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截至周二(5月16日),央行貨幣政策工具(OMO、SLF、MLF、PSL)余額規模已達7.075372萬億元。同時,針對4月宏觀數據解讀,市場分化明顯,有機構分析數據增速放緩,意味政策拐點或逐步臨近,但亦有機構認為短期實體經濟能夠承受融資成本上行。
央行施“粉”穩市場
央行正通過多個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平穩。
截至4月底,SLF(常備借貸便利)余額規模102.72億元,MLF(中期借貸便利)余額規模4.1083萬億元,PSL(抵押補充貸款)余額規模2.2997萬億元。
此外,公開消息顯示,五月至今,央行已開展MLF、PSL操作。具體來看:
上周五(5月12日),央行開展4590億元MLF操作;
上周三(5月10日),央行開展476億元PSL操作。
而在5月3日、16日,則分別有2300億元、1795億元MLF到期。
按照上述數據統計,目前SLF、MLF、PSL合計余額規模達6.515372萬億元。同時,截至目前,央行公開市場待回籠規模為5600億元。
另有數據顯示,截至周二(5月16日),二季度以來,央行公開市場累計凈投放2700億元。而一季度,央行公開市場累計凈回籠1.025萬億元,創單季凈回籠歷史新高。
在總體監管思路下,央行單次貨幣投放不宜做過度解讀。但從數據來看,央行確保流動性穩定態度明確。
招商證券侯春曉、張夏研報此前分析,溫和去杠桿的基調下,央行依然鎖短放長,總體上還是保持凈回籠,但是會適時緩解市場的短期流動性壓力,減緩市場波動。
早前,央行公布2017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廣發證券郭磊研報分析,報告存在幾個關鍵點:
第一,調結構去杠桿仍是一個核心目標,政策希望繼續推動脫虛入實,以及金融市場降杠桿防風險。
第二,同時,政策希望下一步加強金融監管協調和銜接,穩定市場預期。
第三,在總基調既定的背景下,不宜對單次操作過度解讀,央行貨幣政策執行的關鍵詞就是“價格型調控”、“有機搭配”、“削峰填谷”。不宜過度解讀單次貨幣投放背后是否意味著貨幣松緊方向變化。
第四,逐步推動長效機制建設,未來或有更多金融活動和金融市場納入MPA考核。
第五,更強調雙支柱框架,即通脹壓力減輕下,政策仍會關注抑制資產價格泡沫和金融風險防范目標。
政策拐點臨近?
央行維護流動性同時,隨著4月宏觀數據的陸續發布,機構對于下一步走向開始出現明顯分歧。
國家統計局周一公布數據,1-4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8.9%;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6.9%。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6.5%;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增10.7%,均低于前值。
海關總署早先公布4月進出口數據顯示,以人民幣計算,4月份出口增長14.3%,進口增長18.6%,均不及市場預期。同時中國進口增速已連續9個月領先出口增速。
央行此前發布4月份金融統計數據顯示,當月末M2同比增長10.5%,增速再次回落。今年以來,M2同比增速逐月走低。
實際上,就在4月投資消費數據公布后,九州證券鄧海清分析認為,“經濟回落風險增加,監管協調2.0箭在弦上”。研報分析,4月工業增加值出現小幅下滑,反映出嚴監管可能影響了實體經濟,經濟對于金融監管“協調性”已經較為迫切。
中銀國際崔灼駒、朱啟兵研報認為,目前資金面略顯寬松主要應來自財政收入偏低,以及存款下降帶來的準備金退繳,伴隨MLF到期,且5月通常也為繳稅大月,流動性依然面臨壓力。綜合考慮全年的流動性缺口,以及考慮債務壓力等方面,貨幣政策的空間和投放流動性的中期壓力逐漸上升,全年超儲率低點預計在二季度出現。
報告分析,在金融去杠桿的背景下,央行可能容忍M2增速略低于年初制定的目標,但如果偏離程度持續加大可能也會觸發貨幣政策邊際上發生變化。盡管暫時尚未有明確信號出現,但政策拐點已逐步臨近。
不過,也有機構認為,去杠桿仍未對實體經濟造成沖擊。
專家認為,考慮到季節性、MPA考核影響分布等一系列原因,很難從單月數據對融資環境做定論;但即使從保守的角度看,4月信貸和社融至少保持了總量穩定。同時,從金融數據看,溫和去杠桿的背景下,對實體融資需求的沖擊尚不明顯。
專家分析,中期來看,利率水平抬升進而影響到實體經濟,需要一定的傳導時間。研報同時認為,實體經濟領域房地產庫存快速去化,利率上行使得地產投資下降的幅度或許不會很大,此外全球經濟恢復的背景對國內也有支撐,這些情況合并使得金融去杠桿誤傷實體經濟的可能性或許不大。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面臨的機遇以
絕緣子避雷器是輸變電設備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與國民經
中國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
光伏建筑一體化,是應用太陽能發電的一種新概念,將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