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版針刺布項目商業計劃書》為中研普華公司獨家首創針對項目投融資咨詢服務的專項計劃書。計劃書分為:行業通用版、專業定制版。行業通用版是中研普華根據行業一般水平測算好了行業B...
在浙江的最南端,蒼南縣被稱為浙江的南大門。雖然偏處一隅,但這里,有不少人在互聯網領域特別活躍。
在浙江的最南端,蒼南縣被稱為浙江的南大門。雖然偏處一隅,但這里,有不少人在互聯網領域特別活躍。
其中最有名的是兩個80后。
游族網絡董事長林奇,1981年出生,搞網絡游戲的。玩過《女神聯盟》《盜墓筆記》等網游的人應該都知道他。公司創辦不到10年,他已經是浙江排名第46位的富豪。在《2017浙商百富榜》中,他是整個榜單中僅有的4名40歲以下的企業家之一,財富96.1億元。
我們現在要說的是另一個蒼南人,如涵控股董事長馮敏,也是1981年的,和林奇同齡。
對于喜歡在淘寶上買買買的年輕女性來說,張大奕、大金、左嬌嬌等網紅的名字應該不陌生吧?她們經營的店鋪,實際上都屬于同一家公司——杭州如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馮敏獨創了網紅電商閉環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先花錢打造網紅,然后讓網紅開店賺錢變現。
1年多前,如涵控股不僅順利在新三板掛牌,被稱為“中國網紅電商第一股”,還獲得了阿里巴巴3億元投資。馮敏的身家也一下子暴漲到了12.5億元。
但就在今年2月22日,也就是新年上班第一天,如涵控股貼出一紙公告,表示已申請終止掛牌。短短1年多,從掛牌到火速申請摘牌,其間究竟發生了什么?
網紅經濟波瀾壯闊的兩年
2015年和2016年是網紅經濟波瀾壯闊的兩年,各路資金爭相追捧。光在此布局的上市公司就有約27家。
2015年3月,宋城演藝26億元收購網絡直播平臺六間房,溢價68倍。
2016年初,以自制毒舌吐槽搞笑短視頻為代表作的papi醬迅速躥紅。papi醬獲得了真格基金、羅輯思維、光源資本和星圖資本共計1200萬元的融資,估值1.2億元左右。
2016年5月,光線傳媒1.6億元投資浙江齊聚科技有限公司和杭州緹蘇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分別涉及網絡直播和網紅電商領域。
2016年11月,阿里巴巴投資3億元,成為如涵控股第四大股東。如涵控股估值達31.3億元,短短半年暴漲近15倍。
公司簽約近百位網紅
如涵控股的迅速崛起,離不開一個人:網紅張大奕。
杭州姑娘張大奕巴掌臉,大長腿,拍照幾乎不需要PS。2014年,她的新浪微博已有了近30萬的粉絲。但模特這碗青春飯她吃了七八年,對這行的新人笑舊人哭深有體會,沒什么安全感。
而這個時候,馮敏的生意也遇到了瓶頸,他自創的女裝淘品牌“莉貝琳”業績增速開始放緩。
一個想變現,一個要流量,兩人一拍即合。2014年7月,馮敏和張大奕合作開了第一家淘寶網紅店,只用一年時間就摘得銷量冠軍。
2016年5月,淘寶正式推出“淘寶直播”平臺,賣家可以通過直播向用戶推薦商品。張大奕創造了在2小時內成交額近2000萬元的淘寶紀錄。2016年“雙十一”期間,張大奕的淘寶店鋪銷量逾億元,賣什么都是“爆款”。
嘗到甜頭的馮敏干脆專心打造網紅,成立如涵公司。2016年8月,如涵控股正式“借殼”克里愛登陸新三板。如涵采用的是一種閉環模式,從挖掘、培養新意見領袖(網紅),到廣告代言、品牌營銷,進行全產業鏈運作。很快,如涵控股成為國內最大的網紅孵化搖籃,簽約近百位網紅。
打造網紅半年花了7000多萬
但是,千軍萬馬殺入的網紅行業并沒有給各路資本帶來源源不斷的銀子。
看如涵控股的財報,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2016年,如涵控股的發展氣勢磅礴,營業收入同比暴增146倍;2017年上半年營收繼續暴增近3倍,達3.05億元。
2017年上半年,毛利也由去年同期的43.54%增加到51.29%。在服裝行業,這是一個相當高的毛利。就拿溫州服裝行業龍頭企業森馬服飾來說,即使自產自銷,毛利也只有40%左右。同一件衣服,如果由網紅來賣,顧客無疑要花更多的錢。
營收暴增,毛利上升,那么大家最關心的凈利潤如何呢?
根據財報,如涵控股2016年凈利潤只有263萬元,而2017年上半年凈利虧損1531.9萬元,相比去年同期虧損持續擴大。
錢去哪了?
財報顯示,2017年上半年如涵控股銷售費用大幅增長,高達1.18億元。其中,廣告宣傳費、紅人服務費兩項費用最高,共計7227.51萬元,占比超過六成。
也就是說,大筆的錢用來打造網紅了。
張大奕撐起公司一半營收
作為“頭部網紅”,不是張大奕不賺錢。
2017年上半年,張大奕和如涵控股共同成立的子公司大奕電商營收1.32億元。在母公司同期大幅虧損的情況下,大奕電商實現凈利潤1819萬元。
張大奕不僅為母公司貢獻了超過一半的營業收入,而且貢獻了絕大部分利潤。可以說,如涵控股似乎成了僅靠一個網紅支撐的上市公司。
網紅的孵化具有偶然性。papi醬沒有復制出第二個,在如涵內部張大奕的吸金能力也無人能敵。
目前,張大奕新浪微博擁有583萬粉絲,如涵旗下其他網紅遠遠不及。
如涵控股沒有靠“人海戰術”賺到錢,連吸金能力突出的六間房也進入了慢車道。2016年,六間房主播人數從8萬多名暴漲到超過22萬名,但凈利潤只有45.03%的增長,人均變現能力接近腰斬。未來的持續增長能力備受質疑。
網紅電商模式紅利不斷縮小
對于市場的劇變,馮敏也有過反思。
他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2015年,我錯把紅利當作趨勢……現在微博上面的玩家越來越大,紅利不斷縮小。”
如涵控股的半年報中總結了競爭加劇和網紅流失等風險。
2015年以來,網紅電商爆發性增長,傳統電商服裝品牌、逐漸崛起的網紅電商經紀公司,以及“ZARA”“優衣庫”等都進軍電商行業,市場一下子變得擁擠不堪。作為互聯網行業逃不過的馬太效應,洗牌無法避免。
網紅最初依賴于平臺,但是擁有了知名度后,他們作為具有極強個人屬性的IP就可以脫離平臺獨立存在。重金打造搞不好就是給他人做嫁衣。
上市一年后申請摘牌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如涵控股就變數不斷。
去年8月29日公告,原定開發的面料B2B項目被放棄,募集的1.3億元費用全額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去年9月14日,如涵控股因簽訂重大合同停牌,但2個月后宣告失敗。
今年1月22日,公司股票擬申請摘牌。今年2月22日,也就是新年上班第一天,如涵控股就正式向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報送了申請材料,并獲受理。
對于申請摘牌的原因,公告里只簡單說是“為配合公司未來發展及戰略規劃的需要”。記者多方聯系如涵控股也未有回應。
自IPO提速以來,已有多家新三板掛牌公司摘牌,為IPO做準備。在蒼南的鄰縣平陽,“中國寵物食品第一股”佩蒂股份就成功轉板。
因此有業內人士猜測如涵控股是否打算沖擊IPO?不過,根據2014年至今的財報統計,如涵控股累計虧損1350多萬元,這樣的業績沖擊IPO的可能性似乎微乎其微。
作為新一代的溫商,馮敏一直在尋求破局。他創造了自己的網紅電商模式,但自認為“商業模式不是壁壘,真正的壁壘是對商業模式的建立和迭代”。
網紅存在三五年就過氣的周期規律。也許服裝業的最終競爭不是網紅,而是設計、品牌等實實在在的能力。
孵化近百網紅的上市公司,一年利潤還不如網紅的一輛跑車價值,現在又要摘牌了……馮敏背后的辛酸,也許無人可知。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17年8月,Zara在英國倫敦著名的購物區Covent Garden開設全球首家嬰童裝專賣店,面積約300平米;2017年9月底,Gap在...
2017年8月,Zara在英國倫敦著名的購物區Covent Garden開設全球首家嬰童裝專賣店,面積約300平米;2017年9月底,Gap在...
“僅穿了幾個星期,我的鞋子底部開始脫落,鞋面出現磨損,”以賽亞·霍姆斯(Isaiah Holmes)向加州大學洛杉U...
胡潤研究院今日發布《2018胡潤全球富豪榜》(Hurun Global Rich List 2018),全球共有2694位富豪上榜,增加437人...
2月26日晚間,深圳市安奈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奈兒”,證券代碼:00287)發布了2017年年度業績快報。期內,實...
本月,德國運動品牌彪馬公布了2017年業績,全年銷售額同比增長15.9%,達到41.36億歐元,這一數據創下歷史新高。凈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