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信息化可以提高信息采集、傳輸的時效性和自動化水平,是水利現代化的基礎和重要標志。為適應國家信息化建設、信息技術發展趨勢、流域和區域管理的要求,大力推進水利信息化的進程,全面提高水利工作科技含量,是保障水利與國民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必然選擇。水利信息化的目的是提高水利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服務的水平與能力。
全球水利信息化行業發展分析
一、全球水利信息化發展現狀
長期以來,世界各地的人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自然條件下,為著不同的目的,修建了大量的各種類型的水利工程。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在短短幾十年中所修建的工程之多,速度之快,規模之大,技術水平之高,均超過以往的歷史階段,并取得巨大的效益。在許多江河上建成了數以萬計的水庫,總庫容達6萬億m3,大大增加了對徑流的調節能力。通過水庫、堤防、河道整治、分蓄洪水等綜合措施,提高了許多江河的抗洪能力。如中國的黃河素以善淤善決善徙著稱,過去平均每三年兩次決口,災害頻繁,被稱為“中國的憂患”。經過整治,已四十余年安瀾。又如美國的密西西比河,洪水經常泛濫,經過修建一系列防治工程,使1973年和1983年發生大洪水時,減少洪災損失各在百億美元以上。在灌溉和排水方面,戰后發展較快。
與此同時,許多國家對于水土保持、水資源保護以及結合水利工程發展漁業和旅游業等均較重視,并取得不同程度的效益。
隨著全球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水利信息化水平已有了大大提高,但是仍有較大發展空間,歐美部分發達國家水利信息化產業發展成熟,新興市場發展迅速。
圖表:2016年全球水利信息化投資規模分布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2016年全球水利信息化投資規模為26.32億美元,較2015年的25.9億美元增長1.62%。
圖表:2015-2017年全球水利信息化投資規模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二、全球水利信息化發展特點
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蓋,但淡水資源僅占所有水資源的2.5%,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極和格陵蘭的冰層中,其余多為土壤水分或深層地下水,不能被人類利用。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約0.007%的水可為人類直接利用,而中國人均淡水資源只占世界人均淡水資源的四分之一。
地球的儲水量是很豐富的,共有14.5億立方千米之多。地球上的水,盡管數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們生產和生活利用的,卻少得可憐。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飲用,不能澆地,也難以用于工業。其次,地球的淡水資源僅占其總水量的2.5%,而在這極少的淡水資源中,又有70%以上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的冰蓋中,加上難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凍積雪,有87%的淡水資源難以利用。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約占地球總水量的0.26%。
全球淡水資源不僅短缺而且地區分布極不平衡。按地區分布,巴西、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印度尼西亞、印度、哥倫比亞和剛果等9個國家的淡水資源占了世界淡水資源的60%。約占世界人口總數40%的80個國家和地區約15億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個國家約3億人極度缺水。更可怕的是,預計到2025年,世界上將會有30億人面臨缺水,40個國家和地區淡水嚴重不足。
隨著農業、工業和能源用水需求的日益上升,水利基礎設施也需要具備多種用途,但與其他基礎設施投資相比,水利基礎設施的投資目前被嚴重邊緣化。報告估計,到2050年,僅供水系統和環境衛生用水所需資金將達6.7萬億美元,相關融資需求已迫在眉睫。
在過去的十年間,水問題在全球政治議程中越來越引人注意。但是,盡管為水利設施融資已成為應對氣候變化、人口增長和城鎮化等問題的緊迫需求,我們做得還遠遠不夠。
中國在為水利基礎設施融資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為世界范圍內的400多座大壩和水庫融資。中國倡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是為基礎設施融資的積極舉措,相信亞投行會在基礎設施建設中注意保護環境。
各國政府需要思考如何協調在不同方面進行水利投資的時機,以提高效率,并努力探索新的融資方式。當前存在的各種融資渠道如保險、養老基金、主權財富基金、氣候基金、綠色債券等都可以成為新渠道,用于為全球水安全所需的各類產品、服務和功能而融資。
世界上不同地區因受自然地理和氣象條件的制約,降雨和徑流量有很大差異,因而產生不同的水利問題。
非洲是高溫干旱的大陸。水資源按面積平均在各大洲中為最少,不及亞洲或北美洲之半,并集中在西部的扎伊爾河等流域。除沿赤道兩側雨量較多外,大部分地區少雨,沙漠面積占陸地的三分之一。解決缺水問題,為非洲多數國家的首要任務。非洲有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尼羅河。尼羅河的水資源哺育了埃及的古文明,至今仍與埃及經濟息息相關。
亞洲是面積大、人口多的大陸,雨量分布很不均勻。東南亞及沿海地區受濕潤季風影響,水量較多,但因季節和年際變化雨量差異甚大,汛期的連續雨常造成江河泛濫。如中國的長江、黃河,印度的恒河等都常為沿岸人民帶來災難。防洪問題成為這些地區的沉重負擔。中亞、西亞及內陸地區干旱少雨,以致無灌溉即無農業,必須采取各種措施開辟水源。
北美洲的雨量自東南向西北遞減,大部分地區雨量均勻,只有加拿大的中部、美國的西部內陸高原及墨西哥的北部為干旱地區。密西西比河為該洲的第一大河,洪澇災害比較嚴重,美國曾投入巨大的力量整治這一水系,并建成溝通湖海的干支流航道網。在美國西部的干旱地區,修建了大規模的水利工程,對江河徑流進行調節,并跨流域調水,保證了工農業的用水需要。在加拿大和美國境內,水能資源豐富,開發程度也較高。
南美洲以濕潤大陸著稱,徑流模數為亞洲或北美洲的兩倍有余,水量豐沛。北部的亞馬孫河是世界第一大河,流域面積及徑流量均為世界各河之冠,水能資源也較豐富,但流域內人煙較少,水資源有待開發。其他各河水量也較充裕,修建在巴拉那河上的伊泰普水電站,裝機容量為1260萬kW,為世界最大的水電站。
歐洲絕大部分地區具有溫和濕潤的氣候,年際與季節降雨量分配比較均衡,水量豐富,河網稠密。歐洲人利用優越的自然條件,發展農業、開發水電、溝通航運,使歐洲的經濟有較快的發展。
三、全球水利信息化發展趨勢
在新興市場的拉動下,未來全球水利信息化產業將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預計到2023年全球水利信息化市場規模將達到32.66億美元。
圖表:2018-2023年全球水利信息化投資規模走勢圖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想要了解更多關于水利信息化行業專業分析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18-2023年水利信息化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規劃指導報告》
2019-2025年中國水利信息化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水利信息化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水利信息化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水利信息化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30萬用戶完成攜號轉網是怎么回事?攜號轉網怎么辦理?附手機攜號轉網流程一覽7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工...
2019塵肺病防治攻堅行動動員電視電話會議 塵肺病的癥狀有哪些7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在京召開塵肺病防治攻堅行動動5...
全球衛生緊急狀態近日,世衛組織(WHO)發表文章稱,剛果(金)埃博拉疫情是“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ublic H...
攜號轉網什么時候開始實行?攜號轉網到底是什么意思中國已經起草完成了“攜號轉網”服務管理暫行辦法,近期將會按程序5...
開市第二日 科創板集體大跌是怎么回事? 科創板股票下跌會有什么影響?7月22日,第一批25家科創板公司正式上市交易。2...
什么是P2P電子商務?P2P電子商務又稱對等電子商務,是使用對等網絡技術,互聯網用戶不需要通過中央WEB服務器就可以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