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入農藥行業的主要壁壘
1、資質壁壘
我國對農藥生產實行從生產廠家到生產品種的嚴格管控,生產農藥產品需做到“三證”齊全,即生產某個品種的農藥還需要獲得農藥登記證、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適用于產品已有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農藥)或農藥生產批準證書(適用于產品僅有企業標準的農藥)并取得農藥產品質量標準備案后方可進行生產。獲得并保有“三證”對農藥企業的生產條件、執行的質量技術規范要求、科學管理和清潔生產要求有提高的趨勢。不同時具備“三證”的企業無法進行農藥生產。
2、技術壁壘
根據農藥原藥的專利保護程度,農藥大體可分為專利農藥和非專利農藥兩種,其中非專利農藥又可分為專利到期農藥及無專利農藥。在專利農藥方面,目前,先正達、拜耳、巴斯夫、孟山都、陶氏、杜邦等六大農藥公司憑借其雄厚的資本實力和技術實力,代表了全球專利農藥研發和生產的領先水平。在專利到期農藥方面,技術壁壘主要體現在殘留率、純度的控制等方面,主要通過新生產設備的投入和生產環節中的工藝技術的突破和優化來實現。資本實力和技術實力不足的小型廠家難以通過持續技術投入保障技術與產品質量的先進性,從而在市場競爭中處于被動。
全球主要6家專利性跨國公司收入(億美元)
3、環保壁壘
環保壁壘主要體現在農藥產品本身和生產過程兩個方面。對于農藥產品本身,隨著《關于在國際貿易中對某些危險化學品和農藥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約》、《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和《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許可和限制法案》等國際公約和國家、地區性法規規定的逐漸嚴格,部分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有重大損害的農藥產品被禁止繼續使用。同時,對于允許使用的農藥產品,對其中有害雜質的殘留率等環保指標亦有趨嚴態勢,例如,聯合國糧農組織1998 年規定的百菌清產品中的六氯苯最大含量為300ppm,而到目前這一標準已經限制至40ppm,而且目前部分客戶已要求提供10ppm 的產品。標準的提高對于部分無法改進生產技術、提高產品環保水平的廠家而言,極大地增加了持續盈利的難度。此外,對于農藥產品的環保要求還擴展到農藥生產的整個過程,日益嚴格的環保法規要求農藥生產企業從生產過程控制到末端治理的整個生產鏈條處于有效的環保控制之下,從而將農藥的生產與施用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保持在最低水平,并將這一控制能力納入對農藥生產企業的整體評估之中,提高了農藥生產與銷售的合規難度。
4、客戶信賴壁壘
基于環保等方面法規的嚴格要求,農藥產品的質量和環保合規性直接影響到其能否進入某一特定市場,尤其是環保要求極高的歐洲市場。因此,下游廠商對農藥原藥及制劑產品的質量和環保要求較高,先期選擇供應商時,考察的環節比較全面、驗證過程較長,同時,就某一廠家的某一產品在特定地區獲得農藥登記亦需付出一定的人力物力成本;在持續采購的過程中,注重與其供應商就法律法規要求和市場需要及時溝通,這種過程客觀上促進了原藥供應廠商產品質量的提升。經過多年合作而形成的信任關系既有業已付出的登記成本作為物質基礎,又有持續保障產品質量的要求作為后續驅動力,因此彼此間合作較為穩定,新的市場進入者想要突破這種信賴關系難度較大。
5、資金規模壁壘
我國農藥行業實行準入制,國家對新核準農藥企業制定了較高的門檻:原藥企業注冊資金不低于5,000萬元,投資規模不低于5,000萬元(不含土地使用費);制劑(加工、復配)企業注冊資金不低于3,000萬元,投資規模不低于2,000萬元(不含土地使用費)。同時,從目前的行業發展趨勢來看,農藥生產廠商為了滿足大型下游客戶的需求,確保農藥產品質量的可靠性穩定性,通常需投入高性能的研發及生產設備,該等設備通常以價格高昂的進口設備為主,并輔以具有豐富行業經驗的高素質人才,故而需具備相應的資金實力以滿足技術、人才、環保等方面的投入。再次,農藥產品一般需要經歷較長時間的行業資質認證和市場考察期,從而需要企業有足夠的流動資金支持項目的運轉。行業新進入者需具備一定的經濟規模方能與現有企業展開市場競爭。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中研普華通過對山楂茶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山楂茶行業
美容旅游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
我國污水處理行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