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糧,作為傳統飲食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健康飲食理念的普及,逐漸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粗糧因其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具有促進消化、控制血糖、預防心血管疾病等多種健康益處,成為現代人追求健康生活的首選食品。
一、粗糧行業定義與分類
粗糧行業,顧名思義,是指以各種粗糧為原料,通過加工、生產出各種粗糧食品和產品的行業。粗糧主要包括玉米、小麥、稻谷、高粱、大麥、燕麥、小米、黑米等,這些糧食在傳統飲食習慣中占據重要地位。
粗糧行業可以按照加工方式、產品類型和消費群體等多個維度進行劃分。從加工方式來看,粗糧行業可分為初級加工、深加工和精深加工三個層次。初級加工主要涉及脫殼、去糠等簡單處理;深加工則包括磨粉、制粒、壓塊等復雜工藝;精深加工則是對粗糧進行深層次開發,如提取膳食纖維、蛋白質等高附加值產品。
從產品類型來看,粗糧行業涵蓋谷物食品、雜糧食品、粗糧飲品、粗糧保健品等多個類別。從消費群體來看,粗糧產品既滿足了一般消費者的日常需求,也針對特定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推出了特殊配方的產品。
二、粗糧行業現狀
(一)市場規模與增長
近年來,粗糧行業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粗糧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分析,2024年我國五谷雜糧行業市場規模達1058.51億元,同比增長14.7%。其中,薯類占比最大,高達33.7%,其次為玉米和豆類,分別占22.5%和11.0%。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追求和對粗糧營養價值的認識提升。
圖表:粗糧行業細分市場份額占比
數據來源:中研網整理
從種植面積和產量來看,我國粗糧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產量穩步提升。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稻谷、小麥、玉米、豆類、薯類播種面積分別為28949千公頃、23627千公頃、44219千公頃、11994千公頃和7048千公頃;產量分別完成20660.3萬噸、13659.0萬噸、28884.2萬噸、2384.1萬噸和3013.9萬噸。2024年我國稻谷產量達20753萬噸,同比增長0.5%;小麥產量達14010萬噸,同比增長2.6%;玉米產量達29492萬噸,同比增長2.1%。
(二)市場競爭格局
粗糧行業競爭格局呈現多元化發展的態勢,市場參與者包括傳統農戶、農業合作社、粗糧加工企業以及國內外大型食品企業。傳統農戶和農業合作社在粗糧種植領域占據較大份額,他們通常以規模種植和直銷模式參與市場競爭。隨著產業升級和消費需求的變化,粗糧加工企業逐漸成為市場的主角,通過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提升產品附加值。
在市場競爭中,粗糧加工企業根據自身規模、品牌影響力、技術實力等因素形成不同的競爭策略。一些知名企業如益海嘉里金龍魚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十月稻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等,憑借其在粗糧種植、加工、研發和銷售等方面的優勢和創新能力,為消費者提供了多樣化、高品質的粗糧產品,并推動了粗糧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三)政策支持與產業發展
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發展有機農業和健康食品產業,對粗糧產業鏈給予支持,如補貼、科研投入等,為粗糧行業的持續增長提供了穩定的基礎。例如,在2025年的一號文件中,政府明確提出了深入推進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穩定種植面積,提高單產,以進一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此外,政府還啟動了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通過經濟發達的糧食主銷區拿出一部分資金來補貼糧食主產區,以縮小主產區和主銷區的經濟差距,促進整體發展。這一政策的實施,有利于激發農民種植粗糧的積極性,提高粗糧產量和質量。
(四)消費者需求變化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消費者對健康、營養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粗糧因其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有助于預防慢性疾病、維持身體健康,近年來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同時,消費者對粗糧產品的需求也日益多樣化。除了傳統的粗糧食品外,消費者還追求更加便捷、美味的粗糧產品。因此,粗糧加工企業不斷推出新產品,如粗糧飲品、粗糧保健品等,以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三、粗糧行業發展趨勢
(一)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隨著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日益重視和電商平臺的快速發展,粗糧行業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粗糧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預計到2030年,中國粗糧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500億元大關。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消費者對全谷物產品健康益處的認識增加,對富含纖維、低糖的粗糧食品需求持續增長。
(二)產業鏈整合與優化
粗糧產業鏈包括種植、加工、銷售等多個環節。未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粗糧產業鏈將呈現整合與優化的趨勢。一方面,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將通過加強合作,形成更加緊密、高效的合作關系,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標準。另一方面,產業鏈各環節將更加注重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以滿足消費者對健康食品的更高需求。
(三)品牌化經營與國際化發展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品牌化經營將成為粗糧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企業將通過品牌建設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以贏得更多消費者的信賴。同時,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速和國際貿易的便利化,中國粗糧行業將逐漸走向國際市場。通過參加國際展會、建立海外銷售渠道等方式,中國粗糧企業將有機會將產品推向全球市場,提升國際競爭力。
(四)技術創新與產品升級
技術創新是推動粗糧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力。未來,粗糧加工企業將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一方面,通過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另一方面,通過研發新產品和新技術,滿足消費者對健康食品的更高需求。例如,開發富含膳食纖維、低糖、低脂的粗糧產品;利用生物技術提取粗糧中的營養成分;開發智能化、便捷化的粗糧產品等。
(五)健康飲食理念的普及與消費者教育
隨著健康飲食理念的普及和消費者教育的加強,消費者對粗糧的認識和接受度將進一步提高。政府和企業將通過舉辦健康講座、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向消費者普及粗糧的營養價值和健康益處。同時,企業還將通過推出健康粗糧產品、提供營養咨詢等服務,滿足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需求。這將有助于推動粗糧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四、粗糧行業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
(一)市場競爭激烈
粗糧行業市場競爭激烈,企業面臨著來自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壓力。為了應對這一挑戰,企業需要加強品牌建設,提高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同時,通過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二)原材料供應不穩定
粗糧行業的原材料供應受到天氣、自然災害等因素的影響,存在不穩定的風險。為了應對這一挑戰,企業需要加強與農戶和農業合作社的合作,建立穩定的原材料供應渠道;同時,通過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原材料供應不穩定帶來的風險。
(三)消費者需求多樣化
隨著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粗糧企業需要不斷推出新產品和新技術,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了應對這一挑戰,企業需要加強市場調研和消費者需求分析,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和偏好;同時,通過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推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新產品和新技術。
......
如需了解更多粗糧行業報告的具體情況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粗糧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