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4年中國電子詞典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電子詞典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電子詞典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
新型“可呼吸”鈉-二氧化碳電池研制成功。
據科技日報報道,記者16日獲悉,南開大學化學學院陳軍院士課題組利用廉價碳酸鈉和碳納米管制備出無鈉預填裝“可呼吸”鈉-二氧化碳電池。相關成果成為《研究》創刊號首篇發表文章。
據介紹,“可呼吸”電池初級版本是鋰-氧電池,放電時從空氣中獲取氧氣,充電時再放出氧氣,因此被稱為“可呼吸”電池。由此衍生出的可充鈉-二氧化碳電池一般以金屬鈉為負極,碳等材料為正極,放電時從外界獲取二氧化碳,充電時再放出二氧化碳。與鋰-氧電池比,這類電池原料豐富、制備方便,還資源化利用二氧化碳氣體,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目前鈉-二氧化碳電池開發存在一大難點:過量的金屬鈉負極容易形成枝晶,導致電池短路帶來安全隱患,且金屬鈉制備主要是通過電解熔融氯化鈉或氫氧化鈉,能耗污染大。陳軍課題組克服了碳酸鈉導電性差等難點,以溶解析出法在多壁碳納米管表面上制備出碳酸鈉廉價復合材料,并以此作正極,導電碳作負極,首次構建出無鈉預填裝“可呼吸”鈉-二氧化碳電池。該電池通過對充電容量控制可成功抑制枝晶形成,安全性大大增強,經測試在截容量為0.3mAh/cm2的條件下,循環100圈后仍能保證充電電壓低于4V,課題組已組裝出容量為350mAh、能量密度為183Wh/kg(基于整個電池質量)的單體電池。
碳酸鈉在工業上制備容易,碳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陳軍課題組研究成果避免了負極金屬鈉的預填裝,能有效降低電池的安全隱患,為安全電池設計提供了一種新思路。此外,火星大氣中含有95%的二氧化碳,這一無鈉預填裝“可呼吸”鈉-二氧化碳電池有望為火星探測提供一種潛在電化學能源系統。
相關閱讀:新鋰—氧電池或可釋放全部儲能
據英國《科學新聞》網站近日報道,加拿大科學家在日前出版的《科學》雜志上撰文指出,他們對鋰—氧電池進行了重新設計,得到的新電池幾乎能將所有儲能全部釋放,且充放電次數達150次,未來有望為電動汽車、潛艇等提供更可靠、更能源密集的電源。
與典型的鋰離子電池相比,鋰—氧電池的能量密度更大,且由更可持續的材料制成,但它仍未“飛入尋常百姓家”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壽命不長。
研究人員解釋,一般鋰—氧電池會形成過氧化鋰,且產生不需要的化學副產物,這會浪費能源。因此,鋰—氧電池只能將約80%的儲能輸送給它所供電的設備。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材料化學家拉里·柯蒂斯指出,這些化學物質也會損壞電池的電解液和陰極,使其在充電幾十次后就“偃旗息鼓”。
為制造出更好的鋰—氧電池,滑鐵盧大學的化學家琳達·納扎爾及同事用無機熔鹽代替了常用的有機電解質,用金屬基替代了標準的碳基陰極。在得到的新電池中,氧氣與鋰形成氧化鋰,可以比生成過氧化鋰多儲存50%的能量。更重要的是,氧化鋰不會產生化學副產物,這使新的鋰—氧電池幾乎能將所有儲能釋放給其他設備,而且比其他鋰—氧電池充電次數更多。
柯蒂斯說,新電池未來有望用于為電動汽車提供動力,但在實際應用之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新電池必須加熱到至少150℃才能工作”。
麻省理工學院能源和材料研究員楊紹恩(音譯)評論稱,改變電解液中的物質或許可降低電池的工作溫度,新鋰—氧電池還可作為飛機、航天器和潛艇的緊湊型電源。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中間群體”包括哪些人?9月14日,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消息稱,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就業和收入分配司組織召開了促進“...
9月10日,在他發出公開信宣布一年后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當天,馬云登上了飛往俄羅斯的飛機,他要參加11日在符拉?...
近日,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發布了《關于對擬上報企業清單進行公示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擬將停止生產新能...
人在生活當中吃五谷雜糧,難免會有生病的時候。不過現如今我國都有醫療保險政策,如果是普通的一些小病小災,基本上公...
深圳基金經理放言記者近日在走訪多家深圳的公私募機構時發現,在市場震蕩下行的過程中,已經有機構開始入市抄底,有公...
近日,北京、河北、湖南等多地相繼調整了天然氣價格,居民用氣價格均出現了不同程度地小幅上漲,居民與非居民的用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