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basic facilities),是指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是用于保證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活動正常進行的公共服務系統。它是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一般物質條件。
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basic facilities),是指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是用于保證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活動正常進行的公共服務系統。它是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一般物質條件。
基礎設施包括交通、郵電、供水供電、商業服務、科研與技術服務、園林綠化、環境保護、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等市政公用工程設施和公共生活服務設施等。它們是國民經濟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
在現代社會中,經濟越發展,對基礎設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礎設施對加速社會經濟活動,促進其空間分布形態演變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建立完善的基礎設施往往需較長時間和巨額投資。對新建、擴建項目,特別是遠離城市的重大項目和基地建設,更需優先發展基礎設施,以便項目建成后盡快發揮效益。
近年來,《“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等一系列頂層設計相繼出臺,明確提出要打通數字基礎設施大動脈,要優化數據中心建設布局,提升跨區域算力調度水平。各地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廣東提出到2025年實現智能算力規模全國第一,核心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上海啟動全球雙萬兆城市建設,新型基礎設施框架體系2026年基本建成。
城市基礎設施是保障城市正常運行和健康發展的物質基礎,也是實現經濟轉型的重要支撐、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防范安全風險的重要保障。構建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 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對更好地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擴大內需, 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是確保“十四五”時期城市社會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開好局起好步的重要基礎。
城市基礎設施行業產業鏈上游主要為鋼鐵、水泥、瀝青、線纜等材料。下游主要為政府單位,包括道路橋梁、軌道交通、水務、園林綠化等領域的運營主體。上游原材料成本在行業產品生產過程中已成為成本中最重要的一項,對行業利潤率等相對影響較大,下游需求變化也會影響基礎設施的需求。
城市基礎設施作為現代城市建設的重要物質基礎維持了現代城市的正常運轉、塑造著城市空間形態,也影響著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
2022年,中國投資規模繼續擴大,突破57萬億元。2022年中國固定資產投資572138億元,比2021年增長5.1%。2022年1-12月,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9.4%,增速連續8個月加快,比2021年大幅提高9.0個百分點。其中,水利管理業投資增長13.6%,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增長10.1%,信息傳輸業投資增長9.3%,道路運輸業投資增長3.7%,鐵路運輸業投資增長1.8%。2022年以來,圍繞著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和“十四五”規劃,我國25省市區發布2022年投資規劃,總投資額超45萬億元,主要投資方向都在基建、新基建領域。
2018-2022年我國基礎設施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
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動脈”,重大項目是穩定經濟運行的“壓艙石”。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優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系統集成,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快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強區域間基礎設施聯通。”2023年以來受益于基建投資力度不斷加強,融資環境逐步改善,我國工程中標數據、挖掘機指數、工程機械設備銷量等一系列高頻數據表明,基建項目開工提速。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1-2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 5.5%;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9.0%。
《“十四五”全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城市基礎設施發展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對標 2035 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目標,圍繞基礎設施的體系化、品質化、綠色化、低碳化、智慧化發展,適度超前布局有利于引領產業發展和維護國家安全的基礎設施到2025年,城市建設方式和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基礎設施體系化水平、運行效率和防風險能力顯著提升, 超大特大城市“城市病”得到有效緩解,基礎設施運行更加高效,大中城市基礎設施質量明顯提升,中小城市基礎設施短板加快補齊。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基礎設施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目前,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已形成財政撥款、銀行貸款、債券、自籌、利用外資等多元化融資格局。其中,自籌資金、地方財政撥款是主要力量,兩者合計占城市基礎設施2021年資金來源的50%以上。根據住建部發布的數據,2021年年末,全國城市建成區面積6.24萬平方公里,同比增長2.8%。從行政分區看,廣東和山東城市建成區面積超過5000平方公里;江蘇、四川浙江、河南、湖北、遼寧、安徽、河北和湖南9個省份超過2000平方公里。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受到重視,而基礎設施建設涉及的建筑業和基礎建設行業的發展也在持續加速。未來,基建行業將可能受益于我國未來發展的許多有利因素,其市場發展將迎來新的變化。
而雖然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快速發展,但目前我國城市基礎設施水平還比較低,城市基建建設方面仍存在投資區域間不均衡、建設資金短缺等問題。其中資金短缺已經成為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巨大障礙,而如何及時、有效地解決建設資金的籌措問題,將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長期面臨的問題。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基礎設施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基礎設施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基礎設施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些基礎設施細分市場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信息化技術將成為核心競爭力。
想要了解更多基礎設施產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基礎設施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本報告通過深入的調查、分析,投資者能夠充分把握行業目前所處的全球和國內宏觀經濟形勢,具體分析該產品所在的細分市場,對基礎設施行業總體市場的供求趨勢及行業前景做出判斷;明確目標市場、分析競爭對手,了解市場定位,把握市場特征,發掘價格規律,創新營銷手段,提出基礎設施行業市場進入和市場開拓策略,對行業未來發展提出可行性建議。為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企事業發展研究部門人員、市場投資人士、投行及咨詢行業人士、投資專家等提供各行業豐富翔實的市場研究資料和商業競爭情報;為國內外的行業企業、研究機構、社會團體和政府部門提供專業的行業市場研究、商業分析、投資咨詢、市場戰略咨詢等服務。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4-2029年基礎設施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基礎設施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基礎設施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基礎設施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些基礎...
查看詳情
國際貿易行業作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近年來呈現出復雜多變的特點。隨著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深入發展,國際貿易規...
天然氣重卡年底似乎稍顯疲態去年一路狂飆的天然氣重卡,在年底似乎稍顯疲態。卓創資訊數據顯示,進入2023年,天然氣價...
中共中央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構建基于5G的應用場景...
如今,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醫藥工業對于滿足人民健康需求的作用日益凸顯。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從戰略高度重視醫藥工業,...
商業銀行競逐資產托管業務既能帶來可觀中間業務收入,還能推動財富業務發展的資產托管,正在成為商業銀行財富管理業務...
業內人士表示,當今市場上的烤魚店,大多是以份的形式售賣,一份即是一條魚,外加少量的素菜。以黔魚為例,一份烤黔魚...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