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原材料成本、環保成本、勞動力成本、物流成本等各種成本全面上升,給吊頂行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另外從當前樓市降溫來看,吊頂市場在2017年生存的壓力將會更大,而如何轉嫁壓力突出重圍是吊頂企業急需思考的問題。
高成本時代下 吊頂企業面臨生死存亡
“低成本優勢”一直是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的有力武器,但在不經意間中國經濟已進入“高成本時代”。去年環保風暴席卷整個家居建材行業,以及年初國家推行新的環保政策,都促使吊頂生產成本上升。需求正在發生改變,產業的整合升級越來越必要,對于很多中小吊頂企業來說,或將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
另外,人口紅利也正在逐漸消失。自2012年起勞動力成本逐年攀升,人口紅利的消失意味著吊頂行業只要生產就能賣出去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另外一方面招工難的問題也將會更加突出,如何建立先進的企業文化,留住人才,也將是吊頂企業面臨的一大難點。
漲價治標不治本 從內部完善企業自身是關鍵
由于吊頂是生活剛性的需求,在價格發生上漲的時候,價值要求將會更高,所以吊頂企業進行漲價,必須以提供消費者所期望的價值為前提。如果沒有順應發展變化的潮流,漲價只能是企業最后的掙扎。而隨著新技術,新材料的涌現,產業鏈的轉型升級的完成,吊頂企業或許有更好的破局道路。
在關注產能擴充、經銷商數量增加的過去,吊頂企業其實積累了太多的浪費盲區。面對壓力,企業更需重新審視自己,做出調整。除了提高生產效率,要實現利潤增長還需控制成本:是否能尋找到更加物美價廉、供應穩定的供應商,內部人員“吃回扣”的比例能否再降低一些。
從戰略層面而言,吊頂企業可以對整個管理架構進行重新梳理,嚴格因需設崗、因崗設人,減少不必要的崗位設置及一些常年盤踞卻不產出效益的的崗位。通過機構重整,意識重塑,打造出保持危機感、持續艱苦奮斗的企業文化。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吊頂等制造業既要向前看:學習、內化先進的技術;又要向后看,回歸自我,腳踏實地踐行工匠精神。
對于集成吊頂企業來說,高成本時代已然到來,但企業把消費成本轉移到消費者身上或是種不明智之舉。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吊頂企業從自身找問題,完善內部管理結構降低成本是關鍵。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2016年,中國汽車持有量高達1.94億輛,且新注冊用戶量和
智能交通是一個基于現代電子信息技術面向交通運輸的服務
醫用敷料,是包傷的用品,用以覆蓋瘡、傷口或其他損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