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了造車夢
2016年年底,董明珠又一次讓所有人領略到她的堅持和“認死理”。在經歷了全資收購議案被股東大會否決后,董明珠以自掏腰包、拿出全部身家的方式,宣布入股珠海銀隆,讓外界再一次見識到了董明珠的“造車”決心。
11月16日,格力電器發布公告,宣布收購珠海銀隆并定向增發的重組方案徹底失敗,這意味著董明珠的造車計劃被擱淺了。
董明珠在談到收購銀隆遭否決事件時表示,收購不成功沒有關系,但銀隆的技術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最先進的。隨后,董明珠公開表示,“雖然我們沒有收購銀隆成功,但是董明珠一定要做。”
12月15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制造高峰論壇上,董明珠宣布個人增資入股珠海銀隆。這一次,董明珠不僅自己掏出了全部身家,還動用個人關系拉來了王健林和其他三家企業,共同增資30億,獲得珠海銀隆22.388%的股權。
在論壇上,董明珠坦陳了一定要造新能源汽車的原因。在她看來,中國制造要強,新能源是必然的一個板塊,所以她個人聯合一些企業收購了珠海銀隆。“一個人要想成功,心胸多大,步子就多大,事業就多大。我們的新能源,不僅解決了動力,還解決了儲能問題。”
無論外界如何看待這一項目,但是董明珠堅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她曾希望,“大家坐著格力造的車,打著格力的手機,控制家里的空調溫度,享受格力給你們帶來的美味佳肴,這就是我的夢想”。
“后董明珠”時代?
但格力造車計劃擱淺。
對于董明珠堅持要搞新能源汽車這件事,質疑和反對之聲從未停止過。但她堅信,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嘗試,是格力多元化轉型的方向。
在股東大會上,董明珠坦言,格力在空調領域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40%,利潤從2011年的6%增長到目前的13%,發展空間不大了。在她的規劃中,格力將繼續以空調為支柱,同時大力開發新能源、手機等產業,從單純的家電制造向裝備制造和新能源企業轉型。董明珠認為,收購銀隆對格力未來的發展是一個必然選擇,“不僅是企業的需要,更是國家的需要、人類社會的需要,你必須選擇。”
或許很難再找到另外一個人像董明珠一樣對實體經濟如此情有獨鐘。遺憾的是,在格力電器股東大會上,董明珠沒有獲得她所希望的支持。10月28日,隨著一則關于“董明珠發飆”的視頻開始在網絡上流傳,董明珠與格力電器其他股東的爭執開始暴露在人前。銀隆收購案也宣告失敗。
不久之后,格力集團的一則任免新聞讓董明珠再上頭條。格力官方表示,董明珠基于國家的相關規定及本人意愿,主動辭去格力集團董事長一職,但仍將繼續擔任格力電器的董事長。
盡管這是一件正常的人事調整,但是外界仍有質疑,認為這是否意味著格力或許會在將來迎來“后董明珠”時代。董明珠在宣布將個人所有資產都投入珠海銀隆的一周后,選擇了繼續增持格力電器。深交所披露的信息顯示,2016年12月20日,董明珠以“競價交易”形式購入2萬股格力電器股份,購入數量在總股本中占比約0.0033%。增持后,董明珠在格力電器的持股數量上升至44318492股,位列格力的第九大股東。
外界揣測,董明珠對格力電器的最新增持,形式大于意義,更多的是起穩定軍心的作用,意在告訴外界其并沒有通過減持或者質押股票來投資銀隆。
2016年格力電器三季報顯示,其前三季度營收比2015年同期微增1.11%。盡管格力電器的凈利潤維持在13%左右已經是一個令人滿意的成績,但是董明珠未來還將為格力帶來多少變化誰也不知道。
目前外界又開始提前關注2018年6月的格力電器董事會改選。相比較外界的熱鬧揣測,董明珠個人倒顯得十分淡定。近日,她在一檔財經節目中公開表示,選上選不上,股民會有正確選擇。“如果真的有比我優秀的人,如果他們說選上了這樣的一個人,我又為什么不高興呢?”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新產品層出不窮的今天,要開發一個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新產品層出不窮的今天,要開發一個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新產品層出不窮的今天,要開發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