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深入實施背景下,中國保健食品行業正經歷從"概念營銷"到"科學賦能"的深刻轉型。作為全球第二大保健食品市場,該行業不僅承載著提升國民健康素養的使命,更在生物技術、數字經濟等戰略的驅動下,成為大健康產業與科技創新的重要交匯點。
一、保健食品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一)政策體系重構,行業進入"強監管"時代
2024年《保健食品新功能評價技術指導原則》實施,建立"物質-功能-證據"三位一體評價體系,徹底終結"概念炒作"亂象。地方監管則聚焦區域特色,如上海試點保健食品追溯碼制度,廣東推行"智能監管+信用評級"模式。國務院《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明確,對罕見病、兒童專用保健食品實施優先審評,推動產品差異化發展。
(二)技術創新突破行業瓶頸,生物技術與智能制造深度融合
保健食品研發呈現"精準化+高效化"特征。某企業通過基因組學技術,開發針對特定人群的維生素配方,吸收率提升。另一企業采用超臨界萃取技術,從中藥材中提取有效成分,純度達醫療級標準。智能制造方面,某工廠通過AI視覺識別系統,實現片劑重量差異控制在±1%以內,生產效率提升。
(三)消費群體結構性轉變,年輕化與專業化并重
保健食品消費者呈現"Z世代崛起、銀發族升級"的雙重特征。18-35歲人群占比提升,推動軟糖、飲料等新型劑型爆發,某品牌益生菌軟糖通過"零食化"設計,單月銷量突破百萬盒。50歲以上人群則聚焦"慢病管理",某品牌輔酶Q10產品通過醫院渠道推廣,復購率提升。
(一)傳統渠道保持穩定,電商與跨境加速崛起
藥店作為保健食品主要銷售渠道,通過升級為"健康管理中心",融入血壓監測、營養咨詢等服務,客單價提升。電商渠道占比提升,某品牌通過直播展示科研實力,單場銷售額突破千萬,帶動線上渠道占比提升。跨境進口保健食品補充高端需求,某平臺通過保稅倉模式,將國際品牌配送時效縮短。
(二)細分市場形成新引擎,運動營養與功能食品并駕齊驅
運動營養領域,某品牌推出"蛋白粉+電解質"復合產品,滿足健身人群需求。功能食品領域,某企業開發"睡眠糖",通過GABA與酸棗仁復配,消費者滿意度提升。傳統滋補品現代化,某品牌將鐵皮石斛制成凍干粉,便捷性提升。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保健食品行業全景分析與發展戰略研究報告》顯示:
(三)服務模式創新激活發展新動能,"產品+服務"成主流
企業加速向"健康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某品牌通過"基因檢測+定制營養包"模式,為消費者提供月度配方調整服務,用戶留存率提升。數字化平臺賦能行業升級,某APP通過整合飲食記錄與保健食品推薦,用戶日均使用時長提升。
(一)精準化轉型成為核心命題,基因檢測重構營養干預邏輯
在生物技術、人工智能驅動下,保健食品從"通用型"轉向"個性化"。某企業開發AI營養師系統,通過分析用戶體檢數據,動態調整配方,使用率提升。某品牌推出"腸道菌群檢測+定制益生菌"服務,臨床有效率提升。
(二)科學化升級開辟價值創造新路徑,臨床驗證驅動產品迭代
隨著消費者認知提升,保健食品研發聚焦"循證醫學"。某品牌聯合三甲醫院開展臨床試驗,證明其護肝片可降低轉氨酶水平,銷量在健康人群中增長顯著。某企業建立"真實世界研究"平臺,通過百萬級用戶數據優化配方,研發周期縮短。
(三)融合化發展打破行業邊界,"保健食品+"模式催生新業態
保健食品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某智慧藥房項目整合在線問診與保健食品推薦,單店月均銷售額提升。與食品工業協同,某品牌將膠原蛋白肽添加至飲料中,開辟"功能食品"新賽道,市場年增速顯著。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5-2030年中國保健食品行業全景分析與發展戰略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