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弘揚佛教臘八文化,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之臘八民俗文化,將臘八節布施、慈悲、感恩、歡喜的正能量傳遞給更多有情眾生,少林寺擬將‘臘八節’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各項準備工作于幾年前已經開始。”釋永信透露了這個消息。
據悉,少林寺分別于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2014年11月至2015年6月、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連續舉辦了三屆臘八節征文活動,并結集成冊,分享給廣大讀者。
“臘八節的意義,除了紀念佛祖成道開悟,還被賦予了溫暖、圓滿、圓融、包容、和諧、吉祥、健康、合作、營養、淡泊、方便、感恩、歡喜、結緣等豐富內涵,也彰顯出佛教人類共享、和合共生的普世價值。”釋永信說,弘揚和傳播臘八文化,僅僅依靠一座寺院,或者一部分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〇一七年新年賀詞》中說,“上下同欲者勝”,我們希望通過臘八施粥、征文、微電影、舞臺劇、文學創作等方式,能夠讓更多的朋友加入其中,共同傳播臘八這一優秀的傳統文化,積極傳播正能量,令廣大民眾從中受益。
釋永信說,希望國家能將臘八節定為法定節假日,這樣更有利于弘揚臘八節感恩、布施、慈悲、歡喜的理念,服務于國家的文化強國戰略,推動和諧社會建設,助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圓滿實現。同時,永信方丈還建議,在臘八節當天,可以開展一系列公益活動,如舉辦臘八民俗文化節、臘八敬老、禮儀、養生體驗活動、宗教慈善活動等,使得臘八節成為廣大民眾傳遞愛心、感恩社會的好節日。
“臘八節”從何而來?緣何又成為佛教的節日?
從先秦起,臘月就是用來慶祝豐收、祭祀祖先和感恩神靈護佑的日子,稱為“臘祭”。到南北朝時,由于佛教在中原盛傳,受佛教的影響,“臘祭”才固定在臘月初八這一天。
臘八祭祀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種社會禮儀和風俗,一般在祭祀活動后都要舉行各種禮儀活動,如“鄉飲酒禮”、“鄉射禮”,即集體宴飲活動和體育比賽,是中國傳統社會弘揚尊老敬賢、君子風范、社會禮儀的一種手段,也是當時國家樹立社會正氣的大型禮儀文化活動,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
巧合的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又成為佛教的節日,為“佛成道節”。
據佛經記載,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凈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便舍棄王位,出家修道。經六年苦行,于農歷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
在那六年苦行中,他每日僅食一麻一麥,以致消瘦乏力,他接受了牧牛女奉獻的乳糜(即乳粥),使其恢復了體力。粥因此受到僧人的青睞。據《釋氏稽古略》載:“粥名良藥,佛所稱揚;義冠三種,功標十利。”佛教是一個重視修行的宗教,釋迦牟尼通過自己的實證實修,于臘月初八當天證悟成佛,是一個非常殊勝的日子。因此,佛教信眾尤為重視臘八節,各地寺院也通過布施臘八粥的形式,來與眾生結緣,感恩和回報社會。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風險投資是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相
風險投資是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相
風險投資是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