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程度上看,銀行的柜員人數減少是銀行智能化的必然結果。
去年中報數據顯示,四大行共減員2.5萬人。
隨著銀行物理網點的增速放緩甚至是減少,銀行對柜員的需求程度大不如前。從近3年的數據來看,銀行的柜員配備情況正在逐年遞減,尤其以國有大行為首,從2014年的減員1.7萬余人到2016年的驟減5萬余人,三年時間,銀行改變翻天覆地。
而在傳統網點柜員減少的同時,銀行的網絡交易數量則有著巨大的增長,銀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16年銀行業金融機構離柜交易達1777.14億筆,同比增長63.68%,離柜交易金額達到了1522.54萬億元,行業平均離柜率達到了84.31%,其中,民生銀行的離柜業務率已經達到了驚人的99.27%。
減員常態化
如果說2014年是五大行首次集體減員,那么經過三年,減員已經成為了常態化。2016年的年中業績報告顯示,多家銀行的員工人數在減少。其中,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四大行員工分別減少6881人、4023人、7635人、6721人,合計減少約2.5萬人。
截至2016年末,銀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工商銀行共減少柜員14090人,農業銀行減少10843人,建設銀行減少30007人,中國銀行則未披露數據。不過無論如何,這是近年來銀行柜員減少規模最大的一次。以三年披露數據較全的建設銀行為例,其在2014年減少柜員2851人,2015年減少柜員4881人,2016年則驟減了30007人。農業銀行在2015年還增加了6909名柜員,而在2016年則一口氣減少了10843名柜員。
巴克萊前CEO詹金斯曾表示,未來10年全球銀行業需要裁減半數員工和分支機構,才能在洶涌的科技變革中求得生存。在一場演講中,詹金斯認為,未來10年,金融業的員工和分支機構可能最多減少50%,即使情況沒有那么嚴峻,至少也會削減20%。
事實上,上述預測已經在中國銀行業有了初步顯現。據記者統計,五大行僅在2016年的柜員減員規模已經超過了10%。這也意味著銀行的薪酬支出等成本將有著大幅度的降低。
相對于國有大行龐大的人員基數,股份制銀行的柜員減員潮還未到來。銀行業協會數據顯示,中信銀行2016年減員2494人,是減員最多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減員規模超過了現有柜員的四分之一。廣發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和上海銀行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人員減少,不過減少人數均在200人以下。
某股份制商業銀行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其所在銀行近幾年人員配備較為穩定,但是一個顯著的變化是校招傳統崗位大量減少,對IT等科技人員的需求大幅度增加,社招的情況基本保持不變。
多家銀行離柜率超90%
超高的離柜業務率已經為物理網點與柜員減少帶來了充分的理由。
銀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16年銀行業金融機構離柜交易達1777.14億筆,同比增長63.68%,離柜交易金額達到了1522.54萬億元,行業平均離柜率達到了84.31%,比2015年增長了近7個百分點。
全年網上銀行交易849.92億筆,同比增長98.06%,網上銀行個人客戶數量為12.19億戶,同比增長13.32%,企業戶為0.27億戶,同比增長31.71%。
這已經是中國銀行業連續兩年在離柜交易金額增長超過30%。2015年,中國銀行業離柜交易達到1085.74億筆,離柜交易金額達1762.02萬億元,同比增長31.52%,平均離柜業務率為77.76%。
在具體銀行方面,已經有15家銀行的離柜業務率超過了90%,其中民生銀行離柜業務率99.27%排名第一,廣發銀行、建設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浙商銀行、農業銀行、光大銀行的離柜業務率也均超過了95%。
一個更為直觀的數據是,在2014年,離柜業務替代率超過50%的銀行僅有33家,而在2016年,離柜業務替代率超過70%的銀行就有34家,其中不乏城商行和農村信用社,智能銀行化正在一步步進行全行業的滲透。
在人們傳統觀念中的老年銀行——四大國有銀行,網點智能化也使他們煥然一新。記者走訪發現,許多銀行都配備了“智能柜臺機”,這種機器設計非常人性化,功能包括個人開戶、個人貸款、電子銀行、轉賬匯款、個人外匯、信用卡、投資理財、產品簽約、綜合查詢與打印、生活服務、公司業務、掛失、換卡、激活新卡、個人信息修改、申請優惠、睡眠戶激活、修改密碼、手機號碼維護等19大類100余項個人非現金業務,用戶可根據需求,按照提示操作。
在北京亞運村的工商銀行網點,本報記者在體驗中發現,智能柜臺機的出現大大降低了銀行人工成本,例如辦理儲蓄卡業務,傳統的業務流程是,申請人需要在窗口填寫單據以及簽字,而在智能柜臺機上,只需要將身份證放在指定位置進行掃描并錄入指紋信息,全程需要銀行員工授權兩次,辦卡即可完成,用時僅在五分鐘左右,較在柜臺人工辦理節約了不少時間。
在恒豐銀行的智能網點中,人臉識別技術已經運用到實際當中,當銀行存量客戶走進銀行,攝像頭將自動捕捉到客戶面部信息,識別客戶后自動安排客戶經理進行對接,對客戶而言,高效的智能化體驗節約了大量的時間與不必要的溝通成本。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
在互聯網思維大行其道的今天,O2O絕對算得上電商領域的O
2016年度全球共有291家中企上市,合計總融資3125.01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