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升級提升競爭力,行業轉型增強優勢,農業開發公司行業企業如何選擇?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農業開發公司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農業開發公司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農業開發公司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構建了農業政策的“四梁八柱”,形成了完備的農業農村政策體系,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為我國應對來自國內外各種經濟風險挑戰發揮了壓艙石的重要作用。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我們有足夠的底氣和信心應對經濟風險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構建了農業政策的“四梁八柱”,形成了完備的農業農村政策體系,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為我國應對來自國內外各種經濟風險挑戰發揮了壓艙石的重要作用。就中國農業發展的新形勢及其對國民經濟的支撐作用和影響,本報記者近日專訪了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
秋糧生產形勢喜人,連續第六年糧食產量穩定在6億噸
現在距秋糧大面積收獲還有10天左右。今年秋糧總體形勢如何?對此,韓長賦表示,當前,秋糧主產區豐收在望,今年全年糧食產量又將突破1.2萬億斤。這是我國連續第六年糧食產量穩定在6億噸。
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今年秋糧面積增加,長勢正常,特別是小麥和稻谷兩大口糧品種產量基本穩定,庫存充裕。
產量穩定,糧食生產能力穩固。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委年內還將完成6億畝水稻小麥生產功能區劃定任務。目前,我國高標準農田已累計建成5.6億畝,耕地灌溉面積達到10.2億畝。
種植結構調優,供給質量和效率明顯提升。今年夏糧和早稻持平略減,年初提出的“壓水稻、減玉米、擴大豆”目標基本實現。初步統計,今年玉米面積減少500多萬畝,水稻面積減少800萬畝左右,大豆和花生面積增加1000萬畝左右,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提高,并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進口依賴,提高了國內食用植物油的自給率。今年,我國果菜茶等產品面積擴大、產量增加,價格總體穩定,市場供應均衡。
生產方式調綠,發展質量穩步提高。糧豆輪作、糧改飼穩步推進,今年耕地輪作休耕試點面積達到3000萬畝,比上年翻了一番多。有機肥替代化肥、綠色防控替代化學防治取得積極進展,集成推廣一批節肥、節藥、節水綠色高質高效種植模式,打造一批優質糧油生產基地。
韓長賦說,“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是糧食生產能力的底氣;調動糧食主產區和億萬農民生產積極性,是糧食生產的抓手。有了穩定的糧食產量,我們就有了糧食安全的壓艙石,就可以抗風浪,應對國內外各種經濟風險,我們有這個信心。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進一步完善了經濟穩定發展預期的制度供給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關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韓長賦表示,鄉村振興要實現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需要我們統籌推進。要始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為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空間和回旋余地。
看農村投資。鄉村振興可以直接帶動農村投資,基礎設施短板亟待補齊,公共服務亟待全面覆蓋。農村“三大革命”即改善人居環境、污水治理和廁所革命,初步測算,完成這三大任務,至少要投資3萬億元以上,將對經濟增長產生強勁的推動力。
看農村消費。現在,農村居住著6億左右的人口,市場需求空間極大。隨著鄉村振興的推進,隨著城鎮化水平進一步提高,農村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將越來越大。
看政策底氣。2800萬、2.8億、28億——這三個數字,深刻地說明了中國經濟的潛力和韌性。2017年,我國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帶動了2800萬人非農就業,這個數據讓世界上任何國家都很羨慕;2.8億農民外出打工,不僅給城市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供給,他們還可以隨時為鄉村振興再添活力;28億人次體驗了休閑農業、鄉村旅游,鄉村營收達到7000億元,說明農村市場的拓展具有深厚的潛力和巨大的空間。
韓長賦說,望山看水憶鄉愁,城鄉要素平等互動,是經濟行穩致遠的重要保證,是政策和機制帶來的中國經濟發展的底氣。今年以來,鄉村振興開局良好,進一步夯實了經濟穩定發展預期的基礎。
農業開放度越來越高,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農產品市場銷售目的地國家
積極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是我國農業的基本政策。韓長賦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國家對外開放的總框架下,農業對外合作水平不斷邁上新臺階,我國農業與世界農業發展加快融合,對外合作機制日益完善,貿易結構不斷優化。
農業開放度不斷提高。我國農業貿易體量巨大,已成為全球第一大農產品進口國和第二大農產品貿易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農產品市場銷售目的地國家。大豆、食糖、棉花等農產品,我國都是全球最大買家。2017年,我國農業對外投資總額為22.2億美元,五年累計投資180億美元,對外投資的國別數量達到100多個。
“一帶一路”進一步擴大了中國農業開放度。目前,中國已與60多個參與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120多個農業合作協議,主動加強政策對接。中國在“一帶一路”參與國家投資的農業項目數量200多個,投資額700多億元人民幣,與“一帶一路”參與國家農產品貿易總額為465.8億美元。通過共同編制發展規劃、派遣南南合作農業專家、開展示范培訓等形式,推動了“一帶一路”參與國家農業發展。
韓長賦說,農業開放度不斷提高,進口我國需要的農產品,有效緩解了國內農業資源環境壓力,保障了國內供應和市場平穩運行。
農業開放的大門會越開越大。2001年,我國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農產品貿易總額只有270億美元,是農產品貿易順差國。到2017年,我國農產品貿易額達到2000億美元,有1300億美元的進口和700億美元的出口,變成了凈逆差國。以中美貿易為例,2017年,我國自美國進口農產品241億美元,占我國農產品進口總額的19.2%;向美國出口農產品77億美元,占我國農產品出口總額的10.2%;我國對美國農產品貿易逆差達164億美元。
韓長賦表示,歷史和現實的經驗反復證明著這樣一個樸實的道理,公平、平等、互惠的國際貿易全球化給世界各國人民帶來獲得感,搞貿易摩擦,利益受影響的是雙方。對待貿易摩擦,我們不愿意挑起事端,但也不怕摩擦。中國經濟有足夠韌性和回旋余地,貿易摩擦中有挑戰,也有機遇,對此,我們有足夠的底氣和信心。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一年一度的北京國際設計周如期而至。作為2018北京國際設計周分會場合作方,國貿商城于9月25日晚7點舉行隆重開幕式論壇...
5G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考慮到2019年運營商開啟測試,在2020年5G正式商用,相信各大手機廠商都開始著手打造自家首款5G手...
繼順豐同城急送業務開通后,近日,順豐與搬運幫合作,在搬運幫App的北京地區上線了“順豐打車”頻道。但9月27日,搬運...
9月28日,銀保監會正式發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作為“資管新規”的配套實施細則,“理財新規”作出了2...
很多職工繳納著住房公積金,但卻沒有留意過這筆錢,等到要用時,才開始熟悉相關政策。實際上,住房公積金是職場人重要...
中國銀保監會28日發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標志著銀行理財新規正式落地,銀行理財產品將迎來一系列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