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保險杠專用塑料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十三五”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在現代市場經濟活動中,信息已經是一種重要的經濟資源,信息資源的優先占有者勝,反之則處于劣勢。中國每年有近百萬家企業倒閉,對于企業經營而言,因為失誤而出局,極有可能意味著從此退出歷史...
總體來看,目前國內已開業財險公司與壽險公司合計168家,變更董事長、總經理的險企數量均占行業的兩成有余。從公司分布來看,變更董事長、總經理的險企既有上市險企等大型險企,也有中小險企。總體來看,中小險企占絕大多數。
2018年伊始,去年保險公司高管的變更圖譜也顯現出來。據記者不完全統計顯示,去年以來,共有38家險企變更了董事長,有34家險企變更了總經理。
總體來看,目前國內已開業財險公司與壽險公司合計168家,變更董事長、總經理的險企數量均占行業的兩成有余。從公司分布來看,變更董事長、總經理的險企既有上市險企等大型險企,也有中小險企。總體來看,中小險企占絕大多數。
對于保險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的變更,一家中型險企管理層人士對記者坦言,一方面險企高管變更源于股東方的調整,另一方面一些險企高管則因為個人原因離職。在目前新開業險企逐漸增多的當下,險企高管出現流動較為正常。
中小險企高管變更頻繁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顯示,去年以來,共有38家險企變更了董事長,有34家險企變更了總經理,有14家險企同時變更了董事長與總經理。
從壽險公司來看,變更董事長或總經理的險企包括中郵人壽、君康人壽、中美聯泰、吉祥人壽、長城人壽、英大人壽、陸家嘴國泰、中韓人壽、君龍人壽、匯豐人壽、和泰人壽、中華人壽、瑞泰人壽等。
從財險公司來看,變更董事長或總經理的險企包括中華財險、大地保險、渤海財險、利寶保險、國泰產險、誠泰財險、中石油專屬、前海財險、蘇黎世、安達保險等。
值得注意的是,和泰人壽于2017年內發生2次總經理變更。其中,2017年5月5日,王浩獲批擔任和泰人壽的總經理。2017年11月29日,李玉泉獲批擔任和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李玉泉曾任人保集團副總裁和人保健康黨委書記、總裁。
從經營情況來看,上述險企中,有多家險企連年虧損。例如,公開數據顯示,成立于2012年底的中韓人壽一直沒有盈利,2012年至2015年度的凈虧損分別為0.21億元、0.56億元、0.74億元、0.93億元。2016年年報數據顯示,凈虧損進一步擴大至1.34億元,成立以來累計凈虧損額達到3.78億元。
從業務層面來看,上述壽險公司中,多家險企2017年保費結構出現了萬能險保費快速下滑、規模保費應聲而跌的態勢,尤其是部分險企的萬能險出現超過五成的大幅下滑,個別險企由于新增保費不足,現金流出現壓力。
例如,去年更換董事長的中法人壽披露的償付能力報告顯示,與去年二季度相比,去年三季度中法人壽的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再降933.1個百分點至-2776.16%,延續了該組數據此前多個季度不達標的情形,消耗殆盡的資本金還令中法人壽陷入流動性枯竭的困境。
除上述險企之外,還有11家新成立或去年開業的保險公司、保險資管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任職資格獲得保監會的批復,并于去年正式履新,包括百年保險資管、人保再保險、匯友建工、粵電自保、眾惠相互、中遠海運、愛心人壽、招商仁和、信美人壽、橫琴人壽等。
中小險企高管壓力似山大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在目前的監管環境下及競爭格局下,中小險企如何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獲得更高的利潤,均考驗著每一位中小險企掌舵者。
在券商研究員及業內人士看來,在目前的監管環境來看,無論是產品、渠道,還是投資方面,大型保險公司均較中小險企更具優勢,中小公司如何管理風險、經營業務、建設隊伍均考驗著其管理層。
長城證券近期發布的研報表示,壽險方面,2017年以來,A股4家上市險企保費收入市場占有率有所分化,強者恒強。四家A股上市險企在利潤端的表現遠好于中小險企。財險方面,三期商車費改2018年初有望實行,將加劇市場競爭。在“監管姓監”以及不斷深化市場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小產險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市場環境。
從目前行業利潤分布來看,據記者統計顯示,去年上半年,75家壽險公司(個別未披露)凈利潤為463億元。其中,41家盈利,合計盈利583億元;34家虧損,合計虧損120億元。其中,凈利排名前七的7家公司合計凈利為493億元,占盈利險企的84.6%。也就是說,其余68家險企合計凈利占比不到兩成。
中保協去年發布《回歸保險本源,中小壽險公司發展之道》(下稱“報告”)也提到,2012年-2016年,我國壽險業原保險保費增長1.2萬億元,七家大公司占比約40%;2014年至2016年,中小公司行業利潤占比分別僅為20.14%、23.2%、19.32%;大公司分享了代理人增員的絕大部分紅利,招募到接近90%的新增人力。
中小壽險管理層既面臨外部的激烈競爭,也面臨著內部股東的壓力。上述報告提到,從微觀層面來看,一些中小險企股東期望不理性。中小壽險公司股東背景紛亂復雜,各方對壽險牌照的期望和使用方式差異顯著,帶來公司治理結構重大轉變,部分股東缺乏對壽險行業的理解和認識,異化壽險公司的定位和壽險牌照的用途。
除此之外,大量中小公司還面臨著戰略定位不實際、經營模式無特色、人才機制不匹配、產品屬性不支持等問題。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18年伊始,去年保險公司高管的變更圖譜也顯現出來。據記者不完全統計顯示,去年以來,共有38家險企變更了董事長,有...
深圳保監局開出今年首張罰單!哪些企業被罰?2017年是保險業的最強監管年,保監會加強對險企、保險行業的治理規范,各...
小米將赴港上市?詳情如何?“直線型上漲”——這是多家銀行對于2017年香港股市的總結。新年初始,這一態勢仍在延續。...
1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韓國司法部將同其他部門討論,將起草加密貨幣交易所關停法案。據知情人士透露,南韓最C...
IP,即知識產權,其所具備的生命力延伸出了驚人的產業布局。授權亦因此大行其道。“授權這個行業很特別,有時候客戶感...
近千家公司年報預喜進入新年以來,發布2017年業績預增公告的公司家數不斷增加,其中細分領域龍頭企業業績預增的幅度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