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交通主管部門決定,會依法撤銷友力的游覽車營業執照。未來將要求游覽車公司把所有司機資料拿出來比對,看其是否有違規、行為偏差等,檢討是否雇用。該部門還表示,所有旅游產品都應做盤查,早出晚歸的一日游行程看似便宜,其實是“冒著危險在出游”,將盤點目前價格低、行程又特別長的產品,并對外公布呼吁民眾不要采用。
觀光局也宣布已依法將蝶戀花勒令停業,要求立即停止旅行業務。觀光局還表示,已發函旅行業各公會、協會及品保協會,清查業者旅游商品是否有“低價團”情形。
但徐先生認為,官方如果不下決心整治行之已久的靠行車問題,司機過勞、低價團、司機素質良莠不齊等問題仍將無法根治。
游覽車拼裝隱患多
“2·13”游覽車事故發生后,游覽車的質量和安全問題也成為輿論重點檢討的對象。這輛游覽車車齡高達19年,沖出護欄后被路旁的巖壁擠壓和削切,上半部車體碎裂殆盡,顯示其質量脆弱不堪。
專家和業者認為,游覽者的質量與島內的政策有關。
臺灣業者目前尚不具備游覽車底盤的生產能力,但為了保護島內車輛工業尤其是車體業者,臺灣當局對于整車進口的游覽車或客運車課以高關稅與貨物稅。若直接進口原裝大客車,車價至少2000萬元新臺幣,臺灣市場難以承受。因此,島內業者多為進口車輛底盤后,在島內加裝車體,生產出拼裝的游覽車,被業者稱為“拼裝車”。
據屏東科技大學車輛工程系教授胡惠文介紹,制造廠商通常是先把底盤組好,再把車身的鋼骨結構打造起來,然后把車子內部裝潢得很漂亮,送資料到車安中心認證,做完計算機模擬測試,申請執照之后就出售。臺灣游覽車市場超過9成都是拼裝車。
胡惠文說,游覽車車體組裝施工過程是否按認證過的技術報告進行,一直缺乏監督;車體焊接時有沒有按照規范進行,材料來源如何,根本沒有人監管。
還有專家指出,臺灣旅游市場偏好高車身雙層外觀氣派車輛的思維習慣需要改變。雖然臺灣從2007年開始已將車身上限降到3.5米,但為了維持市場需求,島內多數游覽車仍是將地板挑高導致車輛重心偏高的仿雙層車輛,一旦出事很容易翻覆造成重大車禍。
兩天來,這場嚴重車禍的肇事原因還在厘清中,社會的檢討和反思也在深入。《聯合報》15日的社論指出,這場車禍,如果全推給司機過勞或游覽車老舊,恐怕是太草率的答案。旅游業者只顧掙錢、不顧安危的風氣,官方不務實、不創新、不落實管理的惰性,才是最大的病灶所在。
臺北巫姓計程車司機對記者表示,交通安全問題只有通過官方嚴格監管才能解決。比如,司機過勞問題,如果加大對違規游覽業者的懲處,業者就不敢要求司機超時駕駛。“希望這次事故能讓官方清醒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不要新聞熱度一過,又不了了之。”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2016年,中國汽車持有量高達1.94億輛,且新注冊用戶量和
智能交通是一個基于現代電子信息技術面向交通運輸的服務
醫用敷料,是包傷的用品,用以覆蓋瘡、傷口或其他損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