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無木漿環保紙行業供需市場調研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無木漿環保紙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無木漿環保紙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無木漿環保紙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
在剛過去的2017年,隨著供給側改革推進、經濟轉型發展的步伐,環境保護水平亦再創新高。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干杰上月10日在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17年年會上表示,5年來,中國特色的生態環境治理模式基本形成。
在剛過去的2017年,隨著供給側改革推進、經濟轉型發展的步伐,環境保護水平亦再創新高。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干杰上月10日在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17年年會上表示,5年來,中國特色的生態環境治理模式基本形成。
作為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下稱“大氣十條”)第一階段的收官之年,2017年,京津冀及周邊區域“2+26”個城市收獲了更多的藍天,大氣十條提出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能夠實現。
環保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例行新聞發布會主持人劉友賓在2017年12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7年1——11月,全國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比2013年同期下降21.5%,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細顆粒物(PM2.5)濃度分別下降38.2%、31.7%、25.6%,北京市PM2.5濃度接近60微克/立方米。
李干杰在“國合會”2017年年會上介紹,2017年以來,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清理整治“散亂污”企業6.2萬家,改善了環境質量,促進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相關行業發展中“劣幣驅逐良幣”狀況得到較大改觀。從這個意義上講,他們打的是污染防治攻堅戰,是產業轉型升級的攻堅戰,也是解決突出環境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的攻堅戰。
2017年11月22日, 在環保部召開的京津冀“散亂污”企業整治現場會上,文安縣的拆除燃煤鍋爐集中存放現場。
回顧2017年,最驚心動魄、壓力最大的一次是整治“散亂污”的那場風波。劉友賓在12日召開的環保部新聞溝通會上這樣表示。
從2017年4月起,環保部從全國環保系統抽調了5600名一線環境執法人員,對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上的“2+26”個城市,開展為期一年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而“散亂污”企業整治是此次強化督查的重點內容之一。
所謂“散亂污”企業,是指那些無證無照、證照不全、違法建設、違規經營,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企業或作坊。
這類企業對地方經濟沒什么貢獻,不僅污染嚴重,而且消耗大量資源、能源。而整治“散亂污”卻引起不少非議。有人表示,一味關停存在“散亂污”問題的企業,影響了當地經濟發展和職工飯碗。甚至有大企業稱,關停“散亂污”企業,自己的原材料、零配件斷供了,將面臨巨額財產損失。
2017年12月,在環保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副主任劉長根也說,“一些受到督察影響的企業和個人,大肆炒作環保影響經濟、影響大宗產品價格等問題,對督察是帶來阻力的。”
而環保這一步,絕對不能讓。風波過后,那些“治污影響經濟發展”、“環保沖擊實體經濟”的說法不攻自破。
2017年11月,在環保部召開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散亂污”企業整治暨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階段總結現場會上,河北省文安縣大地木業公司一位負責人介紹,2017年企業環保投入3000多萬元,用于鍋爐改造和增加揮發性有機物粉塵收集設備投資。2016年,企業生產膠合板只有300多萬張,但2017年生產了750多萬張。不僅是數量的增加,每張膠合板的利潤也由過去的2元增加到十幾元。多生產450萬張膠合板,利潤就是4500多萬元,一年就把環保投入收回來了。
究其原因,一是質量的提升,二是過去大量存在的“散亂污”企業,成本很低,惡性競爭,擠占了市場。經過整治,“劣幣驅逐良幣”的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
2017年10月,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環保“不僅不會影響經濟發展目標的實現,還會有利于改善市場經濟的環境,改善民生所依賴的生態環境。”他介紹,根據抽樣調查,在2016年、2017年去產能力度加大的情況下,調查失業率還是在5%上下。隨著“雙創”的進一步開展,就業的門路還會更寬。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在“國合會”2017年年會上說,過去的經濟學只關注總供給、總需求這樣的均衡等,生態文明的經濟學還應該關注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的均衡。生態文明要求根據水土資源和環境容量來引導和調控人口的分布和經濟布局,控制好開發強度,實現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的空間均衡。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18年1月1日起,我國首個以環境保護為目標的綠色稅種——環境保護稅正式施行,以此取代了施行近40年的排污收費制度。...
據Futurism網站報道,有數據表明到2021年人類每年要用掉大約5千億個塑料瓶。塑料制品的消費和生產面臨失控,每年有超8...
通報顯示,京津冀區域13個城市1-12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56.0%,同比下降0.8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64微克/立方米,同...
2018年1月7日,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國家海洋局等四部門聯合下發《關于停征排污費等行政事業性收費有...
《中央日報》1月17日報道稱,為減輕連日來的霧霾,韓國首爾市從15日起向公眾免費開放公共交通設施,上下班高峰期間乘0...
近年來,麥當勞除了推出如有機果汁、健康沙拉等各種標榜“健康”的產品外,還熱衷于表示對環保的支持。1月16日,麥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