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基本面穩定,但動力和質量較為不足,通訊行業發展如何受限?
2017年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企改革、創新創業發展的持續推進,舊泡沫將被逐步刺破,經濟將在各種不確定和沖擊中構筑新的增長動力。目前國內面臨如傳統行業產能過剩、非金融國有企業的高杠桿...
12月3日下午4點45分左右,部分微信公眾號原創作者收到了這樣一條消息:“基于你對微信公眾平臺原創生態的貢獻,我們邀請你成為‘洗稿投訴合議小組’首批內測成員,協助平臺對有爭議的‘洗稿’內容進行合議?!?/p>
12月3日下午4點45分左右,部分微信公眾號原創作者收到了這樣一條消息:“基于你對微信公眾平臺原創生態的貢獻,我們邀請你成為‘洗稿投訴合議小組’首批內測成員,協助平臺對有爭議的‘洗稿’內容進行合議?!?/span>
微信方面表示,“洗稿投訴合議小組”初期隨機邀請在微信公眾平臺堅持原創且無抄襲違規記錄的首批個人作者加入。后續還會繼續邀請,暫不支持自主申請。
對于判定可能有“洗稿”爭議的內容,經投訴方確認發起公開投訴、被投訴方確認回應后,平臺將隨機邀請一定數量的“合議小組”成員參與評定,在規定時間內回收結果大于等于10份,且大于等于70%認為被投訴方“洗稿”,則按照合議的多數意見認定為存在“洗稿”。反之,若達不到70%的規則比例,則不存在“洗稿”。
合議時間為24-48小時,經合議,若存在洗稿,洗稿內容將會被替換為原創作者的內容展示,合議結果也向用戶公開展示。
引入合議機制,就像是在內容生態內設立了一個“微信小法庭”。這也是繼原創標志之后,微信在保護原創內容方面的最大動作。
2018年7月16日,國家版權局、互信辦、工信部、公安部等四部門宣布聯合啟動 “劍網2018”專項行動,旨在打擊網絡侵權盜版,首次提及新媒體“洗稿”問題。
此次行動將整治自媒體通過“洗稿”方式抄襲剽竊、篡改刪減原創作品的侵權行為,并規范搜索引擎、瀏覽器、應用商店、微博、微信等涉及的網絡轉載行為。
10月,騰訊被監管部門約談,要求騰訊落實編輯責任制度,充實審核團隊,完善審核機制,建立內容質量評估體系和管控機制。
另一方面,微信想要清理僵尸號、抄襲號之心由來已久。據接近微信人士透露,推出小程序的原因之一就是微信不希望產生更多的僵尸號,而希望用戶用完即走。
引入合議小組,分擔了一部分平臺的運營壓力。但對于判定結果,平臺與合議成員責任如何劃分?
在《微信公眾平臺信息內容合議成員協議》中免責條款寫道,“合議成員根據平臺規則和自身經驗知識作出,微信公眾平臺尊重合議成員的合議結果,但平臺不保證合議結果是否會引起爭議或涉及訴訟,也不保證平臺的判斷與司法機構、行政機關的判斷一致,合議成員對評定行為須自行承擔相應風險,由此所產生的一切法律責任均與平臺無關?!?/p>
有創業者擔憂,微信此舉是否有“規避責任之嫌”。對于后續效果的觀察,三表建議,合議小組運行一段時間后,能不能通過大量的案例,總結出一些規律。翁昕耀則希望衍生出作者的認證體系,內容原創和作者是綁定的,只需要關注作者就好了。另外他建議投稿時只能選擇不超過3個標簽,便于作者在某一個標簽下自查。
微信還是太慢了”,一位創業者告訴36氪。微信公眾上線原創聲明功能是在3年前,3年后才等來微信對于原創保護的新動作。
花式洗稿亂象
今年5月的“差評”風波,引發了對洗稿現象的廣泛質疑。
差評在已獲得騰訊領投3000萬人民幣投資的情況下,因眾多自媒體人對其洗稿行為的激烈批評,又失去了這筆融資(差評主動歸還騰訊相關投資)。這其中值得關注的是,根據當時微信制定的規則,差評的文章確實沒有夠上洗稿標準,因此不會觸發違規懲罰。引入合議機制,是差評風波后續的規則補充。
介于原創和抄襲之間,洗稿的確花樣繁多、難以界定。羅超頻道曾總結洗稿“七大層次”:從機器替換式、直接修改式、多文拼湊式、跨平臺洗稿、跨時空洗稿、部分引用式、思想復制式依次進階。從替換部分文字到思路的抄襲,越往后,越難以辨認。
我們建議合議小組從以下角度進行綜合考慮:主題和觀點,素材和細節,行文和邏輯,內容生產方式。”這個標準仍然很模糊。尤其是在底層思考和創意上的抄襲,該如何界定?
“對于判定可能有洗稿爭議的內容,經投訴方確認發起公開投訴、被投訴方確認回應后,平臺將隨機邀請一定數量的合議小組成員參與評定?!币簿褪钦f,合議小組判定的仍然是有被投訴的爭議內容,而不是全量的自查。因此我們判斷,對做號的生意影響會有,但不太大。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時效性。“對于原創內容來講,拖一天就會多一天損失。平臺來判定理論上會更快,引入合議機制有判定的時間差?!睋S權騎士觀察,微信平臺的審核效率是很慢的,有時長達一周甚至13天。
通訊行業發展機遇大,如何驅動行業內在發展動力?
專家免費咨詢答疑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上周我們得知Office要換一套新的圖標,雖然只有僅僅10個,現在它們看上去已經得到了微軟內部的認可,這一全新的風格將...
日本培育出綠色發光蠶絲并批量生產絲綢為實現綠色熒光絲綢的實用化,日本群馬縣蠶絲技術中心正在大量培育轉基因蠶。去...
美團點評公司發布了生態反腐處罰公告,宣布包括內部員工、生態合作伙伴人員以及共犯社會人員等 89 人受到刑事查處,...
全國首個實用型彩繭在浙江永康量產 產量比普通育蠶高出20%以上“蠶繭是彩色的,還能實現量產,真是太神奇了!”近日1...
國內機票燃油附加費下跌“三連漲”之后,國內機票燃油附加費迎來下跌。12月3日,海航、大新華航空、首都航空、祥鵬航1...
北京時間12月3日上午消息,今天工信部發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網絡安全威脅態勢分析與工作綜述,綜述指出,目前,云計算3...