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提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互聯網企業作為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關鍵引擎,在新的國內外發展形勢下正呈現出新的發展特征。
黨的二十大提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互聯網企業作為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關鍵引擎,在新的國內外發展形勢下正呈現出新的發展特征。
截至2023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79億人,較2022年12月增長1109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6.4%。
我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快,資源應用不斷豐富。截至今年6月,我國域名總數為3024萬個,IPv6活躍用戶數達7.67億,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數量達11.1億個,光纜線路總長度達6196萬公里。
移動互聯網應用蓬勃發展,國內市場上監測到的活躍APP數量達260萬款,進一步覆蓋網民日常學習、工作、生活。萬物互聯基礎不斷夯實,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發展蜂窩物聯網終端用戶21.23億戶,較2022年12月凈增2.79億戶,占移動網終端連接數的比重為55.4%。
2023年1—10月份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運行情況
1—10月份,互聯網業務收入增速明顯提升,利潤總額保持兩位數增幅,行業總體呈現加速增長態勢。
(1)總體情況
互聯網業務收入增速明顯提升。1—10月份,我國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企業1(以下簡稱互聯網企業)完成互聯網業務收入14039億元,同比增長5.9%。
利潤總額保持兩位數增幅。1—10月份,我國規模以上互聯網企業營業成本同比增長9.8%,增速較前三季度提升2.8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1074億元,同比增長10%。
研發經費降幅有所收窄。1—10月份,我國規模以上互聯網企業共投入研發經費754.8億元,同比下降2.6%。
(2)分領域情況
(一)信息服務領域企業收入基本穩定。1—10月份,以信息服務為主的企業(包括新聞資訊、搜索、社交、游戲、音樂視頻等)互聯網業務收入同比下降0.3%。
(二)生活服務領域企業收入快速增長。1—10月份,以提供生活服務為主的平臺企業(包括本地生活、租車約車、旅游出行、金融服務、汽車、房屋住宅等)互聯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9.2%。
(三)網絡銷售領域企業收入維持較高增勢。1—10月份,主要提供網絡銷售服務的企業(包括大宗商品、農副產品、綜合電商、醫療用品、快遞等)互聯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3.5%。
(3)分地區情況
中部地區互聯網業務收入增速轉正。1—10月份,東部地區完成互聯網業務收入12589億元,同比增長6.5%,占全國互聯網業務收入的比重為89.7%。中部地區完成互聯網業務收入606.8億元,同比增長6.5%。西部地區完成互聯網業務收入811.8億元,同比下降1.4%。東北地區完成互聯網業務收入30.8億元,同比下降29.1%。
長三角地區互聯網業務收入保持較快增長。1—10月份,京津冀地區完成互聯網業務收入5503億元,同比增長5%,增速較前三季度提升2.1個百分點,占全國互聯網業務收入的比重為39.2%。長三角地區完成互聯網業務收入5242億元,同比增長13.2%,增速較前三季度提升0.1個百分點,占全國互聯網業務收入的比重為37.3%。
半數地區互聯網業務增速實現正增長。1—10月份,互聯網業務累計收入居前5名的北京(增長2.6%)、上海(增長18.6%)、浙江(增長4.1%)、廣東(下降7%)和天津(增長18.8%)共完成業務收入11755億元,同比增長6.4%,占全國(扣除跨地區企業)比重達83.7%。全國互聯網業務增速實現正增長的省(區、市)有15個。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7年中國互聯網行業全景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研究報告》顯示:
隨著我國網民規模增速的明顯放緩,互聯網行業的流量紅利逐漸見頂,行業增長遇到瓶頸。同時,我國對互聯網行業的監管政策相繼落地、持續完善,不斷加強對企業規范經營的管理和對資本無序擴張的約束,互聯網行業逐漸進入平穩發展期。互聯網業務收入小幅下降,營業利潤率穩步提升。
2022年前百家企業互聯網業務收入總規模為3.21萬億元,同比下降3.8%;營業利潤總額高達5821億元,同比增長24.8%;研發經費投入穩步增長,發明專利數量增速提升。2022年前百家企業研發投入共3006億元,同比增長2.8%,整體研發強度為6.7%,較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從資本情況來看,互聯網企業償債能力處于健康水平,財務風險防控表現良好。2022年前百家企業風險投資和股權投資共332筆,同比下降24.7%;投資金額共223.3億美元,同比下降56.9%;2022年前百家企業市值估值規模為11.1萬億元,同比下降26.7%;上市企業中于港交所上市的企業數量最多,共26家,同比增加6家。
近兩年,各國對互聯網企業的監管越發收緊,相關部門對多家巨頭開展反壟斷調查并開出巨額罰單;越來越多的普通消費者也表現出對于反壟斷、數據安全、隱私保護等問題的急迫關切,我國對互聯網行業加強管理的大幕也在此時拉開。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互聯網行業規范健康持續發展,最近一段時間內出臺的文件涵蓋領域更加廣泛,對互聯網領域的規范更為細化。2022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堅持發展和規范并重,為我國平臺經濟健康發展提供了基礎性條件。
《互聯網用戶賬號信息管理規定》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對互聯網個人用戶注冊、使用賬號信息等做出進一步規范。《互聯網信息服務深度合成管理規定》自2023年1月10日起施行,旨在加強互聯網信息服務深度合成管理,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市場是反映行業動態的風向標,互聯網行業的行情起落皆與政府監管策略松緊變化、頭部企業內部調整息息相關。進入2023年,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頭部企業的行情逐漸走出“V”字形底部,開始邁出上升步伐,釋放整個行業正在回暖的積極信號。
隨著互聯網行業“發展與規范并重”主基調的逐步確立,接下來整個行業生態會更加健康有序。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想要了解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7年中國互聯網行業全景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7年中國互聯網行業全景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全球互聯網產業用戶大幅增長,帶動各領域不斷增長。互聯網世界統計(IWS)數據顯示,2011-2020年,全球互聯網用戶數量持續高速增長,數據顯示,2021年底,全球上網人口達到49億,大約占全球人口...
查看詳情
據“信語南水北調”微信公眾號,12月1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啟動2023—2024年度冰期輸水工作,預計到2024年2月底冰期輸...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產品的需求也有了不斷地提高,而在產品的研發階段,的工業設計是至關重要的一環。設計能力...
消防產品是指專門用于火災預防、滅火救援和火災防護、避難、逃生的產品。消防產品可分為消防車輛、報警設備、自動滅火...
中國電氣裝備中原區域總部簽約揭牌儀式12月1日上午在鄭州市舉行。儀式上,河南省人民政府、鄭州市人民政府分別與中國2...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客源國和接待國之一,中國出入境旅游的恢復對于全球旅游業的經濟復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隨...
根據“中國光谷”微信公眾號消息,2023年12月1日,東湖高新區管委會與知乎簽約,宣布知乎職業教育業務全國總部落戶光1...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