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跨境成重要戰場 在中國,年貨曾經發生過幾次躍遷。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年貨主要滿足的是“吃”的需求,過年的年貨集中在雞鴨魚肉;而到了九十年代,煙酒、小家電、服裝等開始成為拜年時的流行品;在進入21世紀后,隨著購買能力的進一步提升以及信息、商品流通能力增強,全國各地的特色年貨等成為消費者的最愛。
在近兩年,隨著跨境電商興起以及消費升級時代到來,越來越多的舶來品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
今年春節期間,將有越來越多二三線城市市民成為海外購物消費人群。來自海淘平臺洋碼頭2016年的數據顯示,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2016上半年海購增速占比較去年同期上漲77.57%,二線城市上漲84.32%,而三線城市增速更為明顯,達到108.65%。新一線城市海外消費增長驚人,南京、武漢、杭州等躋身交易額排行前十城市。
網易考拉海購則在今年提出全球化年貨節,通過大數據挖掘主打全球口碑年貨,通過日本、韓國、澳洲、美國、歐洲等多個海外辦事處拓展海外供應鏈;亞馬遜海外購則推出了“環球年貨大集”,放大海外購優勢,其中Prime會員的跨境訂單從美亞、英亞直郵中國,82個城市可在5到9個工作日送達。
不過據騰訊科從幾家跨境電商平臺了解到,去年12月29日后海外商品通關的速度有所減緩,海淘商品需注意保質期。此外,由于臨近春節,電商物流或將面臨延遲的問題,消費者下單前應算好收貨時間。
回家:下鄉的不僅是貨還有品牌 2015年雙十一時阿里巴巴CEO張勇提出,阿里將在農歷年來臨之前造一個年貨節,2016年春節期間馬云親自站臺第一屆年貨節。而在此次第二屆年貨節啟動儀式上,阿里巴巴集團總裁金建杭表示,“年貨節是繼雙十一、雙十二之后,阿里巴巴為農村用戶打造的節日,是線上與線下的融合。”
農村電商市場里最大的兩個玩家是阿里巴巴旗下的村淘和京東,而在這兩個巨頭的身邊,則圍繞著蘇寧、國美為代表的追趕者以及趕街網、買賣寶為代表的純農村電商。
數據顯示,目前鄉村擁有9億人口,其中常駐人口超過6億,僅家電市場就超過萬億。京東農村電商戰略負責人李賀明對騰訊科技表示,目前京東已經累計與8省50多個地級市200多個縣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和傳統市場相比,以家電為代表的一些品類在農村市場的增長空間更大,以蘇寧為代表,通過電商去覆蓋農村市場,能省去開店的龐大費用支出,而且無需像從前在一二線城市發展電商而陷入線上電商與線下實體店陷入左右手互博的困局。
而隨著返鄉潮的到來,一批高品質的商超商品以及跨境商品將隨著返鄉潮進入廣闊農村市場。
線下:超市仍是主戰場但網絡化趨勢明顯 在電商們最肆意的年代,一個傳統商超負責人依然驕傲地對騰訊科技表示:“每一個消費者都不會放棄自己‘看’的權利,無論電商如何方便,線下的門店都會保有自己的獨特優勢。”這位負責人進一步表示,在線下超市的銷售額中,生鮮品類占據了近五成份額且毛利率極高,而這一品類恰恰是電商平臺的短板。
而在年貨爭奪戰中,這一趨勢也格外明顯。有消息顯示從本周起,快遞公司在崗人員就會陸續減少,部分網點甚至停止收件,一些習慣了網絡購物的消費者不得不開始接受線下超市。
而更多的超市選擇互聯網化,據騰訊科技了解,一些地區超市在春節前開始引入網絡爆款,并通過微信公號、小程序等方式進行網上銷售,最終利用超市自有物流配送到家。另外作為電商不能比擬的優點之一,超市承接的大宗商品團購也開始啟動,傳統年貨如食用油、大米、各類干貨、炒貨的銷量依然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