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5日),國家能源局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及《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并回答記者提問。中國能源報記者在現場獲悉,到2020年能源消費總量要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十三五”時期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5%以上,天然氣消費比重力爭達到10%,煤炭消費比重降低到58%以下。
?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李仰哲表示,可再生能源領域的5個規劃占到了能源“十三五”14個專項規劃的近一半,特別是首次編制地熱能發展規劃,充分體現了中國能源轉型的大趨勢以及政府踐行清潔低碳能源發展路線的堅定信心。
在回答中國能源報記者提問時,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表示,地熱能是可再生能源供熱的主要方式,我國地熱能十分豐富,但利用還比較少,目前供暖總量只有5億平方米,到2020年地熱能供暖要達到16億平方米,凈增11億平方米,成為今后可再生能源供熱的重要方式。特別在環境要求比較高、目前污染比較嚴重的京津冀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地熱能利用可以發揮很大作用。京津冀地區2020年地熱能供暖面積要達到4.5億平方米,占到五分之一。
別著急,我們的記者已在現場拿到了規劃相關信息,并為大家劃好了核心重點!一起先睹為快。
亮點一關于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
《規劃》提出“到2020年把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保持一致。從年均增速看,“十三五”能源消費總量年均增長2.5%左右,比“十二五”低1.1個百分點,符合新常態下能源消費變化新趨勢。從能源強度看,按照規劃目標測算,“十三五”期間單位GDP能耗下降15%以上,可以完成《綱要》提出的約束性要求。
為確保能源安全,應對能源需求可能回升較快和局部地區可能出現的供應緊張局面,《規劃》考慮了相關對策,給保障能源安全供應留有了一定余地和彈性,主要是通過提高現有發電機組利用率、提升跨區調運和協同互濟保供能力等措施,確保能源充足穩定供應。
亮點二關于能源結構調整
《規劃》提出,“十三五”時期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5%以上,天然氣消費比重力爭達到10%,煤炭消費比重降低到58%以下。按照規劃相關指標推算,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氣消費增量是煤炭增量的3倍多,約占能源消費總量增量的68%以上。可以說,清潔低碳能源將是“十三五”期間能源供應增量的主體。
亮點三關于能源發展布局
《規劃》對“十三五”時期的重大能源項目、能源通道作出了統籌安排。其中,在能源發展布局上做了一些調整,主要是將風電、光伏布局向東中部轉移,新增風電裝機中,中東部地區約占58%,新增太陽能裝機中,中東部地區約占56%,并以分布式開發、就地消納為主。同時,輸電通道比規劃研究初期減少了不少,還主動放緩了煤電建設節奏,嚴格控制煤電規模。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無店鋪銷售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
免疫診斷試劑行業研究報告中的免疫診斷試劑行業數據分析
二維碼識讀設備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二維碼識讀設備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