為集中發送旅客的主力軍,在節假日期間經常保持每天發送旅客超千萬人次的規模,巨量的數據背后蘊藏著鐵路部門提高運輸效率、改善服務品質的抓手。此外,鐵路行業與公路、水路、民航等共同構成了大交通體系,大交通又與旅游、文化、教育、餐飲、休閑娛樂等各行業緊密相關,可見,“智慧鐵路”中蘊含了服務民生、服務社會的無限潛力。
根據2023年國鐵集團主要工作目標,國家鐵路將完成旅客發送量26.9億人次、同比增長67.6%,貨物發送量39.7億噸、同比增長1.8%;在投資方面,全面完成國家鐵路投資任務,高質量推進川藏鐵路等國家重點工程;預計完成運輸總收入8175億元,同比增收1239億元、增長17.9%。
在鐵路沿線的變電所內,智能巡檢機器人對變電設備進行巡視,24小時守護鐵路供電安全;在鐵路線路上,道岔清掃機器人首次上線實驗作業,智慧鐵路實現自動上下道、自主轉線,自動完成道岔滑床板的清洗和噴涂潤滑油等工序;在鐵路途經的偏遠山區,無人機航拍能夠實現實時監控、數據實時傳輸,提高應急處置效率,彌補了山區徒步檢查難以到達地段的高精度隱患排查空白。
《“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提出要“推進基礎設施智能化升級”,設置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網聯化升級工程,規劃智能鐵路、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能航運、智慧民航、智慧城市軌道交通、綜合交通運輸信息平臺七大智能化建設項目。
智慧鐵路在5G通信技術助力下,我國鐵路將走進信息化發展的全新階段,屆時,人們的旅途將更加舒心與方便。
中國智慧鐵路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時期,并將朝著智能化、網絡化、信息化的發展方向持續發展。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將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為核心,加快推進鐵路客運信息化建設,深入開展“互聯網+”鐵路客運,推動鐵路客運信息化全面深入發展。
智能化、高效化、數字化的鐵路網絡將為社會經濟帶來極大的益處,提升了城市的競爭力和綜合服務能力,有助于完善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鄉發展。同時,智慧鐵路的發展也將進一步推動智能交通系統的普及,改善人民出行環境,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在新一輪的軌道交通智能化建設中,歷經40多年行業積淀經驗的ATEN,擁有近600項專利技術及超過1800種產品,引領交通、政企、能源、金融等多個行業IT與音視頻融合技術趨勢。未來相關行業將繼續堅持技術創新與產品迭代步伐,不斷輸出著各類優質解決方案,助力中國智慧鐵路的快速發展。
銷售凈利率,又稱銷售凈利潤率,是凈利潤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它是指企業實現凈利潤與銷售收入的對比關系,用以衡量企業在一定時期的銷售收入獲取的能力。該指標反映每一元銷售收入帶來的凈利潤的多少,表示銷售收入的收益水平。2023年上半年國內智慧鐵路行業的銷售凈利率為11.3%,相對于通訊業而言,凈利率中等水平。
銷售毛利率是毛利占銷售凈值的百分比,通常稱為毛利率,其中毛利是銷售凈收入與產品成本的差。在分析企業主營業務的盈利空間和變化趨勢時,銷售毛利率是一個重要指標。該指標的優點在于可以對企業某一主要產品或主要業務的盈利狀況進行分析,這對于判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變化趨勢及其企業成長性極有幫助。2023上半年國內智慧鐵路行業銷售毛利率為20.57%,在國內通訊行業中處于中等水平。
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比率,用來衡量行業流動資產在短期債務到期以前,可以變為現金用于償還負債的能力。一般說來,流動比率越高,說明行業資產的變現能力越強,短期償債能力亦越強;反之則弱。一般認為較為理想的流動比率為2:1,表示流動資產是流動負債的兩倍,即使流動資產有一半在短期內不能變現,也能保證全部的流動負債得到償還。
速動比率是指企業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速動資產是企業的流動資產減去存貨和預付費用后的余額,主要包括現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賬款等項目。傳統經驗認為,速動比率維持在1:1較為正常,它表明企業的每1元流動負債就有1元易于變現的流動資產來抵償,短期償債能力有可靠的保證。速動比率過低,企業的短期償債風險較大,速動比率過高,企業在速動資產上占用資金過多,會增加企業投資的機會成本。
資產負債率又稱舉債經營比率,它是用以衡量企業利用債權人提供資金進行經營活動的能力,以及反映債權人發放貸款的安全程度的指標,通過將企業的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相比較得出,反映在企業全部資產中屬于負債比率。一般認為,資產負債率的適宜水平是40%~60%。2023上半年國內智慧鐵路行業資產負債率為40.39%,表明行業償債能力較好。
欲了解更多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智慧鐵路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存貨周轉率是企業一定時期銷貨成本與平均存貨余額的比率。用于反映存貨的周轉速度,即存貨的流動性及存貨資金占用量是否合理,促使企業在保證生產經營連續性的同時,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增強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一般來講,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即存貨周轉率或存貨周轉次數越大、存貨周轉天數越短),存貨占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轉化為現金或應收帳款的速度就越快,這樣會增強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及獲利能力。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智慧鐵路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研究報告
智慧鐵路是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鐵路運輸相結合,通過建設智能化的鐵路系統,實現對列車運行、安全監測、設備維護和乘客服務等方面的全面管理和控制。另一方面,通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算法的...
查看詳情
2023年中國智慧鐵路行業發展態勢分析隨著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智慧鐵路已經逐漸成為未來鐵路發展的趨勢。智慧鐵路通過...
空調是一種冷氣裝置,廣泛用于住宅、商業和工業領域中,其技術和應用已經得到快速發展。早在古羅馬時期,人們就已經想...
中國宏觀經濟政策變動及趨勢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高水平穩定開局至關重要。首先,必須要更...
全球通脹形勢不容樂觀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估算,2022年世界平均消費物價指數增長8.8%,與2021年4.7%的增長率相比...
國家“十四五”鐵路規劃重點建設項目不完全統計如下:(一)高速鐵路項目1、“八縱八橫”高鐵通道渝廈通道:長沙至贛2...
智慧鐵路的建設是當前鐵路信息化的重點發展方向,近年來已經產生了一些應用案例,特別是與5G融合的智慧鐵路應用案例。...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