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2年中國湖泊濕地旅游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十三五”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湖泊濕地旅游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
17萬公頃、占全島濕地面積53.1%的西部濕地資源,就散落分布在澄邁、臨高、儋州、昌江、東方和樂東等西部六個市縣的不同地方。
海南西部濕地保護之路該如何走?
有專家表示,要完善濕地保護管理機構設置,“特別是一些‘名存實亡’保護區的尷尬現實,如新英灣紅樹林保護區存在無機構、無編制、無規劃、無確定邊界等‘四無’問題,要盡快解決。”
也有專家提出可以開展公益型濕地保護地項目,探索和示范民間公益機構投入和管理的新型保護管理模式,以多元化的保護力量共同推動濕地保護工作。
“海南島濕地總面積32萬公頃,其中西部6市縣濕地面積17萬公頃,占全島濕地面積的53.1%。”11月20日至21日,在儋州舉行的2017西部濕地保護研討會上,專家提到的這一組數字,掀開了西部濕地資源“寶藏”的面紗。
從大生態、高顏值和多價值,是西部濕地資源的關鍵詞。當面對現實,這片53.1%的濕地“寶藏”,會有著什么樣的“理想”?保護與利用之路又該如何走?答案令人期待。
具有特別意義的53.1%
為期兩天的會議,議程緊湊,但主題只有一個——濕地。
“至今,海南島西部較大范圍的海岸線仍保留相對原始的狀態,形成完整的濕地生態系統網絡。”20日下午,會議開始沒多久,華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林思亮在關于西部濕地資源重要性的發言中開門見山,他指出,保護好儋州等市縣的沿海濕地生態系統對于保護海南省濕地資源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不大的會議室里,參會人員坐得滿滿當當,既有高校的專家學者、專門保護機構負責人、保護區管理人員、企業代表等,還有來自澄邁、臨高、儋州、昌江、東方和樂東等西部六個市縣政府職能部門的有關負責人和部分鄉鎮基層干部。
17萬公頃、占全島濕地面積53.1%的西部濕地資源,就散落分布在這六個市縣的不同地方。
省林業廳總工程師周亞東介紹,西部地區還孕育著眾多具有特殊價值的濕地類型,比如儋州喀斯特溶洞濕地、地熱濕地、峨蔓鹽丁玄武巖紅樹林濕地等等,都是極具特色的濕地景觀資源。
“西海岸濕地紅樹林物種較單一,但其生態系統卻能提供維持支撐鳥類生物多樣性的作用。”中國生態學學會紅樹林生態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教授王文卿介紹,紅樹林生態系統具有以極低的植物多樣性支撐極高的動物多樣性的特點。
對生態功能價值,林思亮也給出解釋:“西海岸濕地生態系統的完整,為黑臉琵鷺等國際性珍稀瀕危物種的遷徙提供了重要場所,具有國際性的保護價值。”
西部濕地保護的“困惑”
提到黑臉琵鷺,前來參會的東方林業局副局長李霖明并不陌生。“11月2日,有13只黑臉琵鷺飛到我們東方四必灣越冬。”李霖明告訴記者。
就在開研討會的半個月前,李霖明和同事剛完成一項任務,“我們東方黑臉琵鷺省級自然保護區內種了一些拉關木、無瓣海桑等外來紅樹種,根據環保督察組的要求,邀請專家對‘保護區內種植外來樹種是否威脅本地樹種生存’的問題進行論證。”半個月后,在研討會會場上,李霖明找到了與這項任務有關的內容——宜林則林,宜灘則灘,宜草則草。
“以宜林則林,宜灘則灘,宜草則草思維指導的生態修復,不等于簡單造林,本土紅樹林和外來樹種共同在一起生長的情況要引起注意,在同一個生存環境下,生命力更頑強、成長更快的外來樹種,容易擠壓本地樹種的成長空間。”全球環境基金(GEF)海南濕地保護體系項目宣教專家盧剛解釋說,并且,灘涂是鳥類覓食和底棲動物生存的重要場所,是否不加分辨地進行造林覆蓋,是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我們得扭轉過來,需要尊重并順應自然,考慮生態整體性和科學性。”這些觀念,讓李霖明對濕地生態系統保護的現實問題有了新的認識。
同樣感到“認識被刷新”的,還有儋州市白馬井鎮的副鎮長謝紹康,他在研討會上直言:“以前對濕地的理解很模糊,停留在字面上,以為有幾棵紅樹就是濕地。”
李霖明和謝紹康在研討會上有不少收獲。但相關與會人員也指出,在對濕地進行有效保護和利用之前,現實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如缺乏科技支撐、濕地保護管理機構設置、不當修復、認識誤區、污染、外來生物入侵、人為破壞等等,這些“現實之困”,都亟待破題。
“理想”照進了“現實”
破題現實的困惑,需要有先行一步的理想謀劃。周亞東認為要從制度建設、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推進濕地生態修復、發展生態旅游等幾個方面來強化西部濕地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工作。
根據《海南省林業生態修復與濕地保護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要求,確保全省濕地面積穩定在480萬畝。“昌江有一部分濱海濕地,分布在海尾濕地公園、海尾鎮海農村附近和昌化江入海口處,海尾濕地有一家民營企業在建設保護管理。”昌江黎族自治縣林業局副局長黃永升期待后兩處濕地能順利被列入保護范圍。
在會上,還有一個關于濕地的好消息——我省首部濕地保護條例明年將出臺。這部條例,將嚴格規定全省濕地規劃、保護、利用、監督管理等內容,使濕地保護真正有法可依。這個好消息,讓參會者感到“‘理想’照進了‘現實’”。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為維護生態平衡,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促進可持續發展,近年來,河北省林業部門不斷強化野生動植物資源監管。針對亂捕濫...
天津濕地面積廣闊,七里海、北大港、團泊、大黃堡4個自然保護區,是天津乃至京津冀地區寶貴的生態資源。今年8月初,天...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明確了發展與保護內在統一、相互促進、協調共生的關系,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理解。”環...
中國林學會竹子分會第六次代表大會暨第十三屆中國竹業學術大會11月20日-22日在浙江安吉召開。中國林學會理事長趙樹叢?...
11月24日,“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建設美麗中國”座談會在北京舉行。會議邀請全國政協委員、有關部委及地方政...
11月21日,貴州省林業廳組織貴州大學、貴州省林業科學院研究院及省林業廳相關處站的專家對貴州省林業調查規劃院承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