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集中度在不斷提升,不進則退。足療器情報分析把握有力發展方向!
足療機,是集按摩學、經絡學、全息學、反射學為一體的高科技保健器件。它操作簡便、效果顯著、無副作用,還能健身養生,中醫學認為:人體五臟六腑和腳都有相應的關系,人體踝部以下有60余個穴位...
在這條微博熱搜話題的討論中,網友紛紛感慨,醫學生從醫的比例竟然只有1/6,遠遠低于大家的預想,醫學生畢業了不從醫,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盡管我國每年培養60萬醫學生,但真正穿上白大褂的只有約10萬人。”
在這條微博熱搜話題的討論中,網友紛紛感慨,醫學生從醫的比例竟然只有1/6,遠遠低于大家的預想,醫學生畢業了不從醫,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報道中,一些醫學院負責人表示,醫生這一職業,風險大、門檻高、報酬低,導致很多年輕人不愿意穿上“白大褂”。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醫學生從事醫生職業的積極性,真的大不如前了嗎?
60萬醫學生10萬從醫?其實是數據的誤讀
要知道數據的可信度,就得從數據來源說起。
每年執業醫師人數和醫學畢業生人數的統計,都收錄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原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歷年的統計年鑒中。
錢報記者在最新的《2017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中看到,2016年全國執業醫師人數為2651398萬人,2015年為2508408人,這樣就可以算出2016年新增執業醫師142990人。而2016年普通高校醫學畢業生人數為674263人。
從這里可以看到,張教授所說的60萬醫學生和10萬醫生,相對應的就是60多萬的醫學畢業生和10多萬的新增執業醫師。
再倒推幾年,2012年~2015年,新增執業醫師人數分別是11萬、14萬、8萬、13萬,醫學畢業生人數分別是51萬、56萬、59萬和63萬。
按照新增執業醫師/醫學畢業生來算,近五年基本上在15%~26%之間浮動。那是不是意味著,每年就只有這么多比例的醫學生愿意穿上“白大褂”呢?
溫州醫科大學就業服務指導辦公室副主任申恒運告訴記者,年鑒中統計的是全部醫學相關的專業,包括基礎醫學類、臨床醫學類、口腔醫學類、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中醫學類、中西醫結合類、藥學類、中藥學類、法醫學類等等。但只有臨床醫學、牙科、中醫、預防醫學、眼視光科等幾個專業的畢業生才有資格參加執業醫師考試,成為執業醫師。
這些專業的醫學生在全體醫學生中占比有多少?沒有系統的數據顯示這部分醫學生的占比,不過根據一些公開的醫學院招生計劃估計,通常占比在20%~50%左右。
而那些有資格的醫學生里,也并非所有都能一次性通過執業醫師考試。國家醫學考試網曾公布過2014年醫師資格考試的通過率。浙江考區的執業醫師通過率位列全國前列,實踐技能通過率為82%,綜合筆試通過率為70%,這意味著那一年有42.6%的人沒有通過。
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規定,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的才能參加執業醫師考試。也就是說,一些醫學生在畢業時還沒有去考臨床執業醫師。
因此,并不能把醫學生和潛在的執業醫師畫上等號。“60萬醫學生10萬從醫”從數據上看沒有錯,但這數據并不能體現醫學生從醫的態度。
超八成醫學生畢業后進入醫療衛生單位
臨床醫學專業比例更高
那么醫學生從醫的積極性究竟有多高?
錢報記者從高校醫學院了解到,醫學生從醫或者進入衛生醫療系統的比例仍然很高,且比較穩定。
以溫州醫科大學為例,2018屆醫學專業本、專科生畢業人數2266人,除去升學、留學等去向共1440人就業,1183人到醫療衛生單位就職,占總就業人數的82.2%。培養一線醫生的臨床醫學專業比例更高,達到98.26%。2018屆醫學專業研究生894人,醫療衛生單位就職比例79.87%,臨床專業比例為84.7%。
申恒運說,不可否認,每年都有部分醫學生到藥企、醫學美容機構、甚至與醫學毫不相關的單位工作,但這種情況仍屬少數,“大部分可能是考慮到事業起步階段的薪資待遇,這些崗位的收入比醫生頭幾年的收入更有吸引力。”
“門庭若市”的三甲醫院自然不缺病人,也容易吸引到醫生,進入縣市級醫院的醫學畢業生又有著怎樣的態度?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今日北京將現中度空氣污染明天空氣質量將恢復至優良水平并持續至28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環保監測中心獲悉,昨天夜間,...
10月19日,國家藥品監管局發布通告稱,經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等6家藥品檢驗機構檢驗,17家企業生產的19批次藥品不2...
機場停車提前支付記者從首都機場獲悉,從明天(10月26日)起,首都機場各停車樓(場)將新增停車費“提前支付”方式,...
2018年定制巨頭的發展有什么特殊的變化,在未來5年的競爭中又將會如何分化,用什么戰略才能在未來的巨頭競爭中具有領先?...
人民網北京10月23日電 (袁婷 馬曉慧) 實名認證為三甲醫院血液科職業醫師的博主“科普醫生博雅”在近期博文中爆料...
人民網北京10月24日電(董童)23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于官網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于24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