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房地產基金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十三五”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房地產基金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決...
2018,全球金融危機十周年,是時候和這場金融世紀大寬松說再見了。
2018,全球金融危機十周年,是時候和這場金融世紀大寬松說再見了。
如果只能用一個關鍵詞去總結這十年的中國經濟,你會用什么詞?很多人的答案可能是房地產,或者互聯網,而如是金融研究院的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的答案只有一個:金融化。
泡沫的狂歡
過去十年,所有人一起制造和享受了一場史無前例的金融盛宴。
央行變成了最慷慨的印鈔機。2008年,中國的廣義貨幣總量(M2)只有47.5萬億,而2018年,這個數字已經超過170萬億。貨幣的擴張推動央行的資產規模從17萬億急速膨脹到36萬億,而美聯儲的資產規模才4萬多億美元,中國央行手里儲備的美元一度都超過了美聯儲。
在全世界都在關注美聯儲QE的十年里,中國央行悄然成長為全球第一大央行,每年新增貨幣供應占全球一半。
甚至連最強調長期效益的PPP都被變成了融資工具,中國2015年才開始大規模推廣,但地方政府用了1年多時間就搞出了1萬多個PPP項目,總規模超過10萬億,成為不折不扣的世界第一PPP市場。但光鮮數字的背后,隱性擔保、承諾回購、明股實債,早已背離了PPP的初衷。
不用占用信貸額度,不用計提風險資本,不用去迎合表內的監管,沒有資本金的束縛,左手用剛兌的“假理財”吸引資金,右手用“假資管”享受地方政府的保底高收益,銀行猶如脫韁的怪獸狂奔十年。
企業變成了最迷失的金融傀儡。當金融機器啟動的時候,企業的第一反應是什么?負債端不顧一切的加杠桿,搞資本運作,中國非金融企業杠桿率飆升到160%以上,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是最高的,遠遠超出發達國家91.7%和新興市場104.3%的平均水平。
落后一點的就去買理財,甚至直接炒股票。上市公司竟然在一年內買了1萬多億的理財產品,而幾年前這個數字只有個位數。
民眾變成了最癡迷的金融玩家。中國人過去一年買下了13.4萬億的新房子,平均每天成交超過360億元,一個星期的交易額幾乎相當于日本一年,而十年前這個數字只有3萬億。
這不是在買房,這是在炒房,價格說明了一切,2008年北京房價1萬左右,2018年,這個數字至少6萬。地產玩不下去,民眾又開始轉戰資本市場,中國資管產品的規模迅速超過100萬億,股債期匯,泡沫一個都不能少。
誰能想到,在成為一個技術大國之前,我們竟然先成為了第一金融大國。中國金融業占GDP的比率超過8%,一度達到8.4%,遠遠高于德國、日本等制造業強國4-5%的水平,甚至超過了金融業最發達的美國。顯然,不是我們的金融有多發達,而是我們的金融脫離了本源。
遲到的出清
好的金融創造實體,而壞的金融只會帶來泡沫。不用去糾結中國經濟到底是不是有泡沫,因為中央早已給出了答案。很多人對這兩年的去杠桿和監管感到驚訝,但其實警鐘早已敲響。2016年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第一次提出“抑制資產泡沫”,這在中國任何一個時代都是沒有出現過的。
要知道,政府層面一向措辭謹慎,更別說中央政治局這樣級別的會議。一切的跡象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中央要一次徹底的金融出清,2015年是要讓僵尸企業入土為安,這次是要讓金融泡沫入土為安。不管你準備好沒有,一場轟轟烈烈的金融下行周期已經拉開序幕。
股災就是一次血的教訓,證監會管住了兩融,卻沒有管住銀監會“轄區”內的場外資金。現在,中央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政治局、深改委多次開會專題討論,金穩委成立,一行拔高,兩會合并,機構和人事定了,監管的變化會越來越真切。
你將見證金融市場的擠泡沫。過去十年貨幣跑的比實體快,金融跑得比產業快,結果必然是脫實向虛。
現在就是要把這些不健康的泡沫擠掉,房市定調房住不炒,股市清理配資和杠桿,債市打破剛兌去杠桿。這個資產重估的過程中風險事件在所難免,股災,債災,房價下跌,一個泡沫都跑不了。
吳曉靈老師說過一句話,“消滅風險最好的辦法是讓風險暴露,允許金融機構破產。”
很多人可能對金融機構破產沒有概念,尤其是覺得銀行根本不可能倒閉,但事實上,不管是證券公司、信托公司還是商業銀行,都曾經發生過破產倒閉的慘劇。其中最有名的是海南發展銀行、君安證券和廣國投。
未來幾年,金融出清的大勢已定,對于不遵守規則或者自身不過硬的玩家來說,千萬不要心存僥幸,因為歷史告訴我們,總有一種方式讓你離開。
注定的風險
金融和實體永遠是一個硬幣的兩面,金融出了問題,實體也必然會受到影響。金融上行的時候,實體會滋生泡沫,反過來,金融下行的時候,實體的風險也會隨之而來。對企業家來說,金融下行周期的風險可以分為兩種:
一是宏觀上的政策變化風險。除去我們常說的貨幣、財政等宏觀調控政策,大的金融監管政策的變化也會對企業發展和投資決策帶來影響。
比如IPO,從14年重啟以來,IPO新常態都演繹到了3.0版本。15年股災前是1.0, 2015年A股進入了2.0版本,開始是慢,嚴格審,之后加速,但是從2017年底開始過會率大幅降低,讓A股變成了3.0版本。
360回A股的路途簡直艱辛到殘忍:用了3年多的時間,私有化欠款200個億,質押了市值600億的股票,擔保6.57億美元,拆VIE交稅近10個億,棄AB股,對360控制權從64.9%下降到23.63%,上市業績承諾4年實現130億利潤,廢掉自己的境外家族信托等,代價巨大。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近幾年來,家居建材市場上許多原本只生產地板、樓梯等單品的企業開始做整木家裝。在今年三月份的上海地材展中,整木家...
5月27日,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業富聯”)發布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網下發行初步配售結果及網上...
5月28日消息,根據國泰基金官網發布的公告顯示,經雙方協商一致,網商銀行決定自2018年5月28日起銷售本基金管理人管理...
“掃地機器人第一股”科沃斯今日正式上市“掃地機器人第一股”科沃斯今日正式上市,截至9點38分,科沃斯已漲停,報28....
廣東省政府日前發布通知稱,廣東將用三年時間重點推動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其中要求在2020年底前,珠三角城市將全...
聽說過深圳買車要搖號的,沒想到這一回買房也得搖了!最近,深圳南山蛇口的一個樓盤挺火的,因為這個樓盤是深圳第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