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P2P網貸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2017年,P2P網貸行業的發展,一邊是在政策頻繁出臺,行業合規壓力之下,行業進行深度洗牌,超500家平臺被淘汰;另一邊是多家平臺迎來了扭虧為盈的時刻,并掀起了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海外上市潮。雖...
從7月初至今,全國共有131起網貸平臺“爆雷”,其中不少平臺涉及非法集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其中21家平臺已經被經偵介入調查。
距離非法集資大案“e租寶”案結案未滿一年,近期,網貸行業又迎來大面積“爆雷潮”。
據統計,從7月初至今,全國共有131起網貸平臺“爆雷”,其中不少平臺涉及非法集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其中21家平臺已經被經偵介入調查。
今年4月,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下稱“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楊玉柱在11部門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媒體發布會上指出,“大量民間投融資機構、互聯網平臺等非持牌機構違法違規從事集資融資活動,發案數占總量的30%以上。”
隨著風險不斷爆發,監管部門也進入“攻堅”階段。記者了解到,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下稱“領導小組”)制定了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下一階段的工作方案,明確了P2P網絡借貸和網絡小貸領域清理整頓完成時間節點,爭取用一到兩年的時間,通過清理整頓,基本完成存量風險的化解。
此外,一位接近監管人士對記者表示,網貸機構就是信息中介,如果涉嫌信用中介、資金池、征信,就是非法。監管會逐步擠壓劣質企業的生存空間。他具體指出,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6月份,將對網貸機構進行清理整頓,突出整治重點,全面現場檢查,分批分類管理,精準拆彈,引導不良機構理性推出。2019年下半年,網貸機構將進入常態化監管,補齊監管短板階段。
問題P2P陸續出清
統計數據顯示,6月,網貸行業有63家平臺出現問題,7月上旬就有近30家平臺出現問題。問題形式包括:提現困難、跑路和經偵介入三種。其中10家平臺被經偵介入調查。
雖然其中能被定義為非法集資或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只占一部分,但某互聯網金融平臺內部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目前一些P2P平臺并不是真正的信息中介,沒有嚴格按照監管規定去做業務,而是通過自我擔保、份額拆分、期限錯配等形式逾越了信息中介的本分。那些最終被證實玩自融、資金池的平臺,本質上是非法集資。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協創中心研究員李虹含指出,正規P2P平臺只是一個信息中介,非正規P2P可能設立資金池,那就有可能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集資詐騙了。
“多數案件往往是資金鏈斷裂后才案發,非法集資的欠款往往已經用于償付高額利息、企業運作和營運支出以及犯罪分子揮霍,追贓挽損難度大。”最高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陳學勇指出。
那么如何分辨非法集資?“在打擊非法集資過程中,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今年6月中旬,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陸家嘴論壇上提示非法集資風險時指出。
對于P2P近期連續爆雷,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對記者表示,這與整個市場資金面趨緊以及一些P2P沒有回歸信息中介本源有關。他指出,地方金融辦發揮的更多是風險處置功能而非監管功能,加之互聯網金融目前仍處于劇烈調整階段,監管部門可能還要觀望一段時間。
曾剛并指出,眼下網貸平臺的存量風險還未化解完成,增量上又存在不合規風險,如果目前監管給行業備案,等同于給行業背書,而從目前現狀看,行業遠未到規范程度,所以貿然備案是不可取的,不符合當下防風險的主體思路。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昨日,《京津冀工傷保險工作合作框架協議》(以下簡稱《協議》)在河北雄安新區市民服務中心簽訂。《協議》提出,京津...
地鐵申報門檻提高,一些三四城市地鐵夢碎。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
7月17日電影《我不是藥神》官方宣布,影片公映第12天,票房正式突破25億元。實際上23時,票房已經將近26億,實時票房4...
對于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廠商三星來說,它在智能手機行業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嚴峻,而這些挑戰很大程度上與中國有關。比如...
7月17日,有消息稱,小米公司正式開始通過當地運營商在韓國銷售紅米Note 5,這也意味著小米公司正式進軍韓國市場。據...
“第十九屆中國昆明國際花卉展、2018中國國際家庭花卉園藝展覽會和第十八屆中國花卉零售業交流會”(以下簡稱“兩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