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要想吸引更多人才并留住人才,便需要提供更多的創業機會及就業選擇,提供更好的住房、教育和醫療環境。
22日下午,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院長海聞教授于深圳圖書館五樓報告廳進行了一次發人深省的演講。這是海聞教授在深圳的第二次亮相,而此次的講座主題為“經濟發展與教育改革”。“中國已進入產業結構深度調整階段,如果教育改革與人才培養跟不上,我們的發展是沒有后勁的!”,而他這猶如當頭棒喝的開場白引發了在座市民深思。
曾任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院長的海聞教授在此次演講中既“把脈”深圳教育所存在的短板,又能為之出謀劃策。這是基于他對經濟發展趨勢的宏觀把握,對當前人才培養與產業轉型存在脫節的現象有著清醒認識,再加上長期對深圳本地經濟與教育狀況的關注。因此在演講的過程中不時博得一陣陣掌聲。
十年后深圳的競爭力何在
作為一名經濟學家和一名大學教師,海聞很自然地用經濟學的眼光審視教育問題。他認為,隨著中國已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正處在一個特殊時期,面臨“中等收入陷阱”。而“中等收入陷阱”是一個國家發展到中等收入階段(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000美元左右)后,可能出現兩種結果:持續發展,逐漸成為發達國家或出現貧富懸殊、環境惡化甚至社會動蕩等問題,導致經濟發展徘徊不前。而后一種結果便稱走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因此一般經濟體發展到人均GDP五千美元的時候,人們的需求也發生了深刻變化,這不僅僅是一個總需求不足的問題。
以前,國家解決總需求不足的問題,可以通過宏觀經濟政策刺激經濟,比如增加貨幣供給、增加財政支出等方式。而如今主要是經濟結構出現了問題,某些產品過剩,某些產品又不足,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去調整。
在全國各地經濟發展速度放緩的背景下,深圳為何能“逆勢而上”,去年GDP增速仍接近9%?海聞認為這主要得益于深圳前幾年開啟的產業結構調整,現在深圳的整個產業結構已展示出中國未來產業結構的調整方向,一方面是高端服務業、金融和物流的發展,一方面是高端制造業,如華為、大疆等企業的崛起。
“然而,十年之后深圳的競爭力又在哪里?如果深圳的人才培養不能適應產業調整,不能為未來經濟發展儲備足夠的人才,經濟發展就是沒有后勁的。反觀深圳高等教育的現狀,大學屈指可數,這是一個最明顯的差距。為了吸引更多人才,還要提供更多的創業機會,提供更好的住房、教育和醫療環境。”海聞說。
中國經濟發展的三大趨勢
既然要讓人才培養適應未來經濟發展的趨勢,就要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大勢有一個基本的判斷。海聞著眼于未來10 到20年的時間跨度,認為中國經濟發展將面臨三大趨勢:城鎮化、國際化和產業結構的變化。
分而言之,任何一個國家發展到一定階段,都要經歷工業化和城鎮化過程,未來10年20年,還有近20%到30%的人口轉化為城市人口,有30%以上的勞動力從農業轉向非農業,城鎮化將繼續深入;中國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世貿組織核心成員國倡議者,有責任引領世界經濟的發展;未來整個產業結構的調整方向,是從農業經濟調整為工業經濟,從工業經濟調整為服務業經濟,高端服務業將成為未來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而制造業的科技含量也將越來越高。
“大家不要小看服務業,不要以為服務業是一個虛的經濟,其實服務業是拉動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以前靠投資拉動經濟,我們稱之為生產者主權經濟,以后我們靠消費拉動經濟,這是一種消費者主權經濟。二者的區別在于,投資反映計劃,消費反映市場。而消費在很大程度上又靠服務業來拉動。以后人們需要什么產品和服務,企業就圍繞人們的需求生產什么。”海聞說道。
中國教育面臨的四大挑戰
正是基于對中國經濟發展趨勢的觀察,海聞認為中國教育主要存在四個方面的問題,即農民工的職業培訓、農民工子女的基礎教育、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和國際化人才的培養。
海聞預測中國未來的城鎮化進程會延續10到20年之久,在2.8億這個基礎上(目前中國農民工的統計數字),還將有更多農民工進城務工。隨著產業不斷調整和升級,一些工作正在被機器所取代,甚至從此消失。讓失業農民工適應新的工作,職業教育是實現農民工再就業的主要途徑。
伴隨城鎮化進程不斷深入而來的,一方面是農民工的職業培訓,一方面是留守兒童和隨遷子女的教育問題。長期的親子分離,對孩子的身心成長造成了負面影響,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都沒有擔負起應該擔負的責任。而在發達國家,初等教育是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有。深圳作為移民城市,在隨遷子女的基礎教育配備上做了大量努力。
與產業結構深度調整相伴相生的,是大量新型業態的出現,而新業態需要創新型人才的參與。現在國家講“雙創”,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但創新創業都需要一個人具備基本的素質,從小培養一個人在創新觀念與創新實踐上的能力,必然涉及課程設置與教育體系的變革。
中國經濟未來的國際化趨勢,召喚國際化人才。“這不是學學英語就能解決的問題,需要培養大批了解其他國家文化、政治、經濟和社會的國際化人才。”海聞說。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報告顯示,7月上半月,易居監測的50個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1136萬平方米,環比6月上半月減少2%,同比減少2...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國家發改委、公安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人民銀行、稅務總局、工商總局、證監會等八部門...
7月25日,新加坡《海峽時報》援引未具名政府消息人士的話稱,馬來西亞政府已經收到針對大馬城(Bandar Malaysia)房J...
在進入樓市傳統淡季的7月份后,北京的二手房成交量也進一步下滑。 根據中原地產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23日,當月北...
兒子七年前賣房收了80萬現金事情還得從7年前說起,2010年2月9日,臨海市民洪先生,從李某某手里購買了,位于臨海市一8...
聽聞廣汕高鐵將落戶石灘,為博取征收補償,部分鐵路沿線的村民竟聯合外來投資者,大肆進行違建。最終,頂風作案的45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